分享

喝懂白茶,这十个白茶知识问题一定要搞懂,答案都在这里

 小陈茶事 2020-03-20
喝懂白茶,这十个白茶知识问题一定要搞懂,答案都在这里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自从迈进白茶的世界,又爱写杂文些许,诸多考教询问便汇入私信箱。

茶友们的相询,懵懂新人的稚嫩困惑,都足以让村姑陈絮絮成文,或是哑然而笑。

相同的问题回答得久了,基础的知识也回应了许多,但架不住依旧有茶友相似的困惑如约而至,挤满了可怜的私信箱。

某日和闺蜜出外喝茶,见村姑陈端起手机就没放下过,一旁烟气寥寥的白茶都放成温凉,受此冷落,她不由也有些生气。

喝懂白茶,这十个白茶知识问题一定要搞懂,答案都在这里

“跟我出来喝茶还这么忙?”眼见闺蜜眉梢微扬,唇角一抿,村姑陈不得讨饶,“这,手机那头的茶友也很着急……"

她凑过来一看,也被那消息惊了一跳,生气都化成了怜悯,只是她眼睛一亮,倒提出个新想法,“你学霍金,写个十问呗!人家写物理界的十问,你写白茶十问!”

救我者,闺蜜也。

今日便将这些重复的问题们汇在一起,以供茶友们对问而入。

喝懂白茶,这十个白茶知识问题一定要搞懂,答案都在这里

《2》

什么是白茶?

白茶,在中国六大茶类中独占一类,以工艺简单,微发酵下每年呈现的不同风情滋味而出名。

工艺的简单不是夸张的说法,仅仅萎凋、烘干,采摘的茶青在这简单的两道工艺后,成就了白茶独特的姿态——叶片完整,白毫密密,观之仿佛有银光熠熠,故而得名白茶。

不揉不捻不炒青,两道工序成就白茶,工艺的简单,则对茶青的要求和制茶人手艺的要求极高,故而白茶中又以高山白茶最为驰名。

白茶的美名可以往前追溯至陆羽撰写《茶经》之时,“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宋时宋微宗对白茶情有独钟;大观茶论中亦有对白茶的记载,“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

喝懂白茶,这十个白茶知识问题一定要搞懂,答案都在这里

而细论白茶,以国标可以将白茶的品类分为三种: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

白毫银针以单芽为原料,因此看起来仿佛一根根玲珑的银针,特级白毫芽针肥壮,茸毛密厚,茶汤的鲜爽清澈一直是它最大的标签。

白牡丹,以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二叶为采摘标准,滋味香气中更多几分酷似外形的浓郁花香,层次多变,令人着迷。

寿眉采摘时分为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为标准,茶梗粗大,叶片舒张,多了一份疏放的粗犷,它的茶梗和叶片赋予了它更醇厚的滋味,耐得起多次冲泡,也能在时间的陈化下展现多变的风采。

喝懂白茶,这十个白茶知识问题一定要搞懂,答案都在这里
喝懂白茶,这十个白茶知识问题一定要搞懂,答案都在这里

新老白茶的区别

近年白茶逐渐走出自己的一条茶道,步入茶友们的视野之中,愈来愈多的人认识白茶却是从老白茶的盛行开始的。

老白茶自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声明远誉,而它跟新白茶的区别一是出于储藏的年份,二是出于他们不同的滋味独特,这是新白茶能够与老白茶对垒一二的内质所在。

新白茶,是指制作完成的时间,存放不超过一年的白茶。

这时的白茶刚刚成茶,有种接近茶叶原生形态的质朴和鲜爽,它带着纯粹的活力和生命力,鲜绿淡绿的干茶上满溢季节的喜悦馈赠,它的汤水更重七分鲜爽,五分异香,三分滋味。

而将新白茶存放三年及以上的白茶,则成为了老白茶,优质白茶的丰厚内质,在时间的催化下渐渐陈化出只有时间点化才有的风姿。

它的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减少,芳香类物质悄悄发生转变,这时的老白茶茶汤,稠滑醇厚,陈香药香杂沓而至,融成一杯独属于时间的美酿。

新老白茶各有簇拥者,只有切身尝过,才知道谁是你最爱的那款白茶。

喝懂白茶,这十个白茶知识问题一定要搞懂,答案都在这里
喝懂白茶,这十个白茶知识问题一定要搞懂,答案都在这里

春秋白茶的区别

不以存放年份区分,而以采摘季节而划,白茶还可以划分为春白茶和秋白茶。

除却个别茶农为了利益将采摘时间扩大到茶叶品质不佳的夏季,其余的大部分茶农,一般都以春、秋两季作为白茶的采摘时间。

春分前后,立夏之前,这是春茶的季节,但单以节气划分还有失偏颇,因为这些泥土里长出的小精灵,往往会受到季节和气候的极大影响,气温高则提早采摘时间,气温低则延后。

春白茶往往可采摘白毫银针、白牡丹、春寿眉的茶青。

立秋之后,寒露前后,是秋茶的时节,它的采摘时间比春茶的采摘时间更长,故而它的产量要比春茶更大。

秋白茶一般以秋寿眉的采摘为主,少时会出现秋牡丹的存在。

春白茶离不开一个“鲜”字。

低温、丰沛水汽、散漫的日光,使得这时采摘的春茶茶青鲜嫩,观看茶青有种汁水四溢的错觉,汤水中多的是丰富茶氨酸造就的清甜风味,如鲜笋,如青瓜汁,如玉米须甜水,让人欲罢不能。

秋白茶则要成熟醇厚许多,温柔的水感淳和,汤水稠密如新蜜,叶片上的蜡质给予了茶汤春茶不及的稠滑口感,果胶物质和茶多糖包裹了主苦涩的茶多酚和咖啡碱,使得茶汤更甜,少苦涩。

春白茶和秋白茶,各自的滋味茶香,需要茶友亲启。

喝懂白茶,这十个白茶知识问题一定要搞懂,答案都在这里

《3》

白茶具有怎样的保健功效?

分说完毕白茶的基本分类,那么白茶究竟因何出名?是什么让他重新占领茶海的一席之地,成为茶友们的选择?

这是因为白茶除却多变惑人的滋味茶香之外,它让人难以忽视的保健功效。

白茶声名显赫的保健功效,来自于它简单工艺之后得以保存的丰富内物质。

白茶中700多种内含成分,其中大量的茶氨酸,多酚类物质,维生素……老白茶中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它们一一构成了白茶有利于身体的物质链。

新茶时,白茶帮助我们消炎杀菌,清热下火。偶尔牙龈肿痛,几杯新白茶就能免除几分疼痛之苦;丰富的茶氨酸,能帮助茶友们提神抗疲劳,协调人体机能。

老白茶新生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提高人体毛细血管的活性,做到“三降三防”,许多黄酮类成分还具有止咳、祛痰、平喘及抗菌的活性,老白茶的安神愉悦,抗氧化功效,都是让它被茶友追捧的缘由所在。

喝懂白茶,这十个白茶知识问题一定要搞懂,答案都在这里

新手入门挑什么茶?

对着白茶蠢蠢欲动的新茶友,这边也有茶单推荐。

如果是完全稚嫩的茶友,想以白茶入门,那么新寿眉便是最好的选择。

这是因为新寿眉的产量较大,价格适宜亲民,新茶没有识别做旧茶的烦恼,且滋味醇和容易鉴赏。

寿眉的枝叶舒展,茶梗粗大,让它拥有了比白毫银针和白牡丹更为深厚的滋味,容易让新茶友喝懂,又能一感独属白茶的鲜爽。

而春秋两季都有采摘的寿眉,使得它的产量远超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一般而言,新茶中的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给老茶友们尚且不够瓜分,选择寿眉,性价比则更高,便于茶友入门。

喝懂白茶,这十个白茶知识问题一定要搞懂,答案都在这里

白茶该如何挑选?

心里描绘过所选白茶的品类,那么究竟该如何选择一款品质上乘的白茶?

一看外观,二闻茶香,三品滋味。

从外观上,我们能得知这款白茶的含水量是否达标,而非远超国标所要求的8.5%,含水量不达标的白茶不仅滋味欠缺,对于后期储藏陈化而言也是巨大的缺陷,容易霉变变质。

含水量达标的白茶,一般叶片干燥蓬松,空隙较大,稍一用力叶片便会轻轻碎裂,而含水量不达标的白茶,它们的白毫带着一种黏腻感,不够蓬松,叶片互相靠拢发出的声响也不够清脆。

将含水量不合格的白茶剔除在外,闻茶香,则能稍微感受白茶的品质几何,一般优质的白茶,它的茶香浓郁纯粹,丰富而清新,是不会出现杂味异味的,如果一款白茶中出现杂味,那么必定是品质或工艺出了问题。

选择了含水量达标,茶香馥郁的白茶,通过品鉴滋味,更能展示一款茶的内涵,新茶的鲜爽淳和,老茶的滑润清甜,入喉饱满而残余茶香满腔。

三道工序具全,那眼前的白茶绝对值得入手。

喝懂白茶,这十个白茶知识问题一定要搞懂,答案都在这里

《4》

白茶的味道真的寡淡吗?

寡淡一直是白茶的一个“标签”,是一种最冤屈的误会。

白茶的香气温柔,汤水稠和,比起那些浓烈苦涩的茶水而言自然不够“猛”,但这却不意味着白茶滋味寡淡。

喝惯了浓茶的人误会它,购买到品质不佳的白茶的茶友定义它,冲泡方式不当的茶友曲解它。

人们往往将茶叶中主苦涩的咖啡碱和茶多酚误会为茶的滋味所在,但白茶比起前者,更多出大量的氨基酸,这使得白茶的茶汤多出几分鲜爽,在快出水的情况下清甜淳和,这便是是他们口中的“寡淡”。

还是过于丰富的内质反而使茶友品不清,尝不明?这样的茶友,或许该提升自己品茶的段位了。

喝懂白茶,这十个白茶知识问题一定要搞懂,答案都在这里

白茶该如何冲泡?

白茶的冲泡,一选茶具,二看水温,三重视投茶比例。

其中,茶具的选择上一白瓷盖碗为上选。

盖因白瓷盖碗的材质不会吸附白茶的茶香滋味,开口便于契合白茶的快出水需求,品盖香能感受白茶的香气多变。

综上,白瓷盖碗是冲泡白茶,展现白茶完整风貌的不二之选。

水温100°则是冲泡白茶的基本需求。

白茶中丰富的芳香醇类物质中有高沸点和低沸点之分,低水温是冲泡不出白茶的鲜爽汤感和馥郁茶香的。

另一方面,只有沸水才能将茶叶中的内物质融入茶汤,将它的滋味层层浸入汤水,只有沸水才能将白茶的内质榨干,在茶汤中品味它质朴单纯的模样。

投茶比例的恰当与否,决定这杯白茶能否达到鲜清甘活的标准。

投茶过多,多余的茶多酚和咖啡碱会将一杯白茶沉淀成苦涩,投茶过少,则滋味寡淡,品之无味。

110ml的标准容量的盖碗,轻巧易拿,正应对应5g的白茶干茶,只有比例正确,一杯鲜爽的茶汤才能注入茶杯,供人品鉴。

喝懂白茶,这十个白茶知识问题一定要搞懂,答案都在这里

白茶该如何储藏?

存茶的麻烦保证的是白茶的安然无虞,陈化顺利,故而白茶储藏,值得每一位茶友重视。

正确存放白茶,要遵循三层包装法,那便是铝袋,塑料袋,纸箱三层包装;这是遵循“遮光、密封、无异味”的存茶要求定下的最佳包装之选。

只有层层包装隔绝水汽杂味,拒绝空气湿度的干扰,白茶才能在长时间的粗藏下保证自身品质,而非受到影响而霉变变质。

三层包装之外,还得为白茶的存放寻找一个遮光阴凉无异味的干燥地方。

水汽萦绕的地方,光线直照的地方,烟尘满聚混杂气息的地方,它们的水汽、光照、杂味日积月累,突破了三层包装的防护,对伸出魔爪,将它原本优秀的香气滋味破坏得干净。

储藏白茶,要切记先注重三层包装,注重存放环境,切莫让外因破坏了白茶的香魂,零落成泥碾作尘。

喝懂白茶,这十个白茶知识问题一定要搞懂,答案都在这里

《5》

为什么会爱上白茶?

翻过那些技术性的问题,私心将这个带着温度的问题留到了最后。

为什么会爱上白茶?

是爱它的滋味鲜爽,还是摆脱不了它的多变茶香,或是如同某些人一般贪求它的价值功效?

扪心反问,回顾这爱上白茶的路途,夏风都变的温柔,茶香也缱绻。

好茶好水在侧,好景好风光在眼前,爱上白茶不过需要一个安谧的午后,一个潺潺的雨夜,一次暖融融的交汇。

“除了阳光,我总是不够富裕/从春天开始的寂寞的流程 /让我越来越满,无法掏空”。

尝过白茶,爱上白茶,不过从当年的第一杯白牡丹开始,到后来日日夜夜,再难离开。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