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眼中的“人”

 秦皮 2020-03-21

人的定义是什么?

自古至今,每个学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解释人。比如,人是哺乳动物,人是有脊椎动物,人是有意识的动物......生物学,解剖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不同学科的定义,各有不同。

现代医学认为,人发生疾病不是这些组织器官形态上发生了改变就是它们的功能出了问题,所以西医将因组织器官形态出了问题的疾病叫做“器质性病变”;把组织器官功能上出现问题的疾病叫做“功能性病变”。

中医眼中的人是什么样?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色,被声,而生者也。

从中国文化角度来看,人是法天地,交阴阳,通鬼神,和五行。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医在研究人的时候,一定会从整体入手,综合分析。

中医是如何研究人的呢?

研究人的天地属性,阴阳属性,五行属性,鬼神属性。所以,才有清浊二气通于天地,才有升降出入法于阴阳,才有心肝肺脾肾对应五行,才有了神魂魄意志藏于五脏,交于鬼神。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医一以贯之的平衡之道。所以中医治病,先定阴阳。而后观升降出入,此乃人体生化之机,也是生死之道。

清阳上行,浊阴下行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 

清阳在外,在上,在四肢腠理。

浊阴在内,在下,在五脏六腑。

因此,在外在上从上窍出。在里在内由下窍出。阴阳平衡,则内外出入顺畅。阴阳失衡,就会造成清浊混乱。

阴不胜阳,则热,则狂。阳不胜阴则气短,憋闷。所以,阴虚则阳盛,是以体内生热。阳虚则阴盛,是以气出不利。

天有五行御五位

《内经》云: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

喜怒思忧恐为情绪,实则是五行所化之气。正气冲和,若有一气偏胜则为病。生化克害,变化多端,故谨遵阴阳之法,以平为期。

人身禀五行之和气而生,随着习性而化而变。是以脾性不同,最终所病脏器亦不同,此乃阴阳之定数!

故,中医眼中的人,是与天地并生之人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