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思成倾其一生的佳作,不可被雪月风花的小故事吞没

 古韵流芳殿 2020-03-21

2018年,《纽约时报》推出了“被遗漏的逝者”栏目,开始补发历史上该报遗漏的重要人物讣告。

题目是——《林徽因与梁思成,中国古建筑的编年史家》。

现在世界谈起中国建筑,无不有敬佩之情。

要感谢两个人,和一本书。

两个人,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一本书,是《图像中国建筑史》。

因为这两人,我们不再是日本人眼中不懂实地调查的书呆子。

因为这本书,从此没有哪个西方学者在做中国建筑研究的时候,会傲慢、愚蠢得再不顾中国人的研究成果。

在国际上公认“中国没有建筑史”的时候,梁思成用流亡四川时艰难编写成的《图像中国建筑史》,狠狠地驳斥了那些专家言论。

这本看似简单的图集,不仅帮中国建立了建筑的学术体系,让整个民族意识到,我们可以通过建筑了解自己的历史。

更是将中国传统的匠造之术放到了一个国际上能够理解的平台上,在世界学术论坛上为中国挣回了颜面。

因为梁林夫妇的执着,一座座散落在中国各处的古建筑被发现、拍摄、测量。

那个电脑绘图还没有诞生的年代,梁思成用双手绘制出了堪比数字模型的精准测绘图,记录在考察报告中。

这些出自梁思成笔下的测绘图,第一次系统地向世界清楚介绍中国古建筑结构体系、形制演变的中国建筑史。

直到现在,这些图稿依旧是建筑系学生的临摹范本。

这些图稿,一方面秉承了西方建筑学的制图手法及其蕴含的西方古典主义美学精神。

另一方面又创造性地融入了中国传统工笔和白描的技巧,更好地呈现出中国古建筑独特的美感。

即使在辉煌的世界建筑史经典著作中,插图风格中也可谓独树一帜。

图集中有许多专门绘制的“综合集成式”插图—— 把一批经典建筑或者单座重要建筑的不同图纸,通过精心安排的构图,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大图。

并且在图中加入中英文双语解说,图文并茂,信息量很大。

画栋描梁,图解营造,尺规作图和徒手绘画的完美结合。

可以说,这批图纸既是赏心悦目的画作,更是对古人营造秘诀的图解。

书中还悉心地比较中国古建各个关键处的历代演变。

以清晰易懂的图解分析,驳斥了此前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长期以来没有发展变化。

历代斗栱演变

对于非建筑系的普通读者来说,或许会有人质疑,“这不就是一张图纸,我能看出什么?”

事实上,比起市面上以各家之言胡乱堆砌成书的图集,这样一张看似简单的手绘图纸包含的内容,远不止如此。

当你通读全本,就会发现,那些曾经在旅途中被忽视、吐槽的笨重建筑,在你眼中都会变成一个个精巧部件。

能工巧匠们千百年在建筑上别出心裁的巧思,都会在你脑海中形成立体的画面。

隋朝 河北赵县 安济桥

比如现存最高的木结构楼阁式佛塔应县木塔。

梁思成和他的得力助手莫宗江两人,花整整两个星期的时间,把木塔从下到上一层一层地全都测量。

外观看似是五层,内部加上暗层其实有九层。

塔外屋脊的形状,塔内佛像的位置还有那些暗藏玄机、游人肉眼不可见的设计......全部都完整的呈现在你面前。

站在塔前,曾经看过的图纸,会瞬间呈现在你脑海中,那些看似零零散散的设计一时间全部归为整体。

你可以自由自在的随意畅想这座古建筑的前世今生,比伸着耳朵听导游讲解,体验感强千百倍。

手绘图原件已由梁思成遗孀林洙捐献给国家图书馆。

读库将其中五十九幅宝贵的手绘建筑图纸重新修复,出了这套《〈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使这些图片得以出现在读者面前。

这批图片是由林洙特意请国图翻拍原作交给读库的,使用筒页纸装,保证纸张挺括不易折。

清晰度、还原度,也已经远好于当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的英文版《图像中国建筑史》。

这本书,我们也上架到了商店。

这本既浅显易懂又涵盖精细的图集,让你追随梁思成和林徽因,破译古建密码,发现被隐藏的中国古建筑之美。

下单套装会再减10元,同时还会赠送《教养之托付:日本文库本溯源》一本。

限时优惠价 73.8元

1

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拓荒者

提到梁思成和林徽因,世人多是想起《梁思成、林徽因与我》之间的纠葛爱情。

这段爱情被添油加醋地八卦了一段又一段,但深入基层考察古迹建筑,一路泥泞做出的建筑成就,却因噱头不足,鲜少有人提及。

梁思成和林徽因

这项工作的繁重,是后人难以想象的。

他们想挽救的建筑通常都超过数百年的历史,不仅年久失修,而且几乎都散布在遥远的村落。

那个年代,交通并不便利,什么怪时候就坐什么怪车,能有怪车也已是万幸。

他们大多是靠双脚,又总是早八至晚六最热的时间里,每去一处都是汗流浃背的跋涉。

走得久了,无意识地往前迈步,连吃的胃口都没有了。

他们的研究探索没有丝毫“浪漫”的标签,而是终日与骡子、虱子、猪的惨号声......为伍。更别提还有拦路的劫匪,流窜的军队。

每次古建考察,不仅仅要留下建筑物的影像,最为至关重要也最为繁重的工作,是为每一座建筑物,留下一套完整的测绘稿。

梁思成的古建考察生涯中最惊险的一次,是测绘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有67米多高,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

左边是梁思成和莫宗江手绘的立面图,右边是木塔的照片

为了测绘屋顶上十多米高塔刹,他们从塔刹基座一个维修用的小门走出来,到屋顶上。

本来塔刹的顶上有八根铁链拴着屋顶的八个屋角,防止大风把塔刹吹走,由于年久失修,这些铁链都垂了下来。

梁思成居然握着冰冷的铁链双足悬空,踩着呼呼的风声往上爬。

这张珍贵的照片是梁思成拍的,下面的人是莫宗江。梁先生为了拍这个塔刹,把镜头取全,还得退到屋顶比较远的地方,很危险。

傅斯年有一句话形容考古工作者,叫“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梁莫二人测绘这个应县木塔真是上穷碧落,只要一个打滑就下黄泉了。

“我们戴着厚厚的口罩掩盖口鼻,在完全的黑暗和难耐的秽气中好几个小时地测量、画图和用闪光灯照相。”梁思成写到。

而围作一圈的普通民众,对跛着一条腿,在房梁上端着画板吃力记录的梁思成,只是七嘴八舌的议论到:

“爬上去画这做什么,不嫌脏。”“兵荒马乱的,从北平跑来看寺庙……”

1932到1937年,整整七年,这些雄心勃勃的学者,为攀登中国建筑史的学术高峰,行走在中国大地。

他们的足迹遍及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辽宁、湖南、浙江、江苏。共测绘建筑群200多组,完成测绘图稿1898张。

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半个世纪前,中国古建筑遗迹和城市生活的珍贵影像。

更有力地驳斥了日本人“中国人只知埋首纸堆,不懂也不会科学实地调查”的狂妄言论。

限时优惠价 73.8元

2

劫后余生的稀本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

将七年田野调查的成果、测绘图稿、建筑物的底片小心翼翼地保存在天津英租界的外国银行地下保险库后。梁思成林徽因一家踏上战争逃亡之路。

曾经宁静富足的生活,转瞬间变成几件随身颠簸的行李。

1941年,梁家辗转流亡的第四个年头,到了四川李庄。

不久,敌占区传来噩耗,天津海河发大水,城区被淹,他们藏于租界地下的测绘稿、底片惨遭浸泡。

七年心血,毁于一旦。

女儿梁再冰回忆道:“从来没看过父亲流泪,但是这次听到这批照片资料损失了以后,他跟我母亲伤心得不得了,我父亲当时都哭起来了。”

四川潮湿的天气,让梁思成本就羸病的身体更加不适,林徽因更是肺病复发,卧床不起。

他们住在低矮阴暗的土房子里,常有蛇鼠出没,没有自来水和电灯,必须要节约使用煤灯,夜间只能靠一两盏煤油灯照明。

但越是这样清苦,梁思成就越相信那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日子即将到来。

在照顾病中的妻子和一对幼小儿女的同时,他总是哼哼唧唧边唱着歌,边画着建筑图纸。

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梁思成终于完成了他的扛鼎之作——《中国建筑史》。

限时优惠价 73.8元

3

将近半个世纪的漫漫出版路

书稿编撰完成后,出版应是水到渠成之事。

但梁思成有生之年,都没能见到《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出版,而国人见到《图像中国建筑史》,则等到了近半个世纪后的1991年。

过程之曲折坎坷,令人唏嘘。

1947年,梁思成赴美讲学,将《图像中国建筑史》交给他的美国朋友费慰梅。

因获知妻子林徽因需要做一次大手术,梁思成立即动身返回北京。行前,他将图纸和照片交给了费慰梅,带回了仅有的一份文稿,以便在回国的旅途中修改。

自此,《图像中国建筑史》的文稿与图纸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分离。

当年,一位在英国学习建筑的中国学生,因为写毕业论文向梁思成索要资料。

因为是中国留学生,梁思成非常愿意帮助,便让费慰梅将这些图纸资料寄给他,并嘱托在资料用完之后,将其交给中国驻英国的代办处。

但这些图纸,并没有按照梁思成期望的那样,回到中国。

70年代才获知此消息的费慰梅,开始了焦急的寻找。而一代宗师梁思成,已于1972年去世。

最终依靠国际建筑师学会完备的人员管理系统,追查到那名华裔留学生在新加坡的地址。

所幸,所有的图纸和照片都原封不动地搁在他的书架上。

经过一番交涉,邮包被寄回到北京,得以和清华大学建筑系保存的梁思成的文稿重新合璧。

1984年,这些图稿,历经损毁、修复、20年流亡……终于得以发表。并获得了当年的美国建筑书刊出版奖。

《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出版,给西方建筑学研究者带来了极大地震撼。

美国哈佛大学的费正清教授对此曾作如下评论: “他以英文写成这本书,就是为了向全世界介绍中国的宝藏以及其结构原理。在外国人看来,他们在自己的专业中的成就几乎是无伦比的”。

限时优惠价 73.8元

4

破解中国古建研究的密码

研究中国古建筑,不论是西方学者还是日本学者,其实都比中国学者早很多。

日本的代表学者伊东忠太,从1901年就登上了中国领土,开始研究中国古建筑。而那一年梁思成刚刚出生。

在研究中国古建筑这场比赛中,梁林夫妇一开始就不占上风。

1925年,24岁的梁思成正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

这一年他的父亲梁启超给他寄来一本巨著——北宋的《营造法式》。

中国古代建筑,一般都靠师徒之间口传心授,很少会写成书籍形式。

能流传下来的相关书籍,可谓是凤毛麟角,这本《营造法式》可谓是最珍贵的一部。

当时立志于探索中国建筑史的梁思成,立刻意识到这便是破解中国建筑密码的钥匙。可接下来就是巨大的反差。

用梁思成自己的话说,“这本书就像天书一样,没法看懂”。

在早梁思成20年前,伊东忠太就在沈阳的《四库全书》中见到过《营造法式》。

但他觉得这本书没有多大用处,如隔靴搔痒,就将其束之高阁了。

梁思成正相反,在研究中国古建筑的道路上,每当遇到宋辽金的木建结构,他都会将测量数据与《营造法式》相印证。

最后慢慢摸索出了中国古建筑的重要规律。

也因此,梁思成后来发表的一系列学术论文震惊了日本学术界,对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断代,也比日本那些所谓前辈,更加准确。

因为《营造法式》,梁思成他们在这场研究竞赛中,后来居上了。

这本《营造天书》,由师从梁思成一手创办的清华大学建筑系的王南所写。

书中不仅增加了对梁思成手绘稿的解读。

还有当时梁思成报告当中的水彩渲染图。

梁思成绘制的独乐寺观音阁渲染图

以及梁、林等营造学社社员在实地考察、测绘时的珍贵影像。

既是对中国古建筑的通俗版解读、对建筑文化遗产的学术性梳理,也是一次对梁林探访中国古建筑艰苦行程的回顾。

专业方面,整本书用通俗、诗意的语言将建筑知识娓娓道来,还有很多有趣的比喻。

比如解释中国古建筑中的材,一等材到八等材的不同功用,用中国古代神话孙悟空的金箍棒来做比喻。

《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材有八等”示意图

一等材是定海神针,八等材是藏在耳朵里的绣花针。然后二等材到七等材的选用,取决于今天对战的是哪个妖怪。

即便是我这样从前对建筑丝毫没有了解的人,也能津津有味的在几小时内通读全本。

在《营造天书》的最后一章,王南对梁思成等营造学社社员所做贡献进行了回顾。

今天,如果我们能侥幸看懂一点儿古建筑,离不开他们所做的大量研究及实地考察、测绘工作。

在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若不是梁思成拖着一双跛足,和林徽因以及其他中国营造学社的前辈深入人迹罕至之地寻找并记录古代建筑,揭开其背后神秘的面纱。

那些文明的瑰宝或许就会在硝烟中消逝。

他们为建筑奉献了一生,被铭记的,不应只有爱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