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教育”之我见(2)——制度是保证 学校管理是管理者通过科学管理、目标管理、质量管理、民主管理等手段来实施的管理。而“有效管理”则突出了“有效”,即制度要得到落实,教育质量要得到保证,资源运用要有效,内部运作要高效。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学校的有效管理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教职工的责任心、积极性、创造性,并不断地协调内部结构,增强凝聚力和驱动力的过程。那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呢?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抓手就是学校的制度建设。 毛泽东同志生前曾说过: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没有铁的纪律,什么事也干不成。俗话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学校管理同样需要规章制度。常规管理制度是学校借以约束、激励师生,规范其日常行为,使得学校能够正常运转,保持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一套基础制度。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民主协商,共同参与。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一套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制度。实际上,制度制定的过程,也是教师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对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起到良好的作用。 同样,作为学校中心工作的课堂教学,要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教师的施教行为,用制度来保证师生的教学与学习,用制度来引领师生在新课改的实践中不断前行。我校既然把“和合教育”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永恒追求,就要在把“和合教育”宣传到位深入人心之时,及时建立起与“和合教育”相适应的一系列课堂教学实施规范,要让我们的教师有章可依,有案可循。要让我们的师生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学规范进行实践,而不是自己摸索和各自为政。比如:学校要建立《班级学习小组建设具体要求》、《教师教案、学案和巩固案编制要求》、《学生学案和巩固案批改规定》、《教师上课讲授时间规定》、《学校高效课堂效果抽测实施细则》、《学校高效课堂作业展评制度》、《学校高效课堂优胜课展示制度》、《学校高效课堂课题研讨制度》、《学校高效课堂考评制度》等等系列的规章制度,同时制定与之相匹配的学校考评与督察制度,使之落实更具体,更有实效。 俗话说:经是好经就怕念歪了。说的是再好的方法、措施如果没有认真落实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最终也不过是一阵风,想念不歪就难。所以,学校要继续推行高效课堂改革,要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自成一家”的高效模式,没有完备的规章制度作保证那是不行的。制度大于权利,制度让人规范,制度保障执行。作为学校教学管理者在高调提倡推进新课改的同时,也应该同时考虑相应的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和健全,要考虑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要考虑这些制度和规范执行是否到位,当然还要考虑这些规章制度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只有这样,我们所追求的“和合教育”才能最终落到实处,我们的“教书育人”的目的才能最终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