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落语

 自重互尊 2020-03-22

落语

落语是日本的传统曲艺形式之一。无论是表演形式还是内容,落语都与中国的传统单口相声相似。据说,落语的不少段子和中国渊源甚深,有的直接取自中国明末作家冯梦龙所编的《笑府》。

    简介

    拼音:luòyǔ 落语是日本的传统曲艺形式之一。落语起源于300多年前的江户时期,无论是表演形式还是内容,落语都与中国的传统单口相声相似。据说,落语的不少段子和中国渊源甚深,有的直接取自中国明末作家冯梦龙所编的《笑府》。后来又受到《宫廷野史》和《聊斋志异》等文学作品的影响,经过不断发展,才变成落语今天的这个样子。集中表演落语的小剧场被称之为“寄席”。落语一般表演的场地并不大,在剧场前方的小舞台上摆着一个小软垫子,落语师就跪坐在上面表演。虽说落语师表演时都会穿上非常正式的和服,可他们说的却都是地地道道的民间大白话。如果说和中国单口相声有什么不同的话,落语可能更像独角戏或者是单人小品,因为落语除了嘴皮子的功夫,更注重用滑稽的表情和夸张的动作来表现生活,为了让演出更出彩儿,许多落语师还会再拿出折扇和手帕来当道具。

    落语表演的内容大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里家长里短的小故事,如果能经常听听落语,对日本的风俗民情也就能了解得差不多了。日本的落语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口口相传的,通常学落语的人要经过十年的苦学才能成长为落语师,学徒出师以后,再和演出公司签约,然后,就要靠演出来维持生计了。最初级的表演者表演一段15分钟落语的收入大概是450日元(税后)。虽然“落语”和“漫才”是搞笑艺人的本业,但是它们主要是在剧场表演,观众有限,票价定得也不高,所以收入不会太多。这种娱乐形式在日本的“发扬光大”,并能赚到盆满钵满,主要还是仰仗了电视的发展。

    落语这种搞笑形式,作为中国人可能不大能理解。落语中不停的抱怨,大声吼叫之类的表演形式不在少数,似乎只是在发泄情绪。不过日本是个高压社会,这样的表演既然存在就自然有它的市场。可能只有在那里工作生活过的人才可以理解。 “搞笑”这种娱乐形式的原型是“落语”和“漫才”,大致跟中国的相声艺术类似。“落语”是单人表演,通过话语和动作讲述故事,传达一定的人生道理。从江户时代流传下来很多落语的经典段子,现在还在浅草一类的“下町”地带的小剧场内反复上演。“漫才”则是双人表演,表演者穿上自己特定的行头(有的“漫才”表演者的服饰相当夸张),相互插科打诨,有时甚至伴有非常激烈的肢体动作。

    每年的7月夏日,一年一度的“大银座落语祭”(类似我们的相声节)在日本最繁华的银座街头举行。喜爱落语的日本人摇着轻巧团扇,聚在一起享受快乐。经典段子有《荞麦面》《动物园》、《秋刀鱼还是目黑的好》等等。

    大众表演类协会中历史最悠久的大型组织“落语艺术协会”成立75年周年的纪念作品《落语天女》2006年1月6日开始播放,还被改编为动画片。此外,长濑智也冈田准一演的日剧《虎与龙》中也有落语的展示。

    落语详解

    概述

    不管是表演方式还是表演内容,落语都与中国的单口相声相似,“大银座落语祭”实际就是相声节。日语的“落”是指抖包袱,落语最精彩之处就在于段子最后的“落”。表演者身着传统和服,手持折扇,跪坐于蒲团之上,依靠幽默诙谐的笑话和惟妙惟肖的表演制造笑料。日本关根默庵所著的《江户之落语》曾这样描述落语的魅力:“一碗白汤,一柄折扇,三寸舌根轻动,则种种世态人情,入耳触目,感兴觉快,落语之力诚可与浴后的茗香熏烟等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