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李鸿章为何要杀死清朝首富胡雪岩?

 湖边小馆55 2020-03-22

胡雪岩——红顶商人胡雪岩(1823—1885年),字雪岩,本名胡光墉,小名顺官,清朝末年著名的大商人。胡雪岩出身贫寒,最初在一家钱庄做小伙计。他凭借聪明勤快,很快赢得钱庄掌柜的信任。后将钱庄产业全部留给了胡雪岩,成为了胡雪岩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胡雪岩颇具商业头脑,又善于钻营。特别是,结交到晚清大臣左宗棠后,心甘情愿投靠左宗棠,为积极为左宗棠效力。左宗棠在调任陕甘总督后,胡雪岩开始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替清政府向洋人借债,以筹措军饷和用于订购军火之用,为左宗棠最得力的助手之一。胡雪岩也凭借左宗棠的关照,被朝廷加封红顶,赏穿黄马褂,成为煊赫一时的“红顶商人”。

李鸿章主张建立强大的海防力量,对付西方列强进攻,于是大力建设北洋水师。而左宗棠认为中国的安危,在于稳定内陆,防备外国入侵,故提出陆防论。李鸿章在筹备海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左宗棠发生了利益冲突。李鸿章无法容忍左宗棠从自己口中争夺利益,决心与之一战,他的目标是打垮左宗棠,并决定从左宗棠的最得力的助手胡雪岩下手。于是,李鸿章开始派盛宣怀着力调查胡雪岩,准备寻找机会。作为李鸿章重要幕僚的盛宣怀,同时还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大商人,和胡雪岩是同行。所谓同行是冤家,即使没有李鸿章的授意,他也很想同胡雪岩斗一斗。所以历史上流传“盛宣怀气死胡雪岩”的说法。

二、误囤生丝 生丝原是清朝传统的大宗出口物资,利润丰厚,胡雪岩经营生丝出口也是多年。但是在西方列强的打压下,生丝出口生意大不如前,特别是,上海的外商掌握丝价主动权,低价收购,让胡雪岩吃了很多吃亏。于是,他联合一批中小商人,一起对付洋人,企图扭转被动局面。经过深思熟虑后,胡雪岩决定通过控制货源与外商一较高一。随后,胡雪岩开始大量收购生丝,誓言让洋商们“欲买一斤而莫得”。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这一年上海发生了金融危机,又加上中法战争爆发,造成国际市场生丝价格开始下跌。洋商们此时也趁火打劫,对外宣称不再做生丝生意。在一系列突发情况的打击下,生丝价格急剧下跌。最终,为了尽快出清手上囤积的生丝,胡雪岩不得不将高价收购的生丝贱卖给洋商。这次生意的失败,对胡雪岩来说是一次致命打击,他所经营的钱庄、典当,也因资金无法周转而相继停业。真可谓:棋错一招,满盘皆输。

此时,看到机会的李鸿章更是落井下石,立刻授意手下人,散布胡雪岩经营不利的消息,煽动钱庄储户挤兑。在李鸿章等的打击控制下,胡雪岩赖以周转的大量官款被完全掐断,他的事业走上了绝路。而打击接踵而来,胡雪岩在为清政府向洋人贷款时收取回扣一事败露,令清政府震怒,下令查抄他的家产,并就地革职。清光绪十一年十一月,胡雪岩在贫恨交加中郁郁而终。胡氏的商业大厦,顷刻之间轰然倒塌。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胡雪岩的败落有很多原因,但主要是他过分依靠官场势力,最终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胡雪岩一生最大的靠山是左宗棠,左宗棠也是因为胡雪岩的有力支持,才顺利成就了一些大的功勋。但是左宗棠与李鸿章积怨颇深,势如水火。这种斗争必然会波及到胡雪岩的事业。总之,胡雪岩的失败,既是那个年代民族的悲剧,也是他个人的悲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