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传灯》燥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20-03-22
  1. 人之脏腑.
  2. 有血脉.
  3. 有津液.
  4. 津液又在血脉之先.

  5. 得心火之化.
  6. 变成血脉.
  7. 流于坎宫.

  8. 得命门真火之化.
  9. 变成真精.

  10. 其原生于胃.
  11. 输于脾肺.
  12. 下灌两肾膀胱.
  13. 以为一身之阴气.

  14. 胃气得之.
  15. 则留恋不脱.
  16. 若津液亏损.
  17. 胃为孤阳.
  18. 阴绝而阳亦绝.

  19. 古云.伤寒偏死下虚人
  20. 盖有见于此也.

  21. 今之医家.
  22. 不知津液为何物.
  23. 动手便用燥剂.
  24. 杀人惨于刀刃矣.

  25. 然而燥之一气.
  26. 诸书从未辨明.
  27. 即以素问之遗.
  28. 亦言秋伤于虚.
  29. 后代名医错出.
  30. 并无一人改正其讹.
  31. 所以疑误至今.
  32. 用药鲜当也.
  33. 惟法律始详辨之.

  34. 盖言风主于春.
  35. 寒主于冬.
  36. 暑湿火兼主于夏.
  37. 而燥则专主于秋也.

  38. 立秋之后.
  39. 犹是夏天余气.
  40. 热中有湿.
  41. 所以草木犹青.

  42. 一交秋分.
  43. 燥金司令.
  44. 所起之风.
  45. 全是一团燥烈之气.
  46. 干而不润.
  47. 是以无草不黄.
  48. 无木不凋.

  49. 人身应之.
  50. 燥病生焉.
  51. (阐发致燥之由较胜于喻氏)
  52. 凡有身热咳嗽内烦口干一切百病.
  53. 无不起于干燥.
  54. 治当养血生津.
  55. 不可妄投燥剂.
  56. 戕人性命.
  57. 极为要紧.

  58. 然燥令虽主于秋.
  59. 凡久亢不雨.
  60. 津液少者.
  61. 亦生燥病.
  62. 岂独主于秋乎.
  63. 治者明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