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笔记四)

 生活小参 2020-03-22

7 要明确地提出结论,才能清楚、更好地传达

——确定尺度的训练

写不出结论的原因,是因为你“没有思考”,或是思考过了,没有成果。

在于没有仔细调查和比较各种信息和缺乏判断标准。

    标准太多 则需要排列“优先顺序” ,确定了顺序,就能回答出为什么会得

出某个结论,“结论→原因”的逻辑顺序 

  确定判断标准的训练

应该是解决某些问题为出发点,来排列

   除了有意识的训练之外,当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出某种判断或选择

时,我们也要尽可能迅速地按照这个流程进行:“列举出各项判断标

准→确定优先顺序→得出结论。”当你把这个流程形成常规习惯(习

以为常)的时候,就一定能写出结论鲜明的文章来。

8 冗长的文章不会有人看

——把文章删减一半的训练

冗长”是指废话很多,长而且乏味。甚至没有中心点

在写文章时,需要设立这么一个严峻的前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读者的立场(以~为中心、设身处地)”

考虑:既然没人想看,那自己要怎么写才能使读者产生兴趣呢?这

样,自然就会意识到冗长的文章的“危害性”。

我们所追求的,是“冗长”的反面——没有废话的、简洁的文

减少“冗长”有效办法,就是写完文章后,再从头过一遍,把其中的废话(多

余的文字)删掉。

“热情地下笔,冷静地下刀。”玉石要

经过琢磨才能变成美玉,同样,文章也要经过琢磨才能变成美文佳

文章好比一件艺术品,需要不断打磨

写文章时,最好要一气呵成,不必过分拘泥于细节,写完之后,等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再进

行修改、删减。

删比写更麻烦

把文章删减一半的训练,找到任意一篇文章,进行删一半练习,如果不删除文章里的废话,则会给读者增加负担和麻烦。

9 一定要具体化

——“抽象→具体”的训练

做到具体化,就能提高写作能力,许多词语其实只是建立于“自行解释”的基础之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