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笔记】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

 和善书屋 2020-03-22



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

巩大会  老师

谁能想象一个13岁的少年能做出什么残忍的事情?在2019年10月的一天,一名13岁的男孩将另一名10岁女孩骗到家中。之后,蔡某开始强行搂抱女孩,欲发生性关系。遭到女孩拒绝后,蔡某开始对其头部和面部进行殴打,并将女孩按倒在地,掐住脖子。此时的女孩已经失去了还手能力,但蔡某担心事情败露,便挥刀刺杀了女孩。后经法医鉴定,被害女孩至少身中7刀,其中一刀是在面部。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孩子做出的事。活着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生命又有怎样的意义?当我们反思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学习之外,我们是否尽到了家长的责任呢?比如,对生命的教育。缺乏生命教育会培养出的漠视生命的孩子、培养出极端的孩子、培养出暴戾的孩子、培养出极度自私的孩子、培养出悲观厌世的孩子。


生命教育的基础是“爱”的能力,有人说我很爱自己的父母、家庭、孩子,我为他们付出了自己的一切。我们常说爱就是付出,可是家庭会有矛盾,孩子会对冲着你说“我讨厌你!”片面的爱结果并不尽如人意。那么,我们该教孩子如何去“爱”呢?爱别人首先要能够爱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接纳自身的不足。青春期的女孩子很在意自己的身材,就算不胖也要节食减肥,结果做出了一些极端举动,比如由于长期节食造成体重过低,影响生理发育,严重的甚至出现闭经。青春期的孩子很多行为都源于不自信,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来自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这样才能让孩子获得安全感,才能坦然面对自己,欣赏自己,才能自信地发现最好的自己。也只有当一个人内心足够安全、足够强大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其他人给予自己的善意。

爱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会影响人的行为。有一片特别大的玫瑰园,到了玫瑰盛开的季节,有两个孩子一起去玫瑰园玩。他们晚上回到家,一个孩子说:“妈妈,我再也不去了,那里简直就是怪物才能生存的地方,那里的花身上都长满了刺,我的手都被扎伤了。”另一个孩子却说:“妈妈,我发现了一个特别漂亮的地方,那里的植物连刺上都开满了漂亮的花。结果第一个孩子就再也不去了,而第二个孩子仍然能够看到美丽的玫瑰花。所以乐观的态度不仅仅影响一个人的情感体验,还会影响一个人行为。


乐观的人往往认为困难是暂时的,很快就能够克服,而悲观的人则认为错误是自己造成的,从而过度内疚和自责。乐观的人并不是在推卸责任,真正乐观的人会勇于承担责任,但会将责任进行区分,而不是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这就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这种情绪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更感愉悦,甚至把生活中的不幸当作人生的挑战。

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让孩子掌控自己的生活,就是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人生的痛苦大多源于无法选择。被迫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现实会让孩子变得消极、悲观、压抑,进而认为自己的人生被操控,感到无助和迷茫。


能力决定了权利,让孩子自主选择,也需要孩子有相应的能力。很多初中生,家长打好洗脸水才去洗脸,盛好饭才上桌,妈妈拿出厚衣服才知道天冷,这种现象既有孩子的问题,父母的包办替代也脱不了干系。长此以往,父母错误的养育方式反而成了孩子成长的拦路虎,所以在生活中,家长要学会放手,这样孩子才会逐渐的长大。

青春期孩子会加入各种小团体,家长不要让孩子和朋友之间的小团体长期的脱离自己的视线,因为他们自觉形成的一些价值观有时候是非常危险的。与他人相处,不能对同伴过于盲从,也不能过于讨好。朋友很重要,但也要有自己的立场。

思考:

我要如何抓住生活中的契机,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 / 三宽教育 / ————


让每个孩子都精彩

无论家有什么“材”——对“因材施教”的再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