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器学习中,对于有监督学习可以将其分为两类模型:判别式模型和生成式模型。简单地说,判别式模型是针对条件分布建模,而生成式模型则针对联合分布进行建模。 01 基本概念假设我们有训练数据(X,Y),X是属性集合,Y是类别标记。这时来了一个新的样本样本 x ,我们想要预测它的类别y。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求得最大的条件概率 P(y|x)作为新样本的分类。 1. 判别式模型这么做根据训练数据得到分类函数和分界面,比如说根据SVM模型得到一个分界面,然后直接计算条件概率 P(y|x),我们将最大的 P(y|x)。 作为新样本的分类。判别式模型是对条件概率建模,学习不同类别之间的最优边界,无法反映训练数据本身的特性,能力有限,其只能告诉我们分类的类别。 2. 生成式模型这么做一般会对每一个类建立一个模型,有多少个类别,就建立多少个模型。比如说类别标签有{猫,狗,猪},那首先根据猫的特征学习出一个猫的模型,再根据狗的特征学习出狗的模型,之后分别计算新样本X跟三个类别的联合概率 P(y|x),然后根据贝叶斯公式: 分别计算 P(y|x),选择三类中最大的 P(y|x)作为样本的分类。 3.两个模型的小结不管是生成式模型还是判别式模型,它们最终的判断依据都是条件概率 P(y|x),但是生成式模型先计算了联合概率P(x,y),再由贝叶斯公式计算得到条件概率。因此,生成式模型可以体现更多数据本身的分布信息,其普适性更广。 02 用例子说明概念1. 山羊绵羊的例子判别式模型:要确定一个羊是山羊还是绵羊,用判别式模型的方法是从历史数据中学习到模型,然后通过提取这只羊的特征来预测出这只羊是山羊的概率,是绵羊的概率。 生成式模型:是根据山羊的特征首先学习出一个山羊的模型,然后根据绵羊的特征学习出一个绵羊的模型,然后从这只羊中提取特征,放到山羊模型中看概率是多少,再放到绵羊模型中看概率是多少,哪个大就是哪个。 2. 模型范例假设现在有一个分类问题,X是特征,Y是类标记。用判别式模型学习一个条件概率分布 P(y|x),用生成式模型学习一个联合概率分布P(x,y)。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假设X就是两个特征(1或2),Y有两类(0或1),有如下训练样本(1,0)、(1,0)、(1,1)、(2,1)。 则学习到的条件概率分布(判别式模型)如下: 而学习到的联合概率分布(生成式模型)如下: 在实际分类问题中,判别式模型可以直接用来判断特征的类别情况;而生成式模型需要加上贝叶斯公式,然后应用到分类中。但是,生成式模型的概率分布可以有其他应用,就是说生成式模型更一般更普适。不过判别式模型更直接,更简单。两种方法目前交叉较多。由生成式模型可以得到判别式模型,但由判别式模型得不到生成式模型。 03 判别式模型和生成式模型的区别1. 判别式模型和生成式模型的对比图上图左边为判别式模型而右边为生成式模型,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差别,判别式模型是在寻找一个决策边界,通过该边界来将样本划分到对应类别。而生成式模型则不同,它学习了每个类别的边界,它包含了更多信息,可以用来生成样本。 2. 判别式模型和生成式模型的特点判别式模型特点: 判别式模型直接学习决策函数Y=f(X),或者条件概率P(Y|X),不能反映训练数据本身的特性,但它寻找不同类别之间的最优分裂面,反映的是异类数据之间的差异,直接面对预测往往学习准确度更高。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
生成式模型的特点: 生成式模型学习的是联合概率密度分布P(X,Y),可以从统计的角度表示分布的情况,能够反映同类数据本身的相似度,它不关心到底划分不同类的边界在哪里。生成式模型的学习收敛速度更快,当样本容量增加时,学习到的模型可以更快的收敛到真实模型,当存在隐变量时,依旧可以用生成式模型,此时判别式方法就不行了。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
总之,判别式模型和生成式模型都是使后验概率最大化,判别式是直接对后验概率建模,而生成式模型通过贝叶斯定理这一“桥梁”使问题转化为求联合概率。 03 二者所包含的算法 |
|
来自: taotao_2016 >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