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菊花栽培管理技术

 摘文缘 2020-03-22

菊花属于多年生长草本植物,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适应性强,分布比较广,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主要是以盆栽形式用于观赏。在菊花的繁殖方式上主要是以嫩枝扦插为主。

1、菊花的生物学特征

菊花是多年生的宿根花卉,株高在60~100cm之间,全株被毛。其茎直立,基部半木质化,有粗糙感。其叶呈卵形或披针形,边缘有深裂或粗大锯齿,根部呈楔形。菊花是头状花冠,直径为2.5~20cm,外轮舌状花有很多种类,花色多样,有白、黄、紫、红、灰、绿等色以及间色等品种,花期在8~12月之间,8~9月开花的为早菊,11月开花的为中菊,晚菊12月开花。其果瘦,种子一般不育。

2、菊花的生长习性

菊花喜欢阳光,如果缺乏阳光的时候,开花就比较晚一些。在夏季菊花不宜生长在烈日下,因为烈日容易灼伤花瓣。菊花喜欢湿润的土壤,如果土壤十分干旱就会造成生长比较慢,如果水分过多,就会造成根部腐烂,所以对菊花的所生产的土壤要保持湿润。另外在菊花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对病虫加强防治,因为空气潮湿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

3、品种选用与栽种前准备

在菊花进行栽种之前,应当在做好菊花的品种选用。在菊花品种选择上,应当选择根系发达,叶片舒展,具有一定抗寒能力的品种。菊花喜欢光照和凉爽,怕潮湿和水渍,所以在菊花栽种之前应当选择在干燥通风,背风向阳的地方。另外在菊花栽培之前,需要对土地做好修正工作,清理垃圾,做好排灌设施。在菊花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所以需要对土壤施足底肥,从而更好的保障菊花对营养的需要。

4、菊花的育苗

在菊花的栽培管理中,菊花的育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需要采条,在母株上取下插条,一般来说插条长在8 cm,下部茎粗0.3 cm,如果插条长度太长就会影响整齐度。二是扦插,把采下的插条去除2/3的下部叶片,然后插入做好的基质内。在扦插完成后,需要做好管理工作。主要是对温度管理和湿度进行管理。在温度管理上一般白天在22~28℃,夜间 18~20℃。在湿度管理上可以用间歇式喷雾方式对空气湿度进行维持,从而更利于生根。

5、定植

在菊花的栽培管理中,需要对菊花种苗进行定标。一般来说菊花定植会在4月份进行,需要根据菊花的生长特性来合理的设定其栽种密度。在定植中,对一些茎长30cm的菊花枝条能够更好的进行均匀分布,可以利用塑料浅网对其进行主株张网。另外在定植完成以后,需要对根部进行合理的浇水。

6、日常养护

6.1 施肥

在菊花的栽培管理中,需要根据菊花生长情况定期进行追肥。在菊花的营养生长期主要以施氮肥为主,可以更好的促使菊花枝干粗壮,增加菊花的抗性,为菊花后期的生长奠定基础。在菊花的生长中后期主要以磷、钾肥为主,从而更好的对花朵质量进行提高。

6.2 水分管理

在菊花的栽培管理中,对于水分管理上要把握“旱时及时浇水、涝时及时排水”,在菊花孕蕾期前后要有充足的水分保证。另外在菊花浇水上,要注意精细作业,防止泥浆污染叶面。

6.3 摘心

生长期间,还应及时松土,适时摘心。第1次摘心只留3~5片叶。多头菊摘2~3次心。每年的8月上旬~9月中旬要停止摘心,并随时注意抹去枝上的腋芽。现花蕾后要剥除侧蕾。

7、病虫害防治

菊花主要的病虫害有叶斑病、白粉病和蚜虫赤峡蝶、二星叶蝉、灰巴蜗牛、橘天牛、星白灯蛾等。叶斑病和蚜虫发病期较长,需要定期喷洒杀菌剂进人生殖期菊花容易发生白粉病,可喷洒波尔多液或代森锌稀释液防治,每喷一次,并时时观察花蕾颜色,待颜色透亮后即可停止使用,此病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危害花蕾,影响菊花质量。蚜虫的防治可喷洒鱼藤精,还可利用蚜虫对黄色趋向的特性,在黄色的塑料薄板表面涂上机油或捕鼠胶进行诱捕。在病虫害发生期应减少浇水次数,以避免药物作用减退

菊花不仅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所以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这就需要做好菊花的栽培管理和养护工作,根据菊花的生长发育规律,来对菊花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土、肥和水等进行改善,从而使菊花达到花叶丰满,实现其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