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中性灰修皮肤的人都是靠网络活着的“老师 ”,他们只会教你一堆网络能搜到的片面基础还不一定对,要么教你一天操作,练习29天!说实话一个傻瓜练习29天也能修出很均匀的皮肤,但是修皮肤不是修均匀! 为什么说教中性灰的都是靠网络活着呢? 中性灰本身不适合修皮肤,很多人还拿着柔光的计算公式讲灰层修图,其实他们不知道原理是什么,不明白柔光模式的计算公式,如果明白就不教或推广灰层修皮肤了! 他们之所以拿着灰层修皮肤是因为网络太多这样的教程,当时可能不懂!很多人看过我的公众号讲灰层不适合修皮肤,但是为了利益不能承认,骑虎难下,承认那不是打自己脸,当然事实摆在面前很多培训开始承认灰层修皮肤会“掉色”(其实也不是掉色,是色彩比例乱了),又开始教怎么补色,怎么补也不如曲线修的效果,乱了怎么补都没用,即使这样他们也不能去否认灰层的价值,如果承认了那不就是承认自己不懂么?所以他们誓死捍卫。 希望大家可以远离那些教灰层柔光修图的“老师”自媒体,他们只是搜集了一些网络知识给你,这些知识真的不一定对,再说网络的知识都是碎片化的,放在某个指定的情景里或许可以解释,但不是适合所有。 先讲一下所谓的商业修图方式是怎么流行起来的,2010年之前所有做商业修图的达成了一种共识 “修图方法不外泄” ,2011年有人在国外的网站复制了双曲线修图教程发布在了国内的论坛,引起了很多讨论;下面是当时的教程 2012年非常多的人开始用双曲线修图,也就是那时候国外有人做了 “能修图” 的几种方式,包含了:
老外教程是说介绍几种 “可以” 修图的方式;并不是说适合修图的方式,当时很多人都在下载老外的视频,所以有些人误以为这些教程都适合修图。 后来有一些人选择了一种自己比较顺手喜欢的方式,开始在国内发表各种精修的教程,国内的商业修图培训也开始到处都是,甚至还有一些“大师 ” 拿着一些国外大师修的图稍微一改就变成了自己作品,尤其那些修老外的精修作品。 在Photoshop的RGB 模式下任何色彩都是由R G B 三个数值组合出来的颜色,而在柔光模式下这组数值会计算三次,分别跟R G B 计算。 C=(A×B反相)/128+sqrt(A/255)×(2B-255) 这道公式会让色彩的比例打乱,不再是以前的色彩比例,所以修哪里,哪里的色彩就会乱。 假如 我们要修改的图像色彩RGB相等, R:60 G:60 B:60 ,因为都是60、计算三次也是相等的,在比如 R:60 G:0 B:0 因为其他两个为0不管怎么算还是0,所以当RGB的数值相等时或者其中两个为0时灰层修图是可以的。 3. 因为皮肤的色彩是有层次的,用灰层修图会让皮肤色彩的层次打乱,所以很多人修的图脸上的色彩都是一样的,在脸上加一下腮红,有高光、暗影的过渡而已。 我就不截图了,美空、站酷、几十万粉丝的微博大师,大部分都修的这样,自己可以去搜搜看看,脸上的皮肤是不是好像只有一个色相,也就是说皮肤的颜色差不多,只是有高光、暗影的变化,有点腮红。 可能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会找一些借口: 灰层方便省时间、灰层更容易观察修了哪里,灰层适合初学者等等。 很多人喜欢在百度搜集一些教程,卖给别人,那些拿着灰层修图、骨骼肌肉讲结构、色环讲色彩的,基本都是在百度搜资料,打算骗钱的。 因为太多“大师” 的课程都用的中性灰修图培训,我说灰层不可以修皮肤,自然会有很多人不高兴,他们也不能承认,如果承认就会损失他们的利益,所以会找很多借口来当做遮羞布,同时要打击我的言论,只要是宣扬或者解释、讲解灰层修皮肤的不建议大家相信或关注。 为什么呢? 很多人、大师都发现灰层修图会 “掉色” ,但是依然坚持,双曲线修图虽然不会,但是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颜面,自己利益,所以一定要坚持用。 其实如果真的懂色彩就不会说是 “ 掉色” 那么简单,其实是把皮肤的色彩比例给破坏了。 大家可以看一下,比方说这是一组皮肤的数值,不管你看的是RGB还是CMYK,如果我们用灰层+柔光去改变亮度,这组数值的比例会乱,也就是说皮肤的色彩数值乱了,这不仅仅是 “掉色” 的问题,而是皮肤色彩的问题。 因为灰层柔光是经过加减乘除得到的结果,曲线只是加减,而灰层柔光要计算三次,因为在RGB模式下,每组颜色都是三组数值组成的,所以柔光的误差会非常大,因为三组数值不一样,会改变色彩的颜色,当然用灰层修那些纯色是可以的,所以很多修产品的会用灰层修图,但不适合皮肤。 大家可以对比下,提高了同样的亮度,上面是灰层柔光提高的,下面是曲线提高的,如果大家知道曲线是一个线性工具也不会这么纠结,到底用灰层还是柔光模式提亮、压暗修图了。 |
|
来自: 若愚仕鸣图书馆 > 《摄影知识与后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