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体关系心理学的“自体关系”是指什么?

 自体关系心理学 2020-03-22

很多人都很好奇,自体关系心理学理论中的“自体关系”是指什么?这个心理学与客体关系心理学有什么区别,自体关系心理学与自体心理学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属于自体心理学的范畴。

    自体关系心理学的“自体关系”本质上是指:自体“内部需要”和“内化客体”之间的关系,这是自体关系心理学关注和研究的领域。
    自体关系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成长过程分为五个时期:混沌期(0-6个月)、脆弱期(6个月-3岁)、自恋期(3岁-6岁),巩固期(6岁-12岁),实现期(12-)。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以及天然的需要,如果重要抚养人能够满足这些需要,一个人的心理才能够很好的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否则会出现停滞或者产生心理缺陷,导致心理问题。
    混沌期的孩子内心更多是安全感的需要,内在世界是“强与弱”的两级,充斥着全能感和脆弱性。如果母亲能够给孩子恰当的安全需要和抱持,孩子全能感得以加强,脆弱感得以防护。
    如果没有得到恰当的安全需要,孩子将会产生弥散性的安全感不足。如果混沌期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满足,孩子可以很好的进入下个发展阶段。如果有问题,孩子在下个阶段脆弱期会表现的比其他孩子更难以安抚,更加脆弱,这些并非仅仅都是遗传的结果。
   脆弱期是孩子建立各种心理功能的至关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缺乏心理功能,孩子的心理功能都托管在父母身上,父母是孩子的外挂功能,父母和孩子关系,最终会内化为孩子的自体关系,并且形成心理功能。
  脆弱期这个阶段,孩子的内部可能会有某种原因带来的焦虑,孩子没有什么心理功能,不知道如何处理,因此会淹没在痛苦和焦虑之中。例如孩子跌倒了,哇哇大哭,如果父母在这个时刻,能够恰当的和孩子交流,并安抚孩子的情绪,母亲说:“宝宝栽疼了,妈妈揉一会儿就不疼了,看看妈妈手里的玩具,是宝宝最喜欢的”。有些孩子可能会说妈妈再给我揉揉,过一会孩子被妈妈手里的玩具所吸引,然后含着泪水开始玩玩具了。这个简单的过程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这个过程是母亲和孩子互动的常见情景,但帮助孩子建构了很多功能,首先碰疼了之后,孩子内部感觉是非常的痛苦和难过,这种痛苦和难过需要处理,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无法处理。而妈妈首先说,宝宝栽疼了,这是“命名”的过程,孩子开始知道这是一种“疼”。孩子逐渐有“自我命名”的心理功能。母亲说妈妈揉一会就好了,这位妈妈在安抚孩子,当然本质上在抚摸的过程中等一等疼就会自然缓解。这个安抚的过程,孩子逐渐学会“自我安抚”,最后母亲说看看妈妈手里的玩具,这个过程是注意力转移的过程,也是妈妈给孩子疏通的过程,是把关注疼的能量流向玩具那里。孩子后来就会产生“自我疏通”的功能。
   这个命名,安抚,疏通的过程,帮助孩子建构心理功能,这些心理功能,就是“自我命名,自我安抚,自我疏通的功能”,也就是妈妈和孩子的关系,逐渐被孩子所内化,这个内化客体在孩子内部依然发生作用,在以后的日子里,妈妈不在身边,孩子自动化的为自己做这些事,孩子具备了这些功能,所以说心理功能的本质是“自体关系”。
    这个过程也是我们长大后需要“被看到、被安抚”的原型,作为成人,如果心里不舒服,内心受伤了,我们希望被看到,被陪伴,被安抚,情绪得到宣泄。
    如果一个人没有这些功能会怎么样,我们在正常人这里很难发现,只有在比较极端异常的人那里才可以观察到。有个28岁的女孩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她谈到自己小时候,家里做生意,妈妈非常忙,很少陪伴她,都是她一个人在楼上自己玩,甚至很少下楼,因为妈妈没有时间陪她,又担心她走丢,害怕别被人拐走,不让她在楼下玩。在上中专时,她想接近一个男生,一看到这个男生,她脸就红,她认为她是被男孩吓坏了,开始不敢见这个男生,后来休学在家。如果一个正常人,我们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她却无法命名这是喜欢对方的表现。因此她更没有能力来安抚自己,焦虑无法控制,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所以说,我们大部分重要的心理功能都是后天建构的,如果孩子没有这些功能,孩子的发展阶段就会出现问题。当然脆弱期需要很多的心理功能的建构,才得以通过。
    脆弱期心理功能的基本建立,孩子“情感客体恒久性”才得以建立,也就是说,孩子情感客体的恒久性建立的前提是脆弱期基本功能建立。孩子的情感客体的恒久性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没有这个恒久性,孩子的自我形象是不稳定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孩子自我基本形象的建构来自脆弱期基础心理功能的完成。
    在脆弱期,如果孩子得到父母很好的照顾,各种心理功能得以建立,孩子便开始新一轮的成长,全能感的具体化开始崭露头角,表现出自恋的姿态。开始建构整个自体结构的核心部分,以自恋来统整各个功能,进行新一轮成长。自恋期,孩子的自恋发展任务成为重心任务。比如这个阶段,有个男孩拿了很多玩具,走到妈妈面前,喊道:“妈妈,妈妈,你看我拿了好多东西”。如果妈妈理解孩子的自恋需要,会回应到:“哎呀,宝宝好厉害呀,宝宝力量很大”。这时孩子就会很满足的去玩了。孩子这个时期需要自我认同功能和自我镜映功能。通过这两个主要功能来达成自恋期自体结构的确立。这个过程,父母镜映孩子、认同孩子,孩子才能具备“自我认同和自我镜映”自体关系功能来维持自己的自恋感,自恋感得以确立。这是孩子自信的源泉,也是孩子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我相信很多细心家长都会观察到,这个阶段,孩子总是希望赢父母。
    如果有些母亲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母亲可能会说:哎呀,拿那么多东西干什么,别累着了,快把玩具放下。有些母亲可能会回答:去去,一边玩去,我正忙,小孩真烦人等等,孩子内心的自恋需要落空,没有得到所需要的功能和营养。孩子会变的很失落,如果这些功能一直无法建立,孩子就会产生心理缺陷。心理缺陷的本质是自体关系功能(心理功能)的缺失。
    如果孩子自恋期发展顺利,孩子将进一步进入巩固期,到了一定年龄,开始通过成长过程中获得的功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独立的做自己想要的事情,开启了自我实现之旅。他们将通过外部的某种自我实现来达成与内部自恋的相互呼应,从此内在的自恋感得以长久稳定。心理的营养从重要人的输入到自我获得的真正转变,一个真正的独立性得以建立。
    自体关系的建立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每个时期我称它们为不同阶段的自体结构,自体结构需要心理功能的填充,缺少心理功能,自体结构就会产生心理缺陷。从孩子成长的经历来看,自体结构具有天然倾向性,框架性,但需要心理功能进行填充。也就是说,自体需要建构的不是自体结构,而是心理功能。
    从这个角度来看,自体关系心理学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更加关注自体的内在需要,研究需要内化什么样的客体,才能真正促进自体的发展。自体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弗洛伊德对性发展的早期结构研究类似,研究更加基本的心理组织。
    当然,自体关系心理学不同于“客体关系心理学理论”,客体关系理论更多的研究早期的母婴关系,以及嫉妒,羡慕与修复,幻想与现实,包括孩子和母亲的互动模式,导致孩子的人际关系模式等,而自体关系心理学更加关注和研究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和机制。
    自体关系心理学也不同于“自体心理学”,自体心理学研究的是自体和外部重要他人的关系(自体客体),以及自体客体对一个人自体的影响等等。而自体关系心理学理论的着眼点是内部的“自体关系”及自体的发展阶段及规律。
    自体关系心理学属于“自体发展”的范畴,但不属于“自体心理学”的范畴,自体关系心理学拓宽了自体研究的领域。为什么这么说,我将在今后的文章中逐步介绍和讨论。

参考文献:
谢尔登.卡什丹,《客体关系心理治疗》,卢小华等译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梅兰妮·克莱因,《儿童精神分析》,林玉花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

海因茨·科胡特,《自体的重建》,许豪冲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2013

海因茨·,《精神分析治愈之道》,訾非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

马侗领,《自体的发展》,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自体关系心理学

心理学发展的新成就

为创新中国贡献力量,为人类幸福而努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