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运六气解方剂——大半夏汤

 origin6 2020-03-22

大半夏汤

组成

半夏二升(洗完用),人参三两,白蜜一升 。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功用

胃反呕吐,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原文

●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  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

●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

——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脾恶湿喜燥,以升为健;胃体阳而用阴,主受纳,司传导,以降为和,降而不升。胃气降而善纳,脾气升而善磨。湿气盛行,脾胃阳虚,中气虚衰,五谷不得腐熟运化,下行无路,则逆而上涌,发为胃反。同时,五谷不得下,则肠失濡养而燥。方中人参、白蜜甘缓补中,半夏降逆止呕,白蜜还可润肠道之枯燥。而“扬之”也是为了去水中寒凝之性,类似于甘澜水,更有利于温阳。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说:“湿盛阳亏,中气虚败,戊土偏衰,则能消而不能受,己土偏弱,则能受而不能消。以阳含阴则性降,降则化阴而司受盛,故胃以阳土而主纳,阴含阳则气升,升则化阳而司消腐。故脾以阴土而主磨。

阳性开,阴性闭,戊土善纳,则胃阳上盛而窍开,己土不磨,则脾阴下旺而窍闭。水谷善纳,上窍常开,所以能食,饮食不磨,下窍常闭,所以善吐。”


这里戊土,指胃土,己土,指脾土。他认为,胃阳不能下行,独盛于上,故上窍仍开,人仍能进食,而脾阳不足,不能运化水谷,下行之路受阻,上涌而吐。

同时,他对于胃反之证,加茯苓三钱以健脾,加干姜三钱以温阳,成姜苓半夏汤。

姜苓半夏汤

人参三钱,半夏三钱,干姜三钱,茯苓三钱,白蜜半杯。

河水扬之二百四十遍,煎大半杯,入白蜜,温服。



06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