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很多人开始注意起男生变得阴柔的现象,甚至于分化出两个持有完全不同看法的阵营。在我看来,是有两个层面可以讨论的: 1,市场角度 利用男性的“阴柔”特征去做营销是否得当 2,个人权利 男性自己是否有“阴柔”的权利 先从市场说起。 市场的取向永远是多样的,有人喜欢好莱坞打打杀杀的美国英雄,有人喜欢徐克的武侠风,那就会有人喜欢红楼梦的贾宝玉。 事实上,当社会经济发展到某个阶段的时候,一定会有人渴望“阴柔”的、不带攻击性的男性形象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朝代,都出现过这种现象,即便在美国、日本也很常见这种风气。 这太正常不过。你喜欢“小鲜肉”,并不妨碍另外一群人喜欢“肌肉男”。一个能提供多种选择的市场,才是健康的市场。所以某些节目或经纪公司公司在合适的时候,推出一些能满足观众心理需求的明星,是符合商业逻辑的,并没有伤害到谁。 何况,仅仅拥有“阴柔”设定的男明星并不吃香,他们往往还需要表现出“坚强”“上进”“有才华”,才能吸引粉丝。这完全符合主流的价值取向,并没给青少年传递什么错误的信号。 ![]() 再说个人权利。 在现代社会,没人能够剥夺别人“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模样”的权利,只要这个选择不影响到他人即可。 一个男孩子,表现得文静、哪怕是女性化一些,这也是一种权利。如果某些人因为自己不喜欢,而剥夺别人这种权利,然后整个社会还去鼓吹这种剥夺,如此带来的后果是很可怕的: 比如校园暴力的增加, 比如性别歧视的加剧。 更可怕的是,在这种剥夺的背后,是某些人在希望所有人都是一个模样才好。说夸张点,是在鼓吹社会从多元化走向单一化,在开历史的倒车。 我们希望一个男生可以“阴柔”,就像他也可以“爷儿们”一样。这是一种自由,更是一项权利。就像单身是权利、喜欢同性是权利、女性可以参与工作也是权利,只要我们没有伤害到别人即可。 可是,那些鼓吹某种“单一”模式的人,他们却企图否定人们“多元”的权利。 如果我们不站起来拒绝这种舆论,甚至默认接受这种设定,那未来的某一天,当他们在打着其他光鲜的旗号,在更多的领域去设限、改多元化为单一化,那时就没人替我们说话了。 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男生就应该有男生的样子”,但是这话并不一定正确,因为它粗暴的通过性别去定义了每个个体,这就是性别领域的“地域歧视”,既在伤害别人,也是局限了自身。 “阴柔”和所谓的“阳刚”并不是二元对立的概念。 我们有很多出色的男性人物,看起来都很阴柔,比如梅兰芳,比如张国荣。但是他们的成就,他们对民族和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却是有目共睹的。 他们的阴柔,并不妨碍他们的阳刚。 反观那些出口成脏、甚至要通过“歧视女性”才能展示出来的阳刚,倒是低级了些,我也不看不上。 再阳刚也看不上。 我曾经的一位同事,185的大个儿,身材壮硕,为人豪爽,但是他真的长了一张非常秀气的脸,皮肤白嫩到让我想撞墙。他告诉我说初高中的住宿生活对他是一场噩梦,因为男生女相,他成为了室友们攻击的目标,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暴力,还有一些身体上的侵犯。 上大学后,他一有时间就去健身,他努力把自己晒黑,尽管如此,那张漂亮的脸还是漂亮地有点“娘”。但是,他释怀了,他说去他的“娘”,老子不在乎了,我知道我是一个人,是一个值得被尊重的人,就好了。 我喜好跟他来往,因为他有柔软而细腻的灵魂,他更懂得尊重女性以及自己。 男女之间的平等也许会往什么好的方向发展呢?就是无论男女,在各自的队伍里都有不一样的人,带着自己独特的气质,而没有哪种气质会被扣上不男不女的标签;就是无论是哪一种气质,我们首先是个人。 纯直男如王小波可以李银河面前像一只小奶狗一样怯怯地说:我们应该在一起,否则就太伤天害理了。 纯不直男如《奇葩说》的肖骁也可以穿着裙子发着嗲,说:我不想做一个good boy,我就想做一个bad girl。 ![]() 无论男性气质还是女性气质,不是非此即彼,因为气质不是僵化的,而是流动的。男性可以追求美,可以温柔、体贴……女性可以豪迈,可以好强…… 当一部分的人鼓励要尊重同性恋爱者的时候,一部分人反驳说这样会使得同性恋爱者的数目增多。亲爱的,如果你这么认为,那该有多狭隘啊!尊重只是为了让那些暗藏的正当感情变成光明正大的正当感情。 当一部分人看《偶像练习生》的时候,一部分人说如果满大街的男孩子都是蔡徐坤,那世界就没救了。亲爱的,你真的多虑了。首先我活了这么多岁,没看到几个跟蔡徐坤一样好看的男孩子,还满大街,想得美;其次,男性气质的多元化不代表单极化。 多姿多态是为有趣啊。 如果我作为一个男人,我希望可以选择粗犷、豪迈、阳刚、勇敢、刚强、果断、进取……我同样可以选择“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