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 1. 什么是思维 2. 思维如何影响行动 3. 思维是如何形成的 4. 富人思维与穷人思维 5. 如何形成富人思维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为了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大脑对新输入信息与脑内储存信息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心智处理过程,是人类区别动物的最根本属性。 二、 思维如何影响行为 行为产生的过程-六步 ① 接触信息。 这里的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② 注意信息。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注意的信息也不一样。人的精力有限,自动忽略了自己认为不重要的信息。往往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信息,心理学中称为内部偏好。 例如:从来没买过耐克球鞋的我今天买了一双耐克球鞋,然后发现街上穿耐克的人变多了。 ③ 思考信息。 思维对信息的逻辑性、可信性、权威性的处理过程,使其以自己易懂的方式储存在大脑内。 ④ 接受信息。 思考过后,如果信息符合自己的逻辑和认知,人就会肯定其确定性并融入已有的思维体系,成为元信息的一部分。 ⑤ 记住态度。 在面对新信息时,自己以已有的认知对待、处理后,个体对特定对象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在情境不变的条件下,稳定的心理倾向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这时就需要改变态度。 ⑥ 诱发行为。 面对新信息时,人为了获得物质上的利益,避免物质上的损失、心理认知失调,对其做出的反应。 有如下概念图: 每个人的行为由态度决定,且二者相互强化。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中叫“因做而信”) 思维决定认知,认知决定态度,所以思维决定了态度。不同的人,面对外界同样的信息,有着不同的行为,这就是思维差别引起的。 假如你现在面对两个选择: A: 直接给你一百万美元; B: 你有一半的机会拿到一亿美元,当然还有一半机会就什么都没有; 你选哪个? 有人测试过,几乎所有的穷人都选择A。因为他们说“虽说有一半机会拿一亿美元,但是有风险,万一什么都拿不到呢?” 当然,几乎所有的富人都选择B。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有一半机会拿一亿美元,机率很高了,我相信我能拿到。” 选择A与选择B的人,就有着不同的思维。 (我还听说,还有极少数人选择B后,五百万美元将这个机会卖给了别人。当然这是后话了。) 三、不同的思维是如何形成的 ① 出生环境塑造思维 一生下来人就具备思维能力且其塑造性极强,但极其简单,就如反射弧。而周遭人的处事方式就像个模子,有意或无意地塑造着我们的思维。 ② 所受教育重塑思维 没读书前,思维大多是家人给的;读书后,思维大多是老师给的;工作后,思维大多是同事给的。 但老师和同事的影响远远不如家人,因为人脑为了停止思考,会以最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固定处理事情的模式。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塑造性越来越弱。 但是仍然可塑,需要刻意练习。参考另外一篇文章《如何变得杰出》。 四、富人思维与穷人思维的差别 具体表现有: ① 对待金钱的方式 穷人省钱存钱; 富人赚钱投资; ② 对待时间的方式 穷人用时间换钱; 富人花钱买时间; ③ 面对挑战的方式 穷人想这太难了,我做不到; 富人想这是个好机会,我该如何做好; ④ 面对概率全的方式 穷人倾向于拿到确定的东西,不要概率权; 富人每次选择的时候都愿意根据成功的概率来下注; ⑤ 面对利益的方式 穷人重视眼前利益; 富人重视终身收益; 五、如何形成富人思维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导致的不同表现,那我们就可以从模仿开始。 像富人一样行动,像富人一样思考。 ① 富人思维—赚钱投资 投资是富人的行为,那他们为什么挣钱后要投资呢。 这里要提到一个词--“资产”。 资产是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作为资产。 比如:储蓄,因它不能带来经济利益,所以不能作为资产。而升值的房子,可以作为资产。 如上图,穷人将收入直接支出或存起来。富人将收入变成资产,然后用一部分收益去支出,再将另一部分收益投入资产。这是个正反馈,雪球会越滚越大。最后富人甚至不用工作,靠收益就能生活。 当然,穷人暴富,一定有个资产积累的过程。保持低支出,尽可能的增大自己的资产。《穷爸爸富爸爸》中将资产叫做“下金蛋的鹅”,鹅越大下的金蛋就越大。 而哪只鹅会下金蛋,得有足够的财商,才会判断。 财商组成 1. 会计 财务知识或阅读理解数字的能力。建立、管理自己的收益表和资产负债表。 2. 投资 将时间和钱投入自己的资产项。最基础的资产是身体、头脑。 3. 了解市场 了解市场供给与需求,找到会下金蛋的鹅。 4. 法律 按规则、法律进行“养鹅游戏”。 ② 富人思维--花钱买时间 富人买的不是时间,买的是这段时间的中可产生收益的机会。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一个经济学的术语,用在企业经营上的意思是指企业利用一定的时间和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用在个人身上就是指你如果不用这段时间做这件事,去做其它事可能带来的收益。 考虑机会成本的话,也就意味着你还得判断,假如这段时间省下来了,你用这段时间创造的价值是否高于你为节省这段时间所付出的成本。 例如:小明手机很卡了,想买新机。需要五千元,他的工资每月六千元。 假设新机的运行速度是旧机的2倍,他是否应该买呢? 他朋友说: 你现在每天用3小时手机,买了新手机你每天1.5小时就可以做完手头的事。算你手机用2年。 一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那么2年可节约的时数=2*250*1.5=750小时 每小时花费=6000/750=8元 每小时工资=6000/22/8=34.09元(每月工作22天,每天8小时为前提) 所以你应该买,新机可以为你省时间,也就是在帮忙你赚钱。 ③ 富人思维--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面对机遇/灾难,穷人思维专注于无法控制的,担心万一失去就一无所有了; 富人思维专注于自己能控制的,心想失败了可以再来,一生成功一次就够了。 例如:面对电商的竞争,实体店越来越难做。 ④ 富人思维—重视概率权 上文的选择题,说明了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对概率权的不同想法。 另外,补充个概念“沉没成本”因为它会影响人对概率权的把握。 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 ⑤ 富人思维—注重长期收益 故事: 有户穷人家养了一只鹅,每天下一个蛋。 他发现这只鹅下了个金蛋,高兴极了。拿着金蛋去消费了一番,好不快活。接下来的每一天他都得到了一颗金蛋。。。也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渐渐一颗金蛋不够他花了。 于是某一天在花费了一颗金蛋后,他把鹅杀了,取出了鹅肚子里的金蛋。从此他再也得不到金蛋了。 参考书籍《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穷爸爸富爸爸》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穷爸爸富爸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