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旧|在“我们”中仰望崇高!

 年度人物 2020-03-23

文|廖云新

[本文约1560字,阅读大概需要八分钟]

但凡识文码字者,无论你是牛鼻轰轰、风头正劲的“家”也好,还是初出茅庐、寂寂无名的新手也罢,只要你写的文字变成了铅字,背后都有责任编辑的付出。这当中,有的与你相识,绝大多数则素未谋面。文字得以发表,自是欢天喜地,甚至把责任编辑视为生命中的贵人;有些虽未发表你片言只语,但也会让你如沐春风,收获感动,体会到人间真情。

十年前,我曾做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撰稿人。在我写稿伊始,就碰上了这样一位责任编辑,每每想起她,内心深处的感激、感动就会如雪片般翩跹,湮没眼前。

2008年春,我开始给一家杂志投稿。文章内容大都是时评、杂文、生活感悟和情感故事。

当第一篇稿子投出去之后,心中便播下了期待的种子。那几天,我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邮箱中有没有被留用的消息。心情就像当初即将做父亲时的样子,忐忑不安地守候在产房外,期盼着一个新生命的分娩。

不到一周时间,这家杂志的一位女编辑发来电子邮件,回复我:稿子留用,望不要他投,一旦有了终审结果,第一时间通知你。

坐在电脑前,我美滋滋的点上一支烟,眨巴着双眼,狠狠地把这封邮件看了几遍。虽说八字只有一撇,句号还没封口,但心情却如口含甘饴——甜呀!中午,恰逢好友到访,我把他叫到电脑前,喜形于色地炫耀: “看看,我的稿子被选中了!”朋友白了我一眼:“别高兴得太早,登出来才算数。”

如好友所料,半个月后我短暂的欣喜被抽空。那天上午,我打开电脑,这位女编辑在电子邮件中回复我:稿子没过终审,希望有了好稿继续支持……

感觉告诉我,自己这次抓狂,是对这家杂志的风格和栏目把握不够精准,写去的稿子一定是在质量和风格上出了问题。

半个月以后,我再次给这份杂志发去一篇稿子。这是一份很负责的刊物。不到三天,我收到那位女编辑的电子回复,她告诉我:此稿不错,我留下送终审……我的心又一次被喜悦淹没。

当时,我心想:第一次临门一脚,功亏一篑,这次一定会通过终审,人的运气不会总这么差吧!

哈哈!二十天后,终于盼来这位女编辑的电子邮件。她信中的原文如下:“云新,你好!很遗憾,你第二次发来的稿子又没通过终审,见谅。不要泄气,我们一起加油!”

看完女编辑的回复,我没有了第一次时的失落和沮丧,而是被她文字间的善解人意和人文关怀温暖着。尤其最后那句“我们一起加油”的话,给了我更多的触动。至到今天,我仍然把这封回信收藏在邮箱里,每每看到,周身就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如今,“我”字争先,唯“我”至上,“我们”二字更显弥足珍贵!

是啊,“我们一起加油!” 人生的道路九曲十八弯。有了“我们”,就不感孤单!有了“我们”,就多了一对注视、关爱、鼓励你的双眼。两年后(2010年),这位还没发表过我文章的女编辑因故离开了她供职的编辑岗位。我的心中有牵挂、有留恋、有不舍,她已定格为我心中永远的编辑。今晚打开邮箱,无意中又看到十年前的这封电子邮件,再一次触动我内心的柔软处。此刻,我只想深情地问候一声:尊敬的编辑,这么多年过去了,您在哪里?您还好吗?!(完)

【作者简介】廖云新,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曾供职于省级、中央级新闻媒体十余年。当代人物网创始人。2008年至今,用本名和笔名在《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广州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南方日报》《解放军报》《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新民晚报》 香港《文汇报》《做人与处世》《演讲与口才》《辽宁青年》《经典杂文》《中国青年》《山东青年》《意林》《思维与智慧》《钟山风雨》《文史博览》《文史月刊》《华人时刊》《南风窗》等知名报刊发表散文、文化随笔、时评、杂文1600余篇(次),近百篇文章被《报刊文摘》《海外文摘》《特别关注》 《读者》以及人民网 新华网 新浪 网易 搜狐 腾讯 凤凰网等知名网站转载。《说谎与测谎》《给善心一个容器》等文章被多个省市选入语文中高考模拟试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