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白朴素论》之二:白白形成期、发展期(复发前)的身体感受

 袁东海 2020-03-23

  

二、白白形成期、发展期(复发前)的身体感受:

在白白形成期、发展期如果我们细心的话,会有一些很细微的感受:皮损处有微微痒的感觉;身体某些部位有胀的感觉;日常有疲劳感等。

关于对痒的感受,有必要详细的聊一聊:有些白白在发病初期,也就是还没有完全形成白白(从外表看该处肤色略微加深,也称隐形白白,不是所有的深色皮肤一下子都会形成白白,在这一片深色中,开始的也可能是一小片或一个点)时,会有轻微的瘙痒感,由于很轻微,一般不为人注意;在发展期也会有痒的感觉(有些白白们认为没有任何感觉,实际是这种感觉与普通的皮肤瘙痒一样,很容易忽略)。关于瘙痒感还会出现另外一种感受:有些部位感觉较为明显,有些部位发展时几乎没有任何感觉,即使我个人也有同样的体会,例如胸口、手指感受较为清晰,而其他部位很轻微甚至没有感觉(或者由于时间久远,当时的感觉已经忘记了)。

在外用药或照光恢复治疗时,皮损处痒的感觉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其痒的程度与用药、照光强度、时间及个体感受有关。这个时期的痒有时很强烈,感受敏感的人甚至用奇痒来形容(这一点我亲身经历过,多年来我一直在摸索如何降低这种霸道的刺激),特别是刚用药开始产生药效时的强烈感觉最为闹心,后续用药会逐渐适应,感觉强度也会慢慢消减。

恢复后,也就是停药后,痒的感觉还会伴随我们一段时间,其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这种感受除药物因素直接导致外,还有就是皮肤的记忆功能,特别是发热、出汗的时候感觉较为明显。

关于痒的感觉我把它分为:轻微瘙痒(无感觉)、瘙痒(轻微感觉)、刺痒(正常感觉)、奇痒(感觉强烈、甚至无法忍受。奇痒为外用药后的现象,与白白发展期无关)。痒的感受不是一直保持存在,是断断续续的,有时强烈有时没有感觉,一般为身体或天气较热时感受较强,或出汗后有明显的强烈感受,但用凉水或冰冷敷后,感觉立即减轻。

第一次外用药产生痒的过程是这样的:白天开始抹药,中午趁着阳光强烈时晒20到30分钟,晒后白白处有轻微肿胀的感觉或没有感觉,有发红现象,到晚上8、9点钟开始出现痒的现象。以后用药期间晚上都会重复这种感觉,白天稍好一点。从这一规律来看,用药后到出现黑色素生长需要一个过程,不是简单的上色过程,是生长反应的过程。最痒的时段为发泡阶段,一般在2~3天内出现。是否发泡与晒太阳的时间、阳光强度有关,一般开始用药时我们掌握不好晒太阳这个度(晒太阳的时间长短、阳光的强弱等),起泡现象就很难避免,后续有了经验,也就很少出现了。关于发泡现象,中西医有不同的说法,西医认为是过敏现象,因为有红肿、发痒这些特征,而中医叫药物发泡灸,古称天灸,是一种很古老、传统的治病方法,过程中发红、起泡、流水是天灸后的正常现象。如果出现发泡现象,恢复的速度要快于不起泡现象。外用药出现这样的现象其道理就是药物本身药理与紫外线作用,对白白部位组织刺激后促使黑色素生长的过程。在照光恢复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强度较大,也会出现起泡、痒的感受,解决的方法也是控制照光时间和剂量,原因都与紫外线强弱和时间有关。

除痒的感觉外,还有一种感受更为轻微,是没有医学资料提到的现象,这就是“胀”的感觉。胀的感觉不是来自于白白皮损处,这种感觉出现在下肢,也有感觉为腰部和背部。如何形容这种感受,我费了很多的脑细胞来寻找相应的词汇,但很是失败,只能用另一种感受来形容:就像我在部队新兵训练站军姿的记忆:在纹丝不动站了几十分钟后,人体给大脑的感觉就是“我要活动一下”,但却不能动的时候,这时的身体感受特别是四肢就相当“胀”。简单的说就是人体保持一定姿势时间过长后,由于血液流动缓慢,脚、腿、手的部位血液回流受到限制,给人的就是这种胀的感觉,解决的方法很简单,运动一会或换个姿势,这种感觉就很快消失。“胀”的感觉白天一般不会有明显的感受,但在夜间准备休息时,在床上躺下后感觉最为强烈,一般为小腿最为明显,严重时可影响到大腿。轻微感受时必须翻转身体来缓解,严重时无法入眠,必须起床稍微运动一会才能消失。胀的感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段时间表现尤为强烈,也可能几年不会出现,但这种现象可能伴随我们一生。在白白发病前几年很长时间里这种现象较为突出,所以,当出现这种感受时,就意味着白白开始储备攻击的能力了,应引起重视。

疲劳感。长期有疲劳感,较为典型的就是腰酸背沉,一般表现为下午。这种感觉之所以没有人注意到,大都认为是身体的正常现象,很容易忽略,因为午饭后简单休息一会儿,这种疲劳感就会消失。但是随着年龄增加,这种感觉会越来越强烈,持续的时间也会增加。恢复的时间也是如此。例如:下午回到家后有疲劳感,年轻的时候躺十几分钟就能恢复,中年时,恢复的时间可能就是接近一个小时,年纪大了以后,恢复的时间更长。我们常常把这种感觉叫做“没精神”、“打不起精神”,还有一句话叫“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就是这种普通人看似很正常的事,对我们白白来讲,就不是好现象,但却是身体日常表现。这种现象也可以解释为“易疲劳”,就是早晨、上午精神很充沛,但不能将这种充沛的现象持续一整天,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身体虚弱,因为虚弱会导致一整天都精神萎靡或者一些常见小病症出现。疲劳感表现在临近傍晚比较明显,症状轻微时打不起精神,严重时会感觉到“低烧”现象,这种低烧体温表显现不出来,这种现象不用吃药,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休息一会儿就消失了,所以给人的感觉是“忙了一天挺累的”,实际是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无法满足整天的生理需求而已。这种疲劳感与免疫因素无关(免疫低下、免疫紊乱、免疫亢进等),简单的分析:上午免疫正常,下午免疫就出问题了?所以,白白的发病原因不能简单的归纳到免疫上就能解决的。疲劳感的长期存在就是白白发病的主要因素,如果经过调理身体没有了这种感觉,我们一整天都精力充沛的那一段时间白白是不会发展的,更为甚者长期坚持下去还会出现自愈现象,不要怀疑,我们仔细回忆总结一下就可以证明:为什么白白有时发展有时不发展?为什么坚持调理(按时休息、饮食正常、运动、心情等)改变不良习惯后白白会静止不动甚至消失?这一段时间的身体感受是否与以往不同,所以,答案很清晰。

身体感受是生理信息的传递,信息有强弱之分,人体的感受也不尽相同,会导致很多信息被忽略,当然,也有一部分白友的确没有任何感觉,唯一的方法就是参照对比,加强对这些感觉及现象的总结及感受,这对不痛不痒的慢性病白白来讲,尤为重要,这是医学资料无法描述和他人无法体会的。

《白白朴素论》在感觉上的发现和总结是对白白的认知开启了新的一扇窗。

(待续)


                                                                               2020.3修改于鹤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