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唐假释死囚主动回归管制,你以为是民风古朴吗?来看看真实原因

 黑龙江波涛 2020-03-23

历史上贞观之治被后世称为和谐的典范。有一个被广为传颂的例子,说的是公元633年九月,上一年被放回家中过年的死囚犯,一共三百九十人,在没有人监视管制的情况下,都按照期限自己回到朝堂,没有一个人逃亡。结果他们迎来了新年大红包:唐太宗将他们全部赦免了。

作为今人,我们看到这些一定大吃一惊。死刑犯放出去没人监督竟然不逃跑,匪夷所思。

隋唐假释死囚主动回归管制,你以为是民风古朴吗?来看看真实原因

隋文帝时的故事,70余名犯人主动归案

其实在更早一点的隋朝,也发生了几乎同样的事情。

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十二月,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行参军(官名,从八品上)章武人王伽,押送判流放刑罚的犯人李参等七十余人到京师。走到荥阳,王伽可怜犯人们辛苦,把他们都叫来说:“你们这些人犯了国法,身受枷锁之苦,固然是你们应得的惩处,但是使押送你们的人辛苦,你们心里不惭愧吗?”李参等人都谢罪。

于是王伽把他们身上的枷锁都解下,遣散押送犯人的兵卒,并与李参等人约好:“某日应当到达京师,如果不能如期到达,我只好代你们受死。” 说完就离开犯人们走了。犯人们非常感动并且高兴。他们都如期到达京师,没有一个人背约逃走。

这件事令人惊奇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唐太宗时期的死囚回归。因为,囚犯们获得自由了,同时还有人代为受过,竟然也没有一个人逃跑。

要真正理解这两件违反我们今人认知的事,就需要把古代政治背景考虑进来。

隋唐假释死囚主动回归管制,你以为是民风古朴吗?来看看真实原因

古代有一个终极威慑制度:连坐制

这个背景就是古代的刑罚施行连坐制。

一个人犯法,根据罪名有可能要连坐全家人。如果只是犯人本身接受法律制裁的,那么对于犯人和家属来说已经是万幸了。

像这种被判了死刑和流放、没有连累家人的罪犯,他们最优的选择就是自己受刑,而不是逃跑。为什么呢?

首先,受刑只是自己一人,如果逃跑了,那么就是一家人都要跟着被连坐。

家人被连坐的话,轻则失去自由,被判劳役、流放、收为官奴,等等;重则全家被处死。因此,对于犯人来说,最优选择就是不逃跑,一旦逃跑了有可能搭上全家。

其次,即使犯人彻底麻木了对家人的感情,只顾自己选择逃跑,那他也跑不掉。

从商鞅变法实行连坐开始,逃犯就很难在有人的地方生存了。

因为囚犯逃跑出去后就是一个陌生人,在异乡没有户籍,也没有路引,没有任何证明,很可能脸上还被刺了字。在这种情况无人敢收留,住店也不被接待。在连坐制度下,逃犯一定会被人举报。因为不举报者就会和罪犯一样受到刑罚。

而逃到无人的地方,逃犯最大可能是冻饿而死。中国地处温带,不像热带那样有各种野生瓜果可以吃。

总之,犯人逃到有人的地方会被人举报抓起来;逃到无人的地方也是死路一条。

被抓回来或者逃跑死在外面,家人还会被连累,结果都是更糟,所以干脆就不跑了。因此,临时获得自由的囚犯只能按约定乖乖地回归朝廷管制,听候发落。想逃是不可能的。

商鞅自己也死于他大力主张的连坐制,可见这个制度有多厉害。

隋唐假释死囚主动回归管制,你以为是民风古朴吗?来看看真实原因

所以,囚犯主动回归朝廷的管制,这不是民风古朴,而是制度使然。

有趣的是,隋文帝杨坚听到了王伽与囚犯的事情,感到很惊奇,就召见并称赞了王伽。隋文帝还召见了犯人们,并让他们带着妻子儿女一起进宫,在殿堂赐宴并全部赦免了他们。(这么看来,唐太宗有模仿隋文帝的嫌疑啊。)

王伽义释囚犯最终囚犯主动回归这种事情,如果不拿来做一点文章实在可惜。于是,隋文帝特意下了一个诏书,大意是说:

世人都有灵悟禀性,懂善恶明是非;如果官员对百姓好,那么就能改恶俗,使人向善;官不爱民,百姓才奸诈。我(杨坚)主张遵循先圣的办法,用德教感化百姓。王伽深深体会我的意思,用教化让李参等人感化醒悟,自己往赴司法机关。这说明百姓并不难以教化。如果官吏都向王伽学习、庶民都向李参等人学习,那么国家很快就可以不用刑律了。

最终隋文帝还提拔王伽为雍县(今陕西省凤翔县)县令。

隋唐假释死囚主动回归管制,你以为是民风古朴吗?来看看真实原因

隋文帝询问民情

结语:

我们明白囚犯们主动回归管制的原因,在一整套制度大网的控制下,他们根本跑不掉。

读者可能还会有疑问,真的不能跑一下试试吗。肯定是有人逃跑过,但是结果无一例外,不但逃犯自己会惨死,而且本来无罪的家人还会因此受到连累,遭到严厉残酷的惩罚。

人都是理性的,既然经过反复博弈形成了难以改变的局面,那人就只好选择主动认罚了。

连坐制威慑力强大,一整套制度天衣无缝。不过在那个交通通信不发达的时代,统治者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大家认为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