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痰最彻底的方子,9味药,从根上化掉痰湿,痰湿没了气也顺了

 abc图书馆kfvmn 2020-03-23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吕氏春秋》里有一句话叫: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思就是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掉。

老祖宗告诉我们,一切始终是在循环运动中的。

这句话放在中医学上同样蕴含着大智慧,你看那自然界的水不流动是不是很快就会变得浑浊不堪,成为一潭死水。

人体内的津液就像这水流,循环往复,才能生生不息。这水流的动力就是身体里的阳气,阳气虚了,水流则缓,缓慢移动的水湿之气被体温加热、熬炼,慢慢则成痰成饮,反过来又会阻碍气机流动。

痰湿和脾肺的关系最为密切,古人讲,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

脾胃居中焦,是五脏的轴心,脾胃有自己的升降规律,脾主升,胃主降,肝气和肾水随脾气左升,胆气和心火随胃气右降,一升一降,气机就转起来了,就像骑单车一样,中间踏板一转,两边的轮子就跟着转动起来。

脾气虚了,脾不工作了,整个气机就会出问题,痰湿就出现了。

痰湿会上泛于肺,肺里面的痰太多了,肯定要想办法把它排出来,人就会气逆而咳。

从脾到肺,这是痰湿的主要路线,但绝不是唯一的。痰湿会像油垢一样附着在经络上,在周身各处游走。

到这里,大家可能也就明晰了,痰湿的生成主要责任就在于脾。所以很多人用温胆汤后感觉效果差强人意,是因为温胆汤相当于清洁工,祛痰浊,但健脾之力不足。

对于痰湿比较重的,有一个方子叫香砂六君子汤,这个方子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在用了,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方子收录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个太平惠民和剂局可了不得,它是宋代的官方药事机构。里面记载的很多药方到现在依然在发光发热,比方说,逍遥散。

香砂六君子汤:党参3克、白术6克、茯苓6克、炙甘草2克、陈皮2.5克、半夏3克、木香2克、砂仁2.5克、生姜6克。

你也可以直接买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

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是不是很熟悉?这四味药就是大名鼎鼎的四君子汤,补气健脾第一名方。方子虽然简单,只有四味药,但却分工明确,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其中,党参补气,白术健脾,茯苓祛湿,甘草调和诸药。

君子以厚德载物,能够被冠以君子之名,说明这四味药的性子都很温和,不偏不盛,不急不躁,颇具君子风度。

也正因为四君子文质彬彬,一派平和之像,所以在气机调畅方面就不够生动活泼了,那就加上半夏和陈皮。

半夏喜欢生长在潮湿阴暗的地方,潮湿阴暗有什么特点?湿气郁结比较重。那脚下的土地都是有点儿潮湿甚至板结的,半夏就能够在这样的环境里生长而丝毫不受影响,说明半夏对痰浊湿气有很好的固摄作用,而它的辛烈之气,则有很好的温化效果,所以半夏化痰湿,是先把湿浊聚集在一块,然后再加以温化。这里还用了一味生姜,助半夏一臂之力。

陈皮芳香行气,它是靠着这股子淡淡的香味去缓慢地流通地,它的作用范围很小,主要是中焦脾胃。

半夏和陈皮这对黄金搭档,通力合作就可以达到很好的运转中焦的效果。

但是还差一点,你想啊,痰湿一旦在体内生成,就会阻滞气机,所以还需要加些行气快气之品,那就再加上木香和砂仁。但是量不要大,以防行气太过而破气,小量反而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木香能升能降,通理三焦之气,行气之力势如破竹,就说它很厉害,能够推动你的气在身体里顺畅的运行。

砂仁一味,常被拿来行气,除胀。很多人补气,补了之后反而有些腹胀,甚至上火,因为补益类药物多滋腻,腻在那里,动不得。

像六味地黄丸,里面有一味熟地,最是滋腻之品,过去在使用熟地时,常常以砂仁同用,砂仁,它可以醒脾,就是帮你把胃口打开,让你更好地消化吸收药性,消除补药的滞腻,而且要打碎,香味四溢,这样效果才最好。

香砂六君子汤,这个方子的配伍也是相当精妙的:四君子补气健脾,治本;半夏、陈皮理气化痰,治标;又加了少量行气药,起到补而不滞之功,又不会抵消补气的作用。

化痰其实说白了就是要守住中土,中土得守,该升的升,该降的降,自然会一气周流,就如那太极图里的阴阳鱼,上下回旋有序,清浊不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