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传统武学中的“三节” “三节”是武术运动中对身体部位的称谓。明三节是练好武术的基本要求。 三节就全身而言,上肢为梢节,躯干为中节,下肢为根节。分而言之,三节中各有三节。上肢来讲,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躯干来讲胸为梢节,心为中节,小腹为根节。下肢来讲,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 武术运动是一项整体运动,它的动作离不开全身各部的协调配合,运动过程不外乎,起,随,追,即“梢起,中随,根追,”讲究起要起去,腰要随定,追要追上。上提下坠中束练,动静呼吸一气连,身心一动脚手随,要讲两手并一腿,前手领,后手追,两手互换一气推。三节合一,劲力顺达,表现出“出拳似有声,起腿能生风”的运动风格和特色。 明三节要注意:身似滚而起,手以滚而出,身进脚手随,三节可齐。 内家拳总纲《九要论》中第三要论专讲三节。 三要论: 夫气本诸身,而身之节无定处。三节者,上中下,或根中梢也。 以身方之:头为上节,身为中节,腿为下节。 以上节言之:天庭为上节,鼻为中节,下颌为下节。 以中节言之:胸为上节,腹为中节,丹田为下节。 以下节方之: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节。 以手方之:指为梢节,掌为中节,掌根为根节。 观于是,而足不必论矣。然而自顶至足,莫不各有三节。要之,若无三节之分,即无著意之处。盖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浑身是空;下节不明,动辄跌倾。由此观之,三节之论,岂可忽乎哉! 至于气之发动,要从梢节领起,中节随,根节催之而已。然此,犹是节节分而言之者也。若合而方之,则上自头顶,下至足底,四体百骸,总为一节,夫何三节之有哉!又何三节中之各有三节云乎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