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方治大病|湿聚成痰 舌苔白腻 肢体困倦……为你解析传奇祛痰基础方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20-03-24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湿气痰浊成为困扰都市一族健康状态的热点话题,去诊所医馆的病人,不管是不是了解中医,都会自觉不自觉问一句:“大夫,我是不是有湿气?”……对此,往往我们一般会说:“是的”。根据目前大的病例数据显示,现代人在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极大改善的当下,却容易:阳虚、脾虚、湿泛、痰凝。在这种大的病例人数之下,各种化痰祛湿药物受到了人们的热捧,网络上各种各样的代饮茶、各种各样的红豆薏仁粉……销量颇佳,对于这个热点话题,今天我和各位分享一个理气化痰之基础方,组方简略精到,变化万千:

  在讨论方子之前我还要简单啰嗦几句“痰湿”;古人常常说“液有余便是痰”,所以“痰湿”,本质上来讲就是人体正常水液运化失常所衍生的不正常的物质,是自身物质的不正常自觉转化。正常的食物进入人体经脾胃运化生成水谷之精微,人体依靠这些精微营养全身,化生气血,而当运化不畅之时便停聚为“湿”,“湿”进一步转化成“痰”。当然这个“痰”一方面:可以指代平时口腔所吐之痰。另一方面:肚子上多余的赘肉脂肪,皮下化生的脂肪瘤、甲状腺结节、高血脂血浆中多余的中性脂肪等物质也是“痰”。所以这些疾病的综合辨证治疗中大多包含化痰利湿之法。

  从上面的讲述各位知道了“痰湿”是水谷精微运输不畅聚集所致,那么为什么不畅,这个点的关键就在于“气”,《灵枢》“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气是帮助津液精微输布全身的动力,动力不足,自然运输不畅而聚积。同时倘若已经有了痰浊,挡在人体精微运输的高速路上,会让气更加不畅,聚积进一步严重。所以古人言“治痰当治气”,把握好“气”这一关,祛痰自然手到擒来。有了“气”,祛痰虽然手到擒来,但是“痰”邪去除之后呢?更重要的是杜绝痰浊再生,此时的重点又到了“脾”,脾为生痰之源,通过健脾补脾,使得脾气冲盛不衰,从运输水谷精微的源头杜绝的生痰,是治疗预防“痰湿”极为重要的方法。当然“痰”之一类,由于具体情况又分:湿痰、寒痰、燥痰、热痰、风痰、食痰……由于本文主题性质与篇幅所限,不予细致论述,感兴趣的朋友们欢迎添加客服微信“Y-xiaohu000”咱们在微信群里细聊。


  了解了“痰”的生成与治疗大法,我们就来说说今天这个方子“二陈汤”;

  本方出自宋官编《太平惠民合剂局方》,至于为什么叫二陈汤,与本方两味主药有关:半夏、陈皮。中医药自古有“六陈”之说,有些朋友可能还背过相关歌诀:“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齐。”,这六味药具有燥烈之性,一段时间的储藏可以使其暴烈和缓,用之行气不伤正,当然这是古人经验智慧所得,王绵之老先生曾说:仲景麻黄煎服去上沫,不去服之令人烦,现在人不去沫,因为现代麻黄大多久置,陈了以后就不令人烦了。现代药理研究例如:陈皮久置,有人提出了挥发油的减少和黄酮类化合物增多等,也可参考。


知道了命名由来,我们说说此方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15g,
白茯苓9g,甘草(炙)4.5g。

  别看本方只有区区四味药物,但是配伍精妙得当,对于水湿所生之痰起效甚佳。其中:半夏现在临床大多使用制半夏(古人水洗七次也为制约其毒性),橘红呢临床也都是陈皮,当然去除白色橘络最好,《圣济总录》认为:凡橘皮,“入和中理胃药者则留白,入下气消痰者则去白。”,李东垣认为:“留白则补脾胃,去白则理肺气”,后世许多医家还另有其看法,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查查。


  对于水湿痰证,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平时咳嗽的时候痰多,颜色是白色的,嗓子经常的有痰,也容易咳出来。同时也有胸膈部位的胀满,恶心呕吐,四肢困倦,舌苔白腻,脉象以滑脉为主。面对这种病象,本方主药:半夏、陈皮。此二者都可以燥湿理气化痰。陈皮偏于行气向上,半夏则向下而走,二者结合,利于行全身之气以化痰,其中半夏消痞散结,对于水湿凝结而成的痰浊的消散作用更强。这两味药主要作用于肺脾与胃,对生痰和成痰的治疗都有益处。这个基础上加上茯苓淡渗利湿,减少了水湿,自然减轻了痰浊的凝聚。同时茯苓与甘草配合顾护了脾胃,健脾益气,增强运化水湿的功效。


  关于本药的服法:上药㕮咀,每服12g,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温服。这个服法是现在许多人所忽略的,生姜既可以佐制半夏的毒性也可以顺气宽中,协助半夏化痰止呕降逆。而乌梅在各家论述中有的保留有的删减,其实乌梅在此方中量非常的少,生津液,制散燥之性,但却不会有收而敛邪的弊患。本方乌梅配合全方半夏、陈皮、生姜之品,不仅不会收敛妨碍肺气发散,反而更好的助肺气外散,“涌痰”外出。这是二陈汤的乌梅的一个特点,并且临床反应加乌梅效果要好于不加。
  当然,此方对于祛除湿痰只是一个基础方,在此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临床上颇有良效,例如:

在此基础上加上天麻、白术,就是“半夏白术天麻汤”,可以治疗脾虚风痰;

在此基础上去甘草加杏仁、南星、枳壳、瓜蒌、黄芩。就是“清气化痰丸”,治疗热痰内结;

在此基础上加个焦三仙、连翘、莱菔子。就是“保和丸”,消食和胃。
……

  故此,古人言之:治痰通用二陈”,可见其应用之广,变化之多。当然临床具体使用还应该辨证论治,不可盲目服用。篇幅所限,许多问题不一定讲的透彻,有需要讨论的欢迎下方留言或进群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