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是哈耶克忌辰,我们该怎样读他

 Xunhzh 2020-03-24
愿意放弃自 由来换取保障的人,既得不到自 由,也得不到保障。——哈耶克
撰文〡叶克飞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

1992年3月23日,哈耶克去世。这位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是上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和社会思想家。

这位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重要人物,坚持自 由市场和自 由主义,《通往奴役之路》、《致命的自负》和《自 由秩序原理》均是传世之作。

哈耶克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1921年和1923年在维也纳大学分别获得法学和政治学的博士学位。当奥地利被纳粹德国侵吞后,他选择成为英国公民,并终身不变。

在哈耶克的作品中,《通往奴役之路》最为重要。在这本书中,哈耶克坚持古典自 由主义的立场,认为市场和其他主观设计的制度具有“自发秩序”的功能,自由市场能够促进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也会通往一个更自由和宽容的社会。

这本书于1944年出版,在那之前,是自 由主义的黄金时代。但在哈耶克出生后,自 由主义渐渐衰落。而且,由于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各国弥漫着灰暗气氛,对以往的经济政策失去信心,认为计划经济可以带来更高的效率,避免各种大萧条。甚至在希特勒上台、法西斯阴云笼罩欧洲之前,这种观念就已经蔓延欧洲。哈耶克对自 由市场的坚持,甚至被一些人视为“逆潮流而动”。

上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陷入低谷,各国广泛关注哈耶克的思想。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对哈耶克推崇备至的撒切尔夫人带领英国重返市场经济思路,美国总统里根也以哈耶克思想为执政基础,彻底奠定了哈耶克的历史地位。

哈耶克90岁生日时,撒切尔夫人在给他的信中写道:“很多人宽宏地评价我们的政府所取得的成就。但如果没有那些价值和信念将我们引导到正确的道路,并为我们提供正确的方向,我们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您的著作和思考给予我们的指导和启迪,是极为重要的。”

其实哈耶克的理论很容易理解,他从不相信一个没有个人思想 自 由的社会,能够出现有效率的经济。而且他早在数十年前就已敏锐发现:

越是现代化生产,人们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要求个人的创造自 由和思想 自 由,无法被统一。如果政府主导经济,会限制个人自由,也会摧毁人们的责任感和社会的道德基础;会阻碍财富的生产,造成社会贫困。

值得一提的是,一说到自 由二字,很多中国人就将之曲解为“无序和放任”,然后用一句“没有绝对的自 由”来反驳。这种无逻辑的表达,本身就是自身文化素质极低的体现。其实,哈耶克思想乃至整个现代文明体系,谈及自 由,都是基于法治之上。所谓“无序与放任”的臆测,多少有点“猪圈里的猪觉得大自然太乱”的味道。

哈耶克认为,法治的含义不是政府以法律来治理社会,而是政府的行为在法律约束之下。他也提出,“自 由放任”理念是对自 由与法治的最大危害。

哈耶克语录


1、自 由,服从共同的抽象规则;奴役,服从共同的具体目标。

2、如果一个人不需要服从任何人,只服从法律,那么,他就是自 由的。

3、私有财产制度是给人得以有限的自 由与平等的主要因素之一。

4、一个富人得势的世界仍比一个只有得势的人才能致富的世界要好得多。

5、竞争经济的最后手段是诉诸法警,而计划经济的最后制裁则诉诸绞刑官。

6、金钱是人类发明最伟大的自由工具,只有金钱会向穷人开放,而权力则将永远不会。

7、私有制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这不单是对有产者,而且对无产者也是一样。

8、通往地狱的路,都是由善意铺成的。

9、愿意放弃自 由来换取保障的人,既得不到自 由,也得不到保障。

10,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那些“大人物”们总想试图将其变成天堂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