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打破唐法,引领宋人尚意之新风尚

 mengk4fz0yyf5h 2020-03-24

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打破唐法,引领宋人尚意之新风尚

苏轼《黄州寒食帖》

橫輕豎重,筆畫舒展

苏轼在用笔上亦汲取了颜真卿书法中横轻竖重之特点,其书作《洞庭春色赋》《归去来兮辞》表现尤为明显;又因其独特之执笔,较多出现侧锋用笔,使其撇捺舒展飘逸,纵放妍美,且撇捺之舒展对黄庭坚书风有很大影响。

《黄州寒食诗帖》是一幅将人之心境、诗之意味、书之形式和谐统一为一体之书法珍品,既有雄肆豪放之风,又有清雅书卷之气。观其线条,奥妙在于瘦硬刚劲、如绵裹铁,以沉着之力表现妩媚风韵,丰腴含蓄,灵动多变。骨之劲,赖于肉丰;意之淡,得于真率。藏巧于拙,甚为秀伟;短长肥瘦,皆成姿态。其不仅具有苏轼独 特媚逸之姿势,亦表现出行笔凝练、遒劲坚挺、从容不迫之神态。既有由细变粗之笔姿,又有时淡时浓之墨趣。

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打破唐法,引领宋人尚意之新风尚

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打破唐法,引领宋人尚意之新风尚

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打破唐法,引领宋人尚意之新风尚

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打破唐法,引领宋人尚意之新风尚

字例分析:从苏轼《洞庭春色赋》中可明显看出其用笔大多横轻竖重,在《黄州寒食诗帖》中亦有横轻竖重之笔画,如 “容”“雨”“雪”“污”四字之横笔较其他笔画明显较细,且笔画间之粗细变化精致规范,精妍端庄。

苏东坡云:『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贱古人,是一快也。』而在以『二王』为代表的妍美洒脱书风影响之下,苏轼书法能被历代认可并持久关注,可见其独特用笔在书史上之重要地位。

苏轼曾言:『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书无意于佳乃佳』,从苏轼 话语中可知其作字之『随意』,但这种『随意』源于其坚实的基本功和长期的经验积累。

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打破唐法,引领宋人尚意之新风尚

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打破唐法,引领宋人尚意之新风尚

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打破唐法,引领宋人尚意之新风尚

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打破唐法,引领宋人尚意之新风尚

字例分析:苏轼《黄州寒食诗帖》中,撇捺舒展自如,“今”“来”“墓”“灰”四字之撇捺向左右大开,线条舒展,增强笔画之表现力,使其字内空间开阔。苏字表现出舒展俊朗、跌宕起伏、大朴不雕之艺术风格,这种横势开阔之特征成就了苏轼在书史上之地位,同时也为黄庭坚之创新书风起到了启迪作用。

综述前文,笔者从八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论述了苏字之用笔特征,变遒丽姿媚为圆厚蕴藉。东坡作书取法乎上,兼学『二王』、颜真卿、李邕、杨凝式等人笔意,临古而不泥古,形成了新的艺术格调。

同时,其对侧锋的充分强调,使线条刚中带柔,富有变化,点画有妍美舒展、纵放飘逸之姿。并且,东坡运笔放慢笔速兼以偏侧取势,将中锋圆笔交织其中,又加强点画之提按顿挫给人以骨壮肉实而又温文平和之感。

苏轼这种运笔打破了唐代以来之严格法则,引领了宋人尚意之新风尚。明詹景凤在《詹东图玄览编》中评《黄州寒食诗帖》:『坡公纸书寒食诗二首,字大二寸许,英爽高迈,超入神妙。盖以之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笔,笔无其笔。即坡亦不知手之所以至,与生平所作大殊绝。纵以文皇大令当之,亦敛衽。』

由此可见,苏东坡书写《黄州寒食诗帖》时并不曾计较用笔之工拙,而是心无旁 骛、以意为之,遂达到宛如神灵助攻之高妙境界。

东坡书帖,推荐用笔

|山松|

仿宋代诸葛笔制式小狼毫

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打破唐法,引领宋人尚意之新风尚

▽点击“了解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