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透过敦煌壁画看中国家具的千年嬗变,古人是如何选择家具的?

 古稀老人赵 2020-03-24

透过敦煌壁画看中国家具的千年嬗变,古人是如何选择家具的?

敦煌艺术展现了中国古代的艺术特色,同时在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敦煌壁画更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始自前秦,一直延续到元代,期间1600多年,规模巨大,技艺精湛,内容更是丰富多彩。但它与别的宗教艺术不同的是,它更多地是描绘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来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因此它有着与民间绘画全然不同的特征。

但任何的艺术形式都离不开现实生活,任何的艺术形式都有独属于他们自己的民族传统,敦煌壁画几乎囊括了整个佛教的兴起于衰落期,在这期间,敦煌壁画记录神佛活动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日常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了形形色色的家具,以及记录了随着朝代的变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民众思想的变革,家具文化发生的变化。

由于中国古代家具大多为木质,于是并不方便保存下来,后人研究时就不得不借助一些文献资料来从旁分析,敦煌壁画的存在无疑给家具演变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而家具几千年的发展中,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古典前期家具、早期古典家具、晚期古典家具以及近现代家具阶段。

一、古典前期家具的演变

中国的最早的古典家具始于夏商,兴盛于战国、两汉。其家具普遍低矮,遵从当时“席地而坐”的习俗,家具也都低平稳重,简便实用。这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透过敦煌壁画看中国家具的千年嬗变,古人是如何选择家具的?

当时正是社会从野蛮过渡到文明的重要阶段,在人们的劳动过程中演变出了家具最初的简陋样式,彼时“家具”并不能称之为家具,仅仅是“工具”而已,也并非生活的必需品,这个阶段人们更多地接受席地而坐。

在工业文化飞速发展的农耕年代,人们更注重生产器具的改进,当时的农业、畜牧业以及手工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时称之为“家具”的物件着实简陋,社会还未进入木器、石器时代。

到了商朝时期,随着青铜器的兴起,家具在制作材料的增多的同时,逐渐出现了花纹样式,由于统治者极其重视祭祀,一些祭祀器具也逐渐变得精美繁复,品种多样。

甚至根据一些汉代的画像或是画砖中,可见时至汉代,人们仍然更多地席地而坐,主要是当时的“礼”认为,垂足而坐的行为,类似猴子一样的动物也可以完成,所以当时奉行足不下垂、股不离地的盘坐以及跪坐被认为的君子的作风。

由于当时的少数民族文化逐渐融入中原,一些文化风俗也随着生活水平的变化得到了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有所提升,从北魏到五代的壁画中也有体现,例如,除了部分低矮的家具如床、榻,此时一些高足家具已经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

此时的家具还并没有脱离古典早期家具的特征,只是隐隐地有了向早期古典家具过渡的迹象了。

二、早期古典家具的文化背景以及演变

当时《后汉书·五行志》中记载汉灵帝“好胡床、好胡服、好胡帐”,贵族自然也争相效仿,这种改变是由上而下的。

透过敦煌壁画看中国家具的千年嬗变,古人是如何选择家具的?

1、胡床的具体形态以及在汉文化中的发展

胡床家具,在汉代极其以后有非常详细的文献记载,在敦煌莫高窟北魏第257窟中《须摩提女原品》前半部中,二樊志同坐在一具胡床上,高度差不多是成人的小腿一般高,长度也足够二人并坐,他们的衣服也不似中原当时的服饰。不仅如此,北周第296窟窟顶以及隋朝第420窟窟顶等,都有许多的胡床家具的出现。

若要追溯胡床家具的渊源,还要从古埃及时期说起,当时胡床是属于西方的文化,行军时人们所带的类似于如今“折叠凳”,就是我们口中的胡床,希腊、埃及等地大小经历了多次战争。随着战争以及民族的迁徙,亚洲东西部的交往日益频繁起来,这类类似于胡床等家具就从古埃及辗转至中东、继而传入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

2、矮足家具的延续

尽管这个时候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强烈的碰撞着,并且有部分隐隐融合,但流传许久的古典早期家具仍然存在它的生命力,这也是早期古典家具的特征之一,尽管它不再是像古典前期家具的简陋,随着社会发展的同时融入了少数民族文化,并且由于漆器的发展以及青铜制品的兴盛,早期古典家具的品种以及样式都在很大程度上有了进步,家具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

透过敦煌壁画看中国家具的千年嬗变,古人是如何选择家具的?

同时,人们为家具的风格增添了更多地可能性,但不可否认,除此之外,早期古典家具并没有摆脱汉文化赋予它的礼仪上的特点,它仍然保持着低矮的样式,这些在初唐329窟以及盛唐320窟中皆有体现。

三、晚期古典家具的演变以及发展

中国家具史的几个重大转折之一,就是隋唐。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极其辉煌的一段时间,当时的政治发展空前清明,同时社会也兴盛繁荣,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那么显而易见的,人们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这时的椅子仍然称作“胡床”,只是高度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垂足而坐逐渐流行起来,主要流传于上层社会。

现存的唐代家具极其稀少,虽然如此,敦煌壁画中对唐代各式家具的描绘却是种类繁多,这为后世研究唐代家具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中,榻型家具形态多样、品类鲜明,同时,它也是早期古典家具到晚期古典家具演变的重要契机。

1、由“塌”型家具为例,详写唐代家具发生的重大转折

第203窟的《维摩诘经变图》是初唐时期绘制的,绘有摩诘与文殊菩萨等,文殊菩萨坐下的榻约莫只有画中人的脚踝高,此时的榻仍然秉承着汉文化,是典型的早期古典家具特征的软塌,二者具有一定的演变关系,但变化并不大。

透过敦煌壁画看中国家具的千年嬗变,古人是如何选择家具的?

第103窟东壁的窟门南侧的《维摩诘经变图》成画于盛唐,画中的维摩诘坐于塌上,右腿盘起,左腿支着。整副图中,维摩诘形象高大,而其余菩萨的形象皆略小于他。这幅图中的榻明显属于高榻,与通常被定义为狭长而低矮的榻有着很大的不同,略有画中人的膝盖一般高。

这与一直以来的榻的形象有着很大的不同,《维摩诘经变图》中主要描述的是摩诘辩法,所以为了突出维摩诘在众人心中的高大形象而赋予他略大于常人的体态的同时,也增高了他的坐榻来突出这一特征。为突出法事活动的庄重性,画中的榻四面由围子围起来,木质的围子内侧镶满珠宝一类饰品。这也反映了唐代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同时当时的文化风气偏向精美华贵一类。

第156窟东壁北侧的《维摩诘经变图》,是晚唐时期的作品,当时的艺术形式趋于稳定,同时,人们维持着平静的生活,在思想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也并没有外来元素的影响,所以晚唐时期的这幅《维摩诘经变图》,在特征上与103东窟的《维摩诘经变图》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在装饰上,盛唐时期的塌旁的装饰多是繁复精美的、珠光宝气的样式,而晚唐时期过渡到了更多是水墨画,有一种寄情于山水的洒脱、清新淡雅的朴素感,由此反映出这段时间内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以及文化风格发生了变化,同时家具的风格以及样式都逐步趋向稳定。这些都是古代家具“崇雅反艳”、“崇简反繁”的雏形思想,并且为后世家具的发展走向简约埋下了极其重要的伏笔。

四、结语

在以上分析中,不难总结出,家具的进化以及改变主要是以下几种因素:

1、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古典前期家具的由来仅仅是因为当时的人们注重手工艺、生产发展,那时的家具并不能称之为家具,仅仅是“工具”的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具才随之发展起来。

透过敦煌壁画看中国家具的千年嬗变,古人是如何选择家具的?

2、外来文化的影响。 如果说古典前期家具的出现是因为人们生活必须,那么早期古典家具的阶段性发展就一定是因为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而导致的。由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进入,继而汉文化在其基础上对它进行了改进与在自身的“礼”上对其的演化,造成了家具史关键性的转变。

3、宗教思想的改变与“礼”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国家,“言”、“行”、“举止”,在那时都是非常需要注重的事。这也能够从家具上反映出。

最后,中国家具又在随后的发展中融合了新世纪的西方文化,同时加入了开放性的汉文化元素,继而走向了如今的近代家具的演变。

参考文献:

1、《敦煌壁画与中国家具的千年之变》

2、《后汉书·五行志》卷23

3、《敦煌莫高窟与中国古代家具史演变之一——公园前五世纪至六世纪家具的演变》 杨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