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为什么讲过午不食

 濮山才子 2020-03-24

终南山书院

2017-02-28

佛教所说的“过午不食”并非完全属于信仰的东西,而是坚持过午不食对于机体新陈代谢是非常有利的。谈到这里我们不能不谈到“子午流注”,因为她是“过午不食”的理论指导。

过午不食,是佛陀为出家比丘制定的戒律,也是中医所提倡的。在佛教律部中正确的说法叫“不非时食”。也就是说不能在规定许可以外的时间吃东西。

1

什么是“过午不食”?

午就是指午时。我们所说的过午不食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节食方法,而是中医所倡导的一种健康饮食方式。一般指13时后不再进食固体食物,也有指13时后不再进食除水果、水之外的饮食。

2

为什么要“过午不食”呢?

佛教所说的“过午不食”并非完全属于信仰的东西,而是坚持过午不食对于机体新陈代谢是非常有利的。谈到这里我们不能不谈到“子午流注”,因为她是“过午不食”的理论指导。

3

那么什么是“子午流注”呢?

我国古代中医圣贤发现因太阳、地球、月亮位置的变化,其引力使人体的十二条经脉在十二个不同的时辰有兴有衰。便把人的十二经脉、十二时辰及人体的五脏六腑联系配属,得出某经络脏腑在某个时辰运行活跃的规律,称之为“子午流注”。

这种把生命与时间有机结合起来的治病养生观念,是中医不同于西医的地方。现代时间生物学亦认为人体生命现象、生理活动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时间节律性,包括季节、昼夜等节律,称之“生物钟”。

子午流注对调养身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过午不食”:

子时(23点-1点) 胆经最旺,胆汁推陈出新。

丑时(1点-3点) 肝经最旺,肝血推陈出新。

寅时(3点-5点) 肺经最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于百脉,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卯时(5点-7点) 大肠经最旺,此时起床利于排泄。

辰时(7点-9点) 胃经最旺,此时吃早饭,有利饮食物收纳。

巳时(9点-11点) 脾经最旺,有利于饮食物运化。

午时(11点-13点)心经最旺,心火生胃土,有利于饮食物的腐熟。

……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三焦经遍通人体上中下,将饮食物的精华和水液运送到五脏六腑和全身各处。

子时(23点-1点) 胆经最旺,胆汁推陈出新。

丑时(1点-3点) 肝经最旺,肝血推陈出新。

寅时(3点-5点) 肺经最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于百脉,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卯时(5点-7点) 大肠经最旺,此时起床利于排泄。

辰时(7点-9点) 胃经最旺,此时吃早饭,有利饮食物收纳。

巳时(9点-11点) 脾经最旺,有利于饮食物运化。

午时(11点-13点)心经最旺,心火生胃土,有利于饮食物的腐熟。

……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三焦经遍通人体上中下,将饮食物的精华和水液运送到五脏六腑和全身各处。

4

怎样做好“过午不食”

下面我们教您来怎样做好“过午不食”。

1、卯时(5点-7点)手阳明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晨起大便是手阳明大肠经正常及活跃的标志,此时起床活动排泄大便是为“过午不食”的最好准备。

2、辰时(7点-9点)足阳明胃经旺,有利于饮食物受纳。

辰时吃早餐,犹如汽车加汽油。由此可知,这个能量转化的物质——早餐非常重要,而且一定要吃好,吃饱!吃饱,可避免9-11点脾经没有可以运化的东西。这个时辰一定要记得早餐。如果你不吃,胃就是空的,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各种胃病。

3、巳时(9点-11点)足太阴脾经旺,有利于饮食物的运化。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与胃统称为后天之本。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统领大小肠。脾的功能好,食物就运化的好,就能够把单位饮食物转化为更多精微物质,人体精力和思维旺盛活跃,人也不会发胖。

智慧法语:不光能减肥!佛说过午不食还有这5种利益

【佛经原文】

佛言:日中后不食有五福,一者少淫,二者少卧,三者得一心,四者无有下风,五者身安隐亦不作病,是故沙门道士知福不食。——《佛说处处经》

【经文解释】

日中后不食即“不非时食”,佛说,日中后不食可得五种福报:

第一,世间说饱暖思淫欲,佛教讲,淫欲是生死的正因,饮食是生死的助缘,所以说,少食就能减少淫欲心。

第二,通过合理的饮食,肠胃等得到休息,身体很多机能都被释放出来,于是就会充沛的精力,睡眠自然就会减少了,人会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修行或工作之中。

第三,减少对饮食等的贪欲,同时没有饱腹等干扰,可以集中精力参禅、念佛等,这样就可以得到“一心”。

第四,通过合理的饮食,肠胃中没有过多的残留,这样会减少下风(放屁),这虽然算不上大事,但会减少很多的尴尬。

第五,人很多的疾病都是因为过饥或过饱而造成的,不非时食是从佛的大智慧中流露出来的,既不过饥也不过饱,正好符合身体以及修行的需要,这样就会减少疾病,身得安稳。

这里的“道士”和道教没有任何关系,属于佛教早期的翻译,意即“修道之士”,沙门道士知道日中后不食有这么多的福报,所以就依之行持。

在佛教中在家居士的八关斋戒中,以及出家僧人的戒法中都有不非时食戒, “时食”,从每日清晨明相出现后至日正中前为食之时;另外,“非时食”,指从日过中后至次日明相未出之前,这段时间不是受持斋戒的佛弟子进食的时间,所以叫做“非时”。这里的“非”有不是、不允许的意思。受持斋戒的佛弟子如果非时而食,名为破斋,犯非时食戒。

另外,这里的日正中并不是指当地时间的十二点,而是太阳在当地行至正中的时候,所以在各个地区日中时间都有所不同,此可参看当地的日中时间表,古代的日晷等天文仪器也可查看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