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作者:宋晓莉、曾瑶池 根据最新发表在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报道,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也就是说,我们身边每10个成人就有1人患不同程度的慢性肾脏病。 中国近1/4的肾脏病患者首次就诊就检出尿毒症。保护肾脏势在必行,而坚持优质低蛋白饮食是慢性肾病营养治疗的基础,因此专家建议保护肾脏应从学会吃开始。 1 慢性肾脏病 为什么要进行低蛋白饮食? 低蛋白饮食是慢性肾脏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通过限制蛋白质摄入,减少过多代谢性废物在体内的蓄积,以防止有机酸类、氢离子、磷酸盐等积聚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改善氮质血症,缓解酸中毒的临床症状。慢性肾脏病进行低蛋白饮食的好处有: (1)减少氮代谢产物的堆积,保护残存肾单位,减缓病情进展。(2)低蛋白饮食使慢性肾脏病死亡率降低56%。(3)50%患者推迟2年进入透析期。 ▲龙口粉丝:完全不含蛋白质 2 肾病患者低蛋白饮食的常见误区 (1)一味的限制蛋白质摄入;(2)荤菜一概不吃;(3)一味的减少饭量;(4)过度节食; 而不科学的低蛋白饮食,易造成营养不良、加速肾脏病进展。 3 如何执行低蛋白饮食? 2017年8月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慢性肾脏病膳食指导标准》(自2018年2月1日起实施),要求:控制每日蛋白质摄入总量,降低非优质蛋白摄入。 其中“每日蛋白质摄入总量”是根据患者的CKD分期、身高、体重、年龄、活动量等计算出来的。而“非优质蛋白质”由于含必需氨基酸较少,合成人体蛋白质的利用率低,产生代谢废物多,加重肾脏负担,需要降低摄入。日常食用的米、面、蔬果等食物是非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非优质蛋白 4 既然这样是否意味着“不吃主食”? 其实不然。在传统的米、面中,非优质蛋白质含量高。有需要的市民可选择种植/加工的低蛋白大米、低谷蛋白大米、低蛋白河粉、低蛋白面条等慢性肾脏病患者专用的主食。此外,用麦淀粉、藕粉、麦淀粉大米、龙口粉丝、水晶饺、凉皮等完全不含蛋白质的食物来替换传统主食也是一种选择。 ▲藕粉:完全不含蛋白质 《慢性肾脏病膳食指导标准》还指出,应提高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比例至50%以上,保证充足的能量摄入。 提高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比例至50%以上,并不等于增加绝对量。优质蛋白质能为人体提供足量和比例适当的必需氨基酸谱,在合成人体蛋白质方面利用率高,产生代谢废物少,有效减轻肾脏负担。人们常用的优质蛋白质来源于包括鱼、肉、蛋、奶和大豆及大豆制品。 曾瑶池强调,肾病患者也要吃饱,按照每天每公斤体重30~35Kcal计算,保证充足的能量摄入。她建议肾友科学饮食,牢记四句话:主食选择最重要,蛋白质优量正好,低盐酌情控磷钾,饮水出入要平衡。 杏康血液透析 杏康透析是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并验收通过的血液透析医疗机构,位于全国首家共享医疗体——全程医疗 Medical Mall,交通便利。杏康透析采用全套进口费森尤斯血液净化设备,使用费森尤斯FXclass系列高通量透析滤过器,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等优质肾科医疗服务。 杏康医疗汇聚省内三甲医院著名专家团队,同时包含国内外顶尖中西医专家的医护资源,能为患者提供区域内一流医院住院及24小时急诊绿色通道服务;凭借先进的医疗技术及优良的口碑为尿毒症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