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乐园 | 日本童谣 ,就像你的心,再也找不到

 二师兄rth5wb02 2020-03-25
歌以诗为魂

妈妈你还记得吗,你送给我那顶草帽

很久以前失落了,它飘向浓雾的山谷

妈妈,我好想知道那顶草帽在哪里
它飘落在山谷,就像你的心再也找不到

——《草帽歌》歌词


浜辺の歌 薬師丸ひろ子 - 薬師丸ひろ子セレクション?カバーアルバム 時の扉
浜辺の歌,林古溪词,成田为三曲

有一个读者问我,为何那么多日本现代诗人的诗都被谱成了童谣,而中国的现代诗却很少有谱成歌的。为何海子有那么多优美的短诗,却很少有作曲家为这些诗谱曲呢?对此,我只能告诉她:中国的现代诗从来不是为歌而写的,它没有音乐的律动,所以文字写得再美,也很难谱成歌。而那些为曲填词的创作,又总是天然缺少了诗意。诗歌,诗歌,诗在歌先,诗为歌而作,歌为诗而在。

如果说诗与歌,自古就是一对兄妹,那么在如今中国,他们已经分别了太久。

以前中视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用过一首著名的日本童谣《滨边之歌》的曲调,这首日本童谣中的经典,原本是大正二年(1913年)林古溪写的一首诗《在海边(はまべ)》,它最初就发表在东京音乐学校的一本校友会杂志上,林古溪在诗边标注了“作曲用试作”。三年后,东京音乐学校22岁的学生成田为三,就把这首诗谱成了童谣歌曲《滨边之歌》,歌中唱道:

恍如昨日,我徘徊于海边

往事如海上的烟云

风之声,云之彩

涌起的波涛闪烁着贝壳的光彩

......

林古溪写作《在海边(はまべ)》的柳岛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创作可以传之后代的童谣,是一种从上自下的、自觉的文化运动。这个运动最早始于明治维新后的“文部省唱歌”,近代日本著名教育家伊泽修二去美国调查了西方的音乐教育,回国后编写出版了西洋音阶33首歌曲的《小学唱歌集》,可见当时明治政府是多么重视国民的音乐教育,然而早期的官定“文部省唱歌”很多都使用了日本的文言文,虽然也诞生了《荒城之月》、《故郷》等不少佳作,但官定歌曲多少总有点古板和说教的味道。这自然引发了日本民间现代诗人们的集体反感,他们主张应该给孩子们提供更有现代感、更有人情味、更有艺术性的作品,《滨边之歌》即是其中的佳作。它的诗句自由而活泼,它的韵律仿佛海风一般生动自如。

林古溪写下的诗句是为了谱歌而作,其文字本身就充满清新的音乐韵律。显然,他并不担心没人为这样的如歌之诗谱曲。林古溪所生活的大正时代,恰逢日本童谣运动与现代诗的崛起——为孩子创作童谣诗歌,无论是对当时的诗人还是对作曲家都是一件神圣的事情,他们称自己为童谣诗人。一时间日本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童谣诗人,从创作《苏州夜曲》、《草帽歌》的西条八十、到童谣大师北原白秋,他们杰出的创作为日本现代文学与音乐,留下了最美丽的一章。

歌以诗为魂,诗以歌为翼,这些美丽的诗与歌,就象海边的小鸟,带着人生最永恒的悸动,深入我们灵魂幽深的丛林,它让这个荒凉的世界上有了花朵;寒冷的生活有了温度。


5


枸橘花与砂山


からたちの花 maaayo - 明けない夜
电影《这条路》(2019)中的诗人北原白秋
童谣《枸橘花》,北原白秋词,山田耕筰曲

可是,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们留下怎样的诗与歌呢,我们又该怎样对孩子讲诉这个复杂、冷酷的世界呢? 日本最重要的童谣诗人北原白秋,在1922年来到日本新泻参加当地举办的童谣音乐节,他面对2000多名孩子说出了自己的答案的:童谣是童心的歌谣,他坚信,在每一个成人的内心,都有一颗被遗忘的童心。

1922年的北原白秋,已经经历了两段几乎毁掉了他人生的失败婚姻。26岁他因爱上邻家被丈夫冷落的少妇俊子,而被判通奸入狱。出狱后,染上污点的他被赶出家门,从富家公子沦落成靠兄弟救济勉强度日的落魄诗人,当初引诱了他的俊子最终也无法与他在贫困中相守,离他而去。穷困中,北原曾和一位女诗人离群索居,天天靠吃高丽菜充饥,最后这位女诗人却爱上了他的朋友,两次婚姻两段孽缘,都如梦幻泡影般破碎了。只留下几首,惨痛的诗句。

雪白有刺的枸橘花

然而,即便如此,北原依然对生活与爱充满了期盼。他最终找到了他动荡人生的归宿,与菊子姑娘的婚姻终于让他受伤的心安静了下来,他回首年少轻狂时的风流,回首苦涩的人生,他写下了著名童谣《枸橘花》:

枸橘花开了,那白茫茫的花
花刺尖好痛,是水蓝蓝的刺
在寂寞墙边,我熟悉的小路
我在枸橘旁哭了,大家对我这么好


雪白的枸橘花,盛开在水蓝蓝的刺尖旁,就如同这人世间的爱情。你时常会因为痛疼而忘记了它的美丽。同样,在尝尽了世态炎凉之后,你也许会痛恨每一个人,痛恨这个世界的无情,但北原却相信:如果没有兄弟、朋友、妻子对他的爱,他大约早已不在这个无情的人世。

砂山 Tube - 童謡の風景~みんなで歌おう~

童谣《砂山》,北原白秋词,中山晋平曲

你要在这个薄凉的人间活着,就不能只抱怨枸橘花刺留给你的痛。1922年,菊子为北原生了一个男孩,这让他更加坚定了,成为一位童谣诗人的决心。在那年的新泻县童谣音乐节上,他答应要为孩子们写一首新的童谣。

一天傍晚,北原独自站在海边,看着孩子们留在沙滩上的砂山(小孩堆成小山的沙堆),夕阳西下,倦鸟归巢,让他的心中突然充满了感慨,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大海波涛汹涌,对面就是佐渡

麻雀叽叽喳喳的啼叫

天色已晚,星星铺满天穹

暮色笼罩在砂山上

麻雀在晚风中,惊慌飞散

孩子都跑开了,谁也不见

回来吧,孩子和麻雀

回来吧,把糖果分了


电影《人间的证明》:永远找不回的草帽

北原说的童心是什么,这其实很难说清,它就象日本另一位童谣诗人西条八十在名作《草帽歌》中写的那顶飘向浓雾的山谷的草帽

它飘落在山谷,就像你的心再也找不到

6


证诚寺的狸猫

証城寺の狸囃子 Tube - 童謡の風景2~みんなで歌おう
《证诚寺的狸猫歌》
野口雨情词,中山晋平曲

在日本千叶县木更津市一座叫证城寺小庙,寺庙算不是宏伟,但几乎每个日本大人小孩都知道此寺院,因为有一首野口雨晴创作的童谣里,就叫《证诚寺的狸猫歌》。

话说古早古早,不知是第几代的证诚寺住持超爱弹三弦,每天晚课结束,他就会坐在寺院无人的院子里自得其乐地弹奏,小和尚都很烦他。一天中秋明月夜,住持照例在院子里弹三弦,结果一百多只狸猫不知从哪里的树林里跑来,围着主持,专心聆听,听了一会,最大的一只狸猫竟然和着住持的节奏,拍着肚子手舞足蹈,其他狸猫也用叶笛伴奏,边吹边舞。一向没人欣赏的住持大喜,愈弹愈带劲。如此人与狸合奏了三个夜晚,第四夜,不知怎么回事,住持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知音——狸猫歌舞团出现,弄得他很失望。第二天早上,住持巡视了寺院,发现狸猫老大躺在空地上,肚皮破裂,死了。原来大狸猫由于三个晚上过于热烈地为主持捧场,用力拍肚子,竟把肚皮拍破了。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住持伤心地埋了狸猫,并为坟墓取名为‘狸冢’。

大正14年(1924),童谣诗人野口雨情经过此地,听说了这个故事,就以此传说为题材,写下童谣《证城寺的狸猫歌(狸囃子)》,并由中山晋平作曲,这首快乐的童谣,从歌词到音乐都,充满了童趣。野口雨情大约算得上是北原白秋倡导的“童心童谣”最成功的践行者,别人写的童谣是大人的故事,他写的却总是额一种天然的孩子气,也因此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既然是写给孩子们唱,那么不仅仅写写得美好,还要有点童趣,不是吗?

因为这首著名的童谣,证城寺主持与狸猫的故事因而名传全日本。每年人们来到木更津,都会去证城寺观光。而且每年十月下旬,寺院里还会举行盛大的“狸猫祭”,让当地小学生表演住持与狸猫的歌舞剧。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野口雨情的这支没心没肺的童谣,到底传递了什么大道理,它就是一首快乐纯真的儿歌,它能让你想起儿时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我们总说“用诗歌以载道”,这愿望大约是好的,但其实再美的诗与歌都象是春日飞花一般——轻似梦。人生悲喜无常,有时象个孩子一样,活得率真一点,人生也就不那么让人感觉沉重与孤独了。

先生!谢谢你 邓丽君 - 恋爱的路多么甜

说到这首充满的童趣歌谣,它还有一个不那么童趣、但很搞笑的中文版——《先生,谢谢你》,邓丽君曾唱过。

谢谢你的情和意
可是你的柔情,实在叫我当不起
我也只好原封不动,一起退还你

7


竹田の子守呗


祈祷 翁倩玉 - 翁倩玉世纪经典

《祈祷》

曲日本民谣,词翁炳荣


我大约是90年代初第一次听到中文经典歌曲《祈祷》,歌中那句“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呀,多少祈祷在心中”,几乎成了那个时代毕业留言的第一金句。其实,这支曲子是1975年台湾女歌手翁倩玉主演的电视剧《爱的旋风》的主题歌,它是台湾中视第一任节目经理翁炳荣在50岁生日时,依据一支日本童谣填的词,他把这首歌,这份沉甸甸的祈祷,送给自己的女儿——翁倩玉

翁倩玉的名字如今知道的人已经不多了,她虽然有许多中文金曲,不过她的成名成功主要还是在日本。和邓丽君一样,她的很多中文名曲都是从日本歌曲中改编过来的。《祈祷》就是其中最好听,最著名的一首,它的曲调来自是日本民间的一首摇篮曲《竹田の子守唄》。它的日本版曲调幽怨。

子守唄,在日文中即摇篮曲的意思。可虽然名为摇篮曲,但它讲诉的却是一个为富人看护小孩的小保姆的心事:

守着孩子的我已经厌倦了

过了盂兰盆节后,雪纷纷落下

孩子哭个不停,盂兰盆节到了

可是有什么可高兴呀

没有新衣服,也没有腰带

孩子总是哭,守着好辛苦

一背就是一天,人越来越瘦了

真想尽快走出去,离开这个鬼地方

竹田の子守唄 Rain Book - 童謡の風景3~みんなで歌おう
童谣《竹田の子守唄》
上世纪日本社会中为富人看护小孩的小保姆

1960年代末,音乐制作人尾上和彦因为要给新的话剧《没有桥的河流》寻找音乐素材,跑到京都一个名叫竹田的村落,采集到这首的歌谣,经过整理改编后,尾上将其命名为《竹田の子守唄》。不过真正把这首歌唱红的,是日本民谣乐队“赤い鳥”。1969年,赤鸟乐队在一次歌唱比赛中凭这支很特别的歌崭露头角,获得第一名,击败了包括小田和正所属的OFF COURSE在内的众多乐队。在1971年《竹田の子守唄》正式发表,此后三年的时间销售了一百万张。其优美哀婉的曲调很快就被收入日本学校正式音乐课“童谣”中,在日本不论男女老少,大都会唱这首著名的歌曲。人生总是百味杂陈,值得传唱的童谣,不正是大人们希望传递给孩子们的人生真相?无论是可怜的小保姆,还是辛苦的母亲,抚养照顾幼小的孩子,永远不会是件轻松的事。《竹田の子守唄》歌词虽然绝望凄凉,但那优美而沉静的旋律,却催人入梦,忘记了这个薄凉的世间。

然而,当这支曲子传遍日本之后,70年代末,日本政府又掩耳盗铃地强行把这支优美的摇篮曲封杀了。在日本很长时间,它都被政府列为电视广播媒体上——“自主规制(自觉地不传播)”曲目,直到1990年才得以解禁。因为这支歌的歌名和内容触及了上世纪日本社会的敏感问题——京都地区的部落少数民,这些部落少数民长期被日本主流社会歧视,分散于日本各地,大都是从事屠宰、丧葬等“不洁”行业的“贱民”,女孩不是为娼就是当佣人。进入战后现代社会之后,这些“贱民”以及“不洁”职业的说法已几近消失,但普通日本人对“贱民”后代以及贱民部落聚居的地区,仍抱有根深蒂固的歧视。位于京都市伏见区的竹田部落就曾是众多被歧视部落的所在地。

竹田这个地名本身即让日本人联想到“部落”的存在,歌中的”在所”一词,据说曾经是贱民部落的别称之一。媒体唯恐因相关话题处理不慎而受到歧视与被歧视双方的攻击。于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避而不谈。这一避讳,把一首好歌也打入了冷宫。  

然而优美的事物总能超越时代,驱散偏见,唤醒良知。经过日本社会长达20年的争论,1990年《竹田の子守呗》得以解禁,它开始被重新日本孩子们演唱,也被收录进各种童谣精选之中,电台甚至为这首歌和竹田故事,制作了专题节目,讲述那些曾经生活在歧视与贫穷中的日本小保姆。它让人想起日本最伟大的俳句诗人小林一茶的诗句:

活下来,活下来——何其冷啊

8


四季

越后的冰雪与温泉
穿越县境长长的隧道,便是日本中北部山区——越后。这里出产日本最香甜的大米和最浓烈的清酒。日本大作家川端康成,正是在越后(新泻县汤泽)的冰雪与温泉怀抱中,写下了旷世杰作《雪国》。这里也是日本最负盛名的滑雪胜地。

昭和39年(1964年)冬,大雪封住了山林,冻住了河流。然而在越后的新泻县内,许多年轻人却乘雪而来,他们要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尽情地滑雪。日本大学艺术部的四年级生荒木丰尚就在其中。每年冬天,这位热爱诗歌与运动的年轻人都会跑到这个美丽的雪国,消磨时光,滑雪、弹琴、写诗、喝酒、泡温泉。

可是那年,却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杯具:好动的荒木丰尚,从大雪覆盖的陡峭山坡上,冲进了沟里,摔得浑身骨折。据说,好几处都是粉碎性的。于是享乐的日子突然中止了。荒木住进了医院,而且一住就是两年半。在那些无聊的日子里,他只有一把吉他和一本海涅的诗集。好在美丽的护士姐姐们,每天都会推着他去院子里散步。这时,荒木会乘机给护士们念德国诗人海涅的爱情诗。时间长了,护士们经常在他身后偷偷地窃笑。然而,荒木却从来不以为意。两年多的寂寞时光,在医院小小的院子里,听着护士姐姐们的巧笑倩兮,看着窗外春去春来春又回,宛如一首深情的四季歌。

日本著名诗人、作曲家荒木丰尚

那一定是他病中最快乐的时光吧!

直到昭和41年时,荒木的骨折终于养好了。为了感谢一直照顾他的护士们。荒木写了很多诗,有一些还谱了曲。临了与护士们一起道别,大家一起围着荒木唱起他在病中写的那首朗朗上口的歌——《四季の歌》,它是如此简洁,就像是一首日本童谣。当歌声响起,2年多的时光,都化作了时光之轮上轻盈的蝶舞。

喜爱春天的人儿,心地纯洁
像紫罗兰的花儿一样,是我的友人
喜爱夏天的人儿,意志坚强
像冲击岩石的巨浪一样,是我的父亲
喜爱秋天的人儿,情深意重
像诉说爱情的海涅一样,是我的爱人
喜爱冬天的人儿是,胸怀宽广
像融化冰雪的大地一样,是我的母亲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你不能因为护士姐姐漂亮温柔,就一直赖在医院里。荒木留下了他的诗与歌,离开了医院,也离开了他的青春时代。他加入过时髦的摇滚乐队,也曾在酒吧驻唱,他一次次把厚厚的诗稿寄到杂志社。然而,却一直默默无闻。直到昭和46年,一位唱片公司的制作人,正好入住同一家医院,偶然听到护士们随口哼的歌。他问小护士:这歌叫什么名字?是谁写的?

当时的小护士却一问三不知。只说,院里的护士们都会唱这首歌。

四季の歌 夏川りみ - 歌さがし~亜洲之風~

《四季の歌》,荒木尚丰词曲

《四季の歌》在昭和46年第一次录音,据说一直到录音前几天,唱片公司才找到这首歌的词曲作者——荒木尚丰。当简单优美的旋律,在精致的和弦中展开,就仿佛冰雪融化,时光倒流,那些春天的花、秋天的歌,夏天的梦,冬天的酒,都随着旋律悄悄地绽放着,旋转着,滴落着。

即使明知:青春与快乐都无法停留,我们依然会不由自主地被它卷入温柔的漩涡。

四季轮回,从明治维新开始的日本童谣运动,从19世纪末一直到荒木尚丰和《竹田子守呗》,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春夏秋冬,留下了无数优美的童谣和感人至深的旋律,那是一个藏在一个民族灵魂深处的诗与歌,那是过去,也是现在,也是未来。

我们究竟要留给孩子们怎样的歌呢?我们又该怎样向孩子讲诉这个动荡的世界?带他们去哪里看花开与花落的四季?告诉他们: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要去向何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