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七章第三节

 轮扁堂 2020-03-25

第三节

故事正解

丁龙汉道德小故事

19世纪末美国纽约有某大富翁,翟华仆(?)一个,名丁龙.数年后将之辞退但该富翁居室不慎失火,翁幸名于难.丁龙闻讯后即自动返回侍候在侧,翁不胜感致动,因问日:"我早将辞退,为何自愿重返?"丁龙答日:"家父早有明训;亲邻有难,必助之?"翁听后又问:"令尊是否读过孔孟这贤书有以教之?"龙答日:"家父乃草莽农夫,不识字"公继问日:"令祖父心读过书?"龙又道:"吾家世代皆未读过书,非书香子弟."翁闻后惊叹不止.

 丁龙在富翁处又工作多年,辛劳致病而死,死前对翁日:"余多年来所获薪金未尝多用悉数积存于此,有一万余元,不如奉还."翁大恸,遂又捐赠十余万美金,加原数总共约20万美金,在哥伦比亚大学设立"丁龙汉学讲座"以资纪念这位目不识丁,但积中国伦理道德于一身的华丁.

问题讨论:

(1)这则故事表现出丁龙汉什么样的品质?

(2)我们怎样来提倡这种品质?

对于德行孔子有哪些说法?

1、孔子认为一个人在世界上立足需要哪几种德行?

原文: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注释:(1)德:旧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2)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

语译: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解读: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详解:孔子说的是年轻人要有志向,这是为人的道德标杆,弘扬仁德之气,行事要居于德行,要有德作为根据,在外行走靠的是爱人的心理,这才能生存,游学四方靠的是自己的技艺,这是最末等的能力。

换句话说在社会的地位最上位的就是符合了自然之道,不用自己动手去求生存资料靠的是自身的德行。能够在四处有工作能够生活的很好,原因是内心有爱人之心。所以大家才愿意为你的生活帮忙。而最末等的本事就是靠自身的技艺求得生存,这是不得已求生的本能。

2、孔子对于自己的德为什么那么自信?

原文: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注释:

(1)桓魋:魋,音tuí,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官——司马,是宋桓公的后代

语译: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解读: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

3、孔子认为怎样以德治国、以刑治国的?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注释:(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语译: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解读: 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附赠多闻

1、原文: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语译:孔子说:“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2、原文: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语译: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