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生家庭的伤,该如何疗愈—“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公益项目系列培训第43讲

 仰羊 2020-03-25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 

联合发布 大众读本《 疫情应对手册》

原生家庭的伤,该如何疗愈

“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公益项目

系列培训第43讲

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共同发起了“抗击疫情 心理援助”公益培训系列课程。本次培训课程的第四十三讲:原生家庭的伤,该如何疗愈课程由许菲 老师讲授。现将整理好的课程内容共享给大家。







本期课程讲师:许 菲 

  •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同等学力研究生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编号:X-17-074),新疆心理学会会员

  • 新疆师范大学及多家心理咨询培训机构培训师

  • 新疆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担任督导师

前言

疫情让每个人及其家庭多少都发生些许变化,虽然有一些家庭因相处时间长久而变得更好,但也有许多原本是可以避开的冲突和矛盾现在开始激化……

从“伤”的角度来说,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都是一些比较悲观的、低落的、难过的、消极的感受和情绪。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大大小小的伤害、挫折;但我们也会意识到,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些创伤和挫折,我们也就成为不了现在的自己。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有着很强的复原力,或者说其实都会带着能量来面对创伤或者挫折的;即使我们去回顾这些创伤,我们也一样会带着希望、力量来对待。


第一部分:原生家庭的“伤”

一、从一个受伤的个体的角度来看

从受伤者的角度,我们会去思考原生家庭(指的是我们与父母一起生活时的家庭)。作为小孩子,虽然你现在可能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但是说的是你曾经也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一直长大到现在;如今你回过头去看爸妈给你的爱,你会怎么去评价这份爱?怎样去感知这份爱?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没有让你觉得熟悉的场景:

1、(能力)总是被挑剔:端茶倒水的小事被挑剔、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和你相比,更悲惨的是和家里的兄弟姐妹比,父母也对你不满意。这样的孩子其实从小都会觉得自己是不行的、能力不足的、不够好的。这个创伤就来自于父母对自己能力的不满意和挑剔。

2、(存在)总是被忽略:我们会感受到父母总是忽略自己,感觉不到自己存在于父母心中;有一些孩子可能会通过多种方式:闯个小祸、把自己跌伤了、把自己哪给弄破等,不断去验证父母到底在不在意自己、关注自己。其实是因为孩子的内心里缺这一块,所以要去证明我是重要的孩子,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不断在受着影响和伤害。

3、(感受)总是被“否认”:这个“否认”不是说否认你的能力,而是否认你真实的感受。例如,你告诉妈妈说“我觉得很难受、难过”,妈妈就会说“这有什么好难过的,你要坚强一点,你应该勇敢一点”,用应该、不应该、没有必要来回答你。

这样的孩子会经常感觉到自己的感受是被否认的,就会有一个很严重的困惑或冲突:这个感受对我来说很真实,可是父母又告诉我是不应该存在的,那到底是真还是假?到底该不该存在?父母给我的不是我想要的,但父母已经为我做了那么多……他要背着这样的“内疚”、“自责”,去面对他自己的需求。

还有一种很难说出口的隐蔽的伤是:父母基本上满足了我所有的要求,而且好像大部分的事情都不需要我操心。这种时候孩子可能都意识不到,这种伤害使得:他在社会中承受挫折的能力、人际交往,在现实中面对挫折的时候,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办法去应对,即他的这种应对、承受能力都是非常弱的。原因就是原生家庭中给了他一些过度的满足或过度的照顾造成的。

二、从我们家庭视角来看

原生家庭中承担着最主要照顾职责的父母,他们的状态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伤害?

1、无法相爱的夫妻、无法胜任的父母:不是说夫妻不相爱,就一定不能胜任父母的角色,这不一定。

有一对夫妻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之间不相爱,其实对孩子来说也会形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夫妻不能很好地交流,不能处理夫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导致一方情绪失控、一方以工作为借口逃离家庭、逃离冲突,相互不满意,也就不能胜任父母的职责。

2、不能做夫妻的父母:有一类父母,只要孩子一出现问题,他们立刻就会高度紧张。活动轨迹时刻以孩子为中心,没有夫妻间的情感沟通的空间。这类父母表面上看似很关注孩子,但他们忽略了自己在婚姻内部夫妻的角色,也就意味着他们双方在婚姻中可能很难获得来自对方的支持。

3、一个“争宠的孩子”。这的孩子不是家里真的孩子,而是家庭中的父母,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天天在心里去验证我是不是最好的妈妈、爸爸?行动上争取孩子对自己的认可。其实受伤的被撕扯的仍然是孩子,那个孩子就不能安心去面对他自己的问题。

结果,使得孩子

很难亲近任何人。并不是真正的把自己隔离成一个孤家寡人、不出门也不跟人打交道的状态,这类人表面上看是一个有着特别多人际交往的人,但当面临着情感破裂,如失恋、离异、孩子遇到了特别大的挫折、家里亲人离世这样的一些大挫折的时候,他会发现身边居然没有一个可以信任和依靠的人。所以,不能亲近任何人,其实并不是一个表面上的交往,而是一个深层的能够保持连接的关系。

个性里面有一些过度敏感的因子。相比于别人而言:比如说遇到一个同样的人际冲突,会比别人更受折磨。对人际关系中别人的任何一个反应、表情或者话语,甚至一点点语调的变化都非常的敏感。

容易被情绪的惊涛骇浪淹没的人。在生活中特别容易产生剧烈的情绪波动,继而又特别容易诱发人际关系问题,包括可能是间接的人际关系问题,也可能是因为一件事情没做好,别人也没说什么,但你感觉已经是一个特别严重的批评。

做事的孩子。做最“孝顺”的孩子。难道不好吗?不对吗?例排行老二的他从小到大就是家里爹不疼妈不爱的孩子,长大后发现原生家庭中大小事情、甚至兄弟姐妹家中的事情都是他出面去做的。即使他心里其实是有着特别多的委屈,一直背负着对父母特别深的埋怨,仍然一直在做最“孝顺”的孩子,背负着委屈、难过、伤害等情绪生活着……

涵盖范围较广:自己心里觉得不能埋怨父母,找一大堆理由去理解父母,把自己的埋怨、怨恨那一部分压抑起来……期待着有人来替自己说话,看见自己的伤痛……


第二部分:原生家庭的“伤”

1家庭中的三角关系。家庭治疗更擅长从家庭结构出发去解读家庭问题:

三角关系往往会牵扯出很多人际关系:对于家庭治疗理论,就要把整个视角放在所有的家庭成员里,把“我和你”之间的关系发展成一个“你-我-TA”之间的三人关系。例如,把两个人之间解决不了的情感压力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之后,压力就缓解或解除了,就会觉得自己该说的都释放出去了。如果有一些存在的三角关系真的帮我们释放了情绪,而对整个家庭功能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它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正常现象;但如果说这个三角关系的出现和发生,对家庭功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就不是一个健康的三角关系,可能就需要去面对和处理(这里的家庭功能更多指的是夫妻之间的相互扶持、父母两个人能够共同抚育孩子的功能)。如图所示:

图式A(左上方的三角图)

父亲母亲之间的那道连线被断开了,意味着父亲和母亲很难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他们会把这种压力水平转移到孩子身上。具体在家庭中的表现是:都把儿子拿来当传声筒,“你去跟你妈说”,“你去跟你爸说”……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种三角关系其实对于家庭功能来说是有害的。

图式B(右上方的图):

是一个跟这个关系有可能是重叠(有一大部分重叠)的现象。母亲和孩子之间有一条线,我们把这个线称作是边界:父、母、子之间交往是要有边界的。就好比我们家里每一个房间都会有门,这门就是边界。意味着家庭中会有一些规则去支持边界:例如进父母、孩子的房间都要敲门。

图中展现的是妈妈和孩子之间的边界,但边界不是很清晰,是一个模糊的边界,即妈妈和孩子的房子中间没有门。意味着孩子的事情妈妈也在管,妈妈在做的事情,孩子也在操心;而很多需要孩子独立去完成的事情,妈妈可能都会介入。

图中还画了一个大括号,大括号外面是父亲。意为妈妈跟孩子是结盟共谋的关系,一伙的;而父亲是对立的一方。妈妈和孩子是共谋的关系,有很多悄悄话,有很多的秘密。

图式C就是高度融合的家庭,代际间边界不清,我们会在下一个标题中讲到。

小结:这就是一个家庭中非常常见的三角关系,这里既有父母间的沟通断裂,又有亲子之间的界限模糊,同时又存在着代际关系的结盟(代际间的结盟不同于正常家庭中的父母结盟)。

代际家庭治疗或者系统家庭治疗的理论:高度的情感融合与比较低的自我分化水平;主要是来自于鲍文(Bowen)的家庭治疗理论。

2、高度的情感融合,会导致一种低自我分化的表现:

高度情感融合是指家庭中的每一个个体,他们在生活中特别容易受到家庭其他成员的情绪支配来做决定、选择。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会在关系紧张的时候,选择怎样才能为紧张的状态降温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而不是说从我自身的考虑或者价值观的考虑或者利益的考虑出发做出理性判断。这个过程中更像是一种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也会带来个体功能失调,或者整个家庭功能失调。

例在代际关系中,夫妻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受制于祖辈:奶奶听小孙子的指挥带来奶奶情绪强度的影响,就会严重导致最后家庭功能的失调。在这样一个关系里,不再是理性思考和夫妻之间的沟通,而是所有的东西都听老太太(孙子)的指挥。

青少年普遍常见的问题:拒绝回学校,没有任何病理现象。这类个案比较棘手,同时脱案率较高,原因很多如父母的复杂性,家庭关系中结盟的复杂性,可能都会让高度情感融合有很多的变数。

自我分化:家庭治疗理论提出的这个概念,确实给我们很大的触动。自我分化它可以是由个体思考、计划和遵循自己的价值观,而不让自己的行为自动的由他人的情绪线索驱使的程度来证实。理解这个概念,我们需要和高度融合的情感状态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下,在一个家庭里面,一个人情绪有波动,所有的人都会高度紧张,想办法要把情绪赶快压下去,那就意味着一个人会牵扯到一群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从家庭中的每一个个体来说,其实他们很难做到作为一个个体的稳定和独立的状态,或者说至少在家庭中有一个人是倾向于比较理智的人,更容易能够安抚另外一个人、或者理性的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家庭成员中谁都不太具备这样的能力的话,家庭整个成员之间就会形成一个高度融合的状态。所以,并不是说家庭中所有的人都要能够发展出很好的自我分化,然后家庭才有救。更多情况是家庭中至少有一个人能够慢慢的趋向于自我成熟,趋向于自我分化,它才有可能会发展出一个更健康的关系模式,从而引发其他的成员依照这样的改变而改变。

如果我们的问题来自于原生家庭,在原生家庭中去解决问题的困难会更大。这也就好理解为什么青少年的问题那么难搞。青少年目前还生活在父母身边,所以我们既要解决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问题,又要去解决他生活中产生问题的这两个人,这个困难就会变得更大。这就需要家庭中是否有一个个体能够更好地完成自我分化。比如,在家庭中,如果父母说我这都是为你好,你为什么不能这样去做?或者你为什么不能听我的?青少年逃不开父母生活空间,所以他就会认为他无处可逃,他必须得按照父母要求他的方式去做的时候,内在的冲突就会变得更严重。

决定也好,选择也好,或者自己的情绪状态也好,都在受着另外一个人比较多的影响,如图A:从A到B到C到就是一个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分化的过程。

积极心理学说:什么东西跟幸福感的相关度最高?那就是亲密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说很有意义的这样的一种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幸福感来说,它是高相关的;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也证明,其实人是不能独自存在的,人是需要和他人在一起能够有一些情感的交流,能够有情感的支持。

借助鲍文的自我评估工具来理解一下自我分化。

(百分制):100算是一个最完美的目标。也并不代表说100分是最好,0分是最差;只是希望用这个量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我分化。50分以下是低分化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关系是极度脆弱的;需要不断得到别人的支持和认可,心里才会有底。

事实上低分化的状态可以理解为我没有安全感,这就是低分化状态带来的影响;中级分化则开始更稳定地去照顾自己,并且有能力能够照顾到自己的需要,而这个过程中也可以保持一种很好的灵活度。

灵活度意味着我不一定在什么时候都不需要别人的帮助,面对一些生活中的重大的挫折的时候,我们都会有一个低落时期,那个时期如果身边会有人,你就会感觉到有人支撑着你、帮助你,其实那是一个很温暖的感觉。那个时候我们也可以说我不要高度分化到我什么都不再需要了,其实如果真得出现一个什么都不再需要的状态的话,很有可能是一个假分化的状态。

原生家庭个体在这样的影响之下,个体在形成自己的关系的时候,有可能呈现出一些什么样的表现?借助成人依恋类型的理论,用图示呈现给大家:


从这个理论里我们可以看到,成人的依恋关系其实和婴幼儿时期与母亲,或者说主要的抚养人之间形成的依恋类型是有着高度的相关。鲍尔比最早做了小孩子依恋的研究,获得了依恋类型的分类。

根据焦虑与否和敏感与否这两个维度,把我们成人的依恋类型划分为四个象限:如图所示:黄圈之外的是

安全型:另外三类都是和高度融合情感状态、低自我分化水平相关联的。

痴迷型:如果是一个高焦虑水平低回避型的人,就容易发展出痴迷型的成人依恋类型(更多体现在恋爱、婚姻关系这样的两性关系中)。特别渴望亲密,特别依赖伴侣,常担心自己被抛弃,情绪波动高敏感,耐受力较差。

恐惧型:和痴迷型是比较像的,只不过痴迷型不太回避关系,但恐惧型会一不小心她就跑掉了(落跑的新娘可能就是这种情况)。

疏离型:就是一个假安全性的表现。意识不到自己在情感上其实也有需求,会发展出很多让自己变得坚强的这样的一些策略,努力去追求自己的能力成就,去追求独立,而且在人际关系中很难信任他人,基本的信任和依赖都不能允许出现。其实背后仍然是有一个对关系的回避,对曾经内在、内心的伤,没有很好的修复。

第三部分:如何疗愈

1、训练自身的觉察能力,能够对自己的状态、关系有更好地觉察,从而去促进自我分化的水平。要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去觉察情绪背后理性化的声音,帮助我们去确认自己的分化状态。比如,如果个人分化好的话,应该是一个又能体现出自己的分化的水平,同时又能跟关系有一个很好的亲密和融合的状态。那就意味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尝试着去发展出让我们的情绪和思想开始有一些分离的能力,不因对方的情绪波动带动自己的情绪。


2、离开回避的状态,能够尝试着走入关系。先尝试着在当下的关系中慢慢的去增进自己的修复力量,能够更好的形成自我分化的能力,才有可能去面对我们的原生家庭。在这样的关系中获得矫正性情绪体验,目的是帮助我们更好地去修正我们对关系的理解。在这个关系里面你就会有一个很好的疗愈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矫正自己的一些认知的偏差:绝对化要求、过度推断、读心术,尝试着在关系中去学习新的人际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可以发挥非常大的作用,获得积极情绪体验。但咨询师也会产生困惑,面对来自原生家庭创伤的个案,是个体咨询效果好?还是家庭咨询效果好?

其实不管理论取向怎样,我们都不必拘泥于用什么方式解决。我们的工作要点都会锁定在咨访关系中能够让来访者体验到一种情感矫正,在这样的关系中不会被挑剔、感受不会被否认,一起去调整其认知方面的偏差,尤其是对于关系偏差的解读,帮助来访者发展出更适应的人际策略。

可以采用空椅子技术、角色扮演这些行为技术都非常好。这个过程一定能够帮助来访者最终能够把他的那些伤害转变成一些成长的动力。

3、我们可以有能力与原生家庭和解了,如果这些问题、这些准备你已经做得差不多的时候,是不是已经准备好去拜见一下父母大人了? 

作为一个分化良好的成年人出现在父母面前,情绪不太容易被父母所控制,或者说吓住了之后会有一些逃避、应激的反应,TA既能够表现出独立的观点,同时又能去安抚他人的情绪。

你会发现在自己做好了这些准备之后,才会真正的意识到,其实父母也是有着他们自己没有办法处理的那些伤来自于他们的原生家庭。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有很多的困难,表现出他们自己的情绪波动和敏感。但是这个过程你终于可以作为一个稳定的成年人选择去以更合适的方式去帮助他们,而不是被他们的情绪所左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才会觉得,哪怕会在家庭中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现在,你做好准备去处理这些冲突和矛盾了吗?


提问

Questions

&

解答

Answers

Q1孩子总是给妈妈发脾气,妈妈小心翼翼仍然避免不了,该怎么改变呢?

A:我们要想去解读这个问题的时候,是要看对于孩子发脾气,比如说是不是处于一个在其发展过程中适宜的年龄阶段?作为父母来说(我仍然要说作为父母而不是仅仅作为妈妈),我们要看到的是发脾气意味着孩子有一种情绪反应,我们要给这样的情绪给一个回应:就是爸爸妈妈知道你很生气,爸爸妈妈注意到你在发脾气,所以我们会对孩子的情绪通过这样的表达去给一个回应。但是更值得思考的是,在背后妈妈和爸爸的情绪反应是什么样的?

妈妈的焦虑是基于什么样的焦虑?觉得是我要让孩子安静?这个过程中会不会有一些是因为妈妈和爸爸的沟通?或者说因为妈妈的情绪没有得到爸爸的支持,所以才会觉得孩子发脾气是一件很麻烦的或者很难处理的事情?这个是我希望能够去引发思考的,所以对任何一个家庭中的现象,我们都很难说直接给出一个明确的建议,说这个问题你就这样做就一定能改,所以更多的是我们通过今天的课程,看一看大家会不会借助课程中提到的这些问题来思考?是不是作为妈妈来说,在情绪分化的那一部分,或者说作为爸爸妈妈这样的一种情感的配合和支持这一部分需要多花一点精力去处理?

Q2妈妈追求完美啰嗦,爸爸内向霸道,现在孩子已经是大学生了,毛病多多,如何疗愈?

A:其实我们要看的仍然是在家庭中妈妈和爸爸的这样的一种态度。如果现在更多影响到的是作为大学生的孩子的话,这个孩子的反应是什么样的?TA是不是能够很好地去做一个边界(分化)的工作?妈妈就是这样一个人,爸爸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们完美地在一起,成为了夫妻,作为孩子来说,在这个过程中他受到的影响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影响是想要去改变妈妈的做事方式?还是改变爸爸的性格?如果孩子更希望去改变爸爸妈妈的关系,或者改变妈妈爸爸的性格,我觉得可能仍然存在着一个家庭中的融合状态。孩子过度打游戏的问题,作为大学生来说,可能更多的是要把注意力转向自身独立成长和这件事带给自己的影响,从这个角度出发去思考可能会更好一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