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爵床

 逍遥散人书馆 2020-03-25
【中文名称】爵床 
【拉丁名称】Rostellularia procumbens (L.)

【别  名】香苏、赤眼老母草小青草

【所属类别】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合瓣花亚纲—目:花目—科:床科—亚科:床亚科—族:床族—属:爵床属—种:爵床

爵床为爵床科爵床属一年生匍匐草本植物爵床的全草。8至9月盛花期采收,割取地上部分,鲜用或晒干。本品在东汉前已载入《神农本草经》,但宋代以后很少入官药而沦为草药。

【分布区域】山东、浙江、江苏、江西、湖北等地。

【药用部分】本品为爵床科植物爵床的全草。

【性  】苦咸辛、性寒,

  经】归肺、肝、膀胱经;

【功  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截疟。

【临床应用】

1、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咽痛,以及水肿等症。

小青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故可用于外感发热、咳嗽、咽痛,可与蒲公英、白英、野菊花、枇杷叶等同用。本品又有利尿退肿作用,可用于小儿肾炎水肿,可每天用鲜草一至二两,煎服,连续服用,肿退后,再根据辩证,服药调治。

2、用于疟疾等症

本品有截疟作用,治疗疟疾,可单用本品一两(或鲜草三两),煎服,于疟发前3~4小时服下。

3、用于疔疮痈肿,扭伤肿痛等症。

本品既能清热解毒,又有活血止痛功效,对于疔疮痈肿,或扭伤肿痛等症,既可煎汤内服,有可捣烂外敷。

【处方用名】

爵床

香苏

赤眼老母草

小青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用量用法】

1、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捣汁;或研末。

2、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汤洗浴。

文献论述】

1、《本经》:“主腰脊痛不可着床,俯仰艰难,除热,可作浴汤。”

2、《唐本草》:“疗血胀下气。”

3、《本草汇言》:“解毒,杀疳,清热。治疳热,退小儿疹后骨蒸,止血痢,疗男子酒积肠红。”

4、《纲目拾遗》:“理小肠火。治小儿疳积,赤目肿痛,伤寒热症,时行咽痛。”

5、《福建民间草药》:“解疔疮痈疽毒。”

6、《四爪中药志》:“除风清热,止咳嗽。治风湿头痛及腰痛。”

【验方选录

1、治感冒发热,咳嗽,喉痛:爵床五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2、治疟疾:爵床一两。煎汁,于疟疾发作前三至四小时服下。(《上海常用中草药》)

3、治钩端螺旋体病:爵床(鲜)八两。捣烂,敷腓肠肌。(《云南中草药》)

4、治酒毒血痢,肠红:小青草、秦艽各三钱,陈皮、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本草汇言》)

5、治黄疸,劳疟发热,翳障初起:小青草五钱,煮豆腐食。(《百草镜》)

6、治肾盂肾炎:爵床三钱,地菍、凤尾草、海金砂各五钱,艾棉桃(寄生艾叶上的虫蛀球)十个。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本草纲目】-爵床

【释  名】爵麻(《吴普》)、香苏(《别录》)、赤眼老母草(《唐本》)。

时珍曰:爵床不可解。按吴氏本草作爵麻,甚通。

【集  解】

1、别录曰:爵床生汉中川谷及田野。

2、恭曰:此草生平泽熟田近道旁,似香,叶长而大,或如荏且细,俗名赤眼老母草。

3、时珍曰:原野甚多。方茎对节,与大叶香薷一样。

但香薷搓之气香,而爵床搓之不香微臭,以此为别。

茎叶

【气  味】咸,寒,无毒。时珍曰:微辛。

【主  治】

1、腰脊痛,不得着床,俯仰艰难,除热,可作浴汤。(本经)

2、疗血胀下气。治杖疮,捣汁涂之立瘥。(苏恭)

3、赤车使者(唐本草)

【释  名】小锦枝(炮炙论。)

【集  解】

1、恭曰:赤车使者,苗似香、兰香,叶茎赤,根紫赤色,八月、九月采根,晒干。

2、保升曰:生荆州、襄州,根紫如茜根,二月、八月采。

3、时珍曰:此与爵床相类,但以根色紫赤为别尔。

【修  治】曰:此草原名小锦枝。凡用并粗捣,以七岁童子小便拌蒸,晒干入药。

【气  味】辛、苦,温,有毒。(权曰∶有小毒。)

【主  治】

1、风冷邪疰,蛊毒症瘕,五脏积气。(苏恭)

2、治恶风冷气。服之悦泽肌皮,好颜色(甄权)。

【发  明】

1、颂曰:古方治大风风痹,有赤车使者酒。今人稀用,鲜有识者。

2、时珍曰:上古辟瘟疫邪气,有赤车使者丸。此药不怪,苟加询采,必能得之,但古今名称或不同耳。

【形态特征】

爵床(原变种)草本,茎基部匍匐,通常有短硬毛,高2050cm。叶椭圆形至椭圆状长圆形,长1.53.5cm,宽1.32cm,先端锐尖或钝,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两面常被短硬毛;叶柄短,长3-5毫米,被短硬毛。穗状花序顶生或生上部叶腋,长13cm,宽612cm;苞片1,小苞片2,均披针形,长45毫mm,有缘毛;花萼裂片4,线形,约与苞片等长,有膜质边缘和缘毛;花冠粉红色,长7mm2唇形,下唇3浅裂;雄蕊2,药室不等高,下方1室有距,蒴果长约5mm,上部具4粒种子,下部实心似柄状。种子表面有瘤状皱纹。

【主要变种】

早田氏爵床(台湾植物志第二版)(变种)澎湖爵床(台湾植物志)

草本,茎铺散或外倾,密被长硬毛。叶几无柄,多汁,卵形或近圆形,长1016mm,宽810mm,顶端钝,基部圆或宽楔形,边全缘,两面密被长硬毛。穗状花序长约12cm,具总花梗;苞片阔披针形,长4.25mm,宽1.25mm。顶端钝,边缘稍透明,被长纤毛,背面密被长硬毛;小苞片披针形;花萼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冠堇色,长79mm,宽45mm,外面被微柔毛,冠檐2唇形,上唇直立,三角形,下唇到卵形;花丝稀被纤毛;花柱约长5mm,近基部被纤毛。蒴果顶端稍被微柔毛。(标本未见)产台湾〔澎湖岛(模式标本产地,见模式标本照片)、屏东鹅銮鼻〕。为澎湖岛和恒春半岛海滨特有。

密毛(澎湖)爵床(台湾植物志)(变种)

茎几铺散,上部上升,基部匍匐,节上生根,密被硬毛,茎上部节上叶对生,卵形或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全缘,长11.5cm,宽0.51cm,顶端钝或略尖,基部圆或极钝,两面密被硬毛。苞片和小苞片及萼片密被硬毛。产台湾澎湖。(据《台湾植物志》第二版,未见标本)。

狭叶爵床(台湾植物志)(变种)

叶线形或稀线状披针形,长12.5cm,宽4-5mm,顶端极尖或渐尖,基部钝或稍楔形,全缘,两面被极稀疏梳柔毛。产台湾屏东。此变种可能即两广线叶爵床Rostellularia linearfolia Bremek. subsp. liankwangensis H. S. Lo,因未见台湾标本,暂志于此。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林间草丛中,为习见野草。亚洲南部至澳大利亚广布。  生于旷野草地和路旁的阴湿处。喜湿暖湿润的气候,不耐严寒,忌盐碱地,宜选肥沃、疏松的砂壤土种植。

【分布情况】分布山东、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福建及台湾等地。产秦岭以南,东至江苏、台湾,南至广东,海拔1500米以下;西南至云南、西藏(吉隆),海拔2200-2400米。

【化学成分】

全草含生物碱。还含有爵床定C和D等木脂体。Justicia procumbens L.var. leucantha Honda含爵床定A、B,台湾杉素E甲醚,爵床辛,异爵床辛。

爵床全草含爵床脂定A,山荷叶素,爵床脂定,新爵床脂纱A、B、C、D。

【药理作用】

抑菌试验表明:爵床素煎剂对金黄色葡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用于外感发热、咳嗽、咽痛,可与蒲公英、白英、野菊花、枇杷叶等同用。可用于小儿肾炎水肿,可每天用鲜草一至二两,煎服,连续服用,肿退后,再根据辩证,服药调治。治疗疟疾,可单用该品一两(或鲜草三两),煎服,于疟发前3~4小时服下。对于疔疮痈肿,或扭伤肿痛等症,既可煎汤内服,又可捣烂外敷。

适合人群:孕妇慎服;脾胃虚寒者禁服。过服亦克脾气、脾胃虚寒、气血两虚者不宜。

【药材鉴别】

1、性状鉴别:

全草长10~60cm。根细而弯曲。茎具纵棱,直径2~4mm,基部节上常有不定根;表面黄绿色;被毛,节膨大成膝状;质脆,易折断,断面可见白色的髓。叶对生,具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卵形或狼状披针形,两面及叶缘有毛。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及宿存花萼均被粗毛;偶见花冠,淡红色。蒴果棒状,长约6mm。种子4颗,黑褐色,扁三角形。气微,味淡。以茎叶色绿者为佳。

2、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含钟乳体细胞甚多,棱形,稍弯曲,两端渐尖或钝圆,长200~800μm,直径33~58μm;气孔直崭式;腺鳞头部4细胞,直径33~43μm,柄短,单细胞;非腺毛2~5细胞,长230~700μm,基部直径约至60μm,表面有角质条纹,有的可见疣状突起。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含钟乳体细胞较小,长200~500μm,直径11~58μm;气孔密布;腺鳞颇多;非腺毛着生于叶脉及叶缘处。

现代应用】

1、疗小儿肾炎

取鲜麦穗红煎汤分次频服。1~5岁每日1~1.5两,5~10岁1.5~2.5两;10岁以上3两。如用干品可减?0~70%。观察10例,痊愈9例,好转1例。一般2~3天小便即见清利,浮肿逐渐消退。

2、治疗结核性肛瘘

用六角仙草0.5~1两,苦刺(五加科三叶五加)1两(均为干品),加水约600毫升,煎至300~400毫升,顿服,每日1次。如瘘管分泌物很多,须每日清洁局部,并用0.2%黄连素纱布条填塞管口。经治12例,7例痊愈,5例好转。据观察,一般服药后即觉肛门疼痛减轻,分泌物减少;每日换药时,可见瘘管口周围的红肿现象日见消退,脓液逐渐减少,管壁渐渐变软,管道由深变浅,新鲜肉芽组织由管底向上慢慢生长,最后外口盖以上皮,形成瘢痕。

3、治感冒发热,咳嗽,咽痛。小青草15至30克,水煎服。

4、治肺热咳痰不利,癞子草、五皮风、车前草各15克,陈皮3克,水煎服。

5、治咽喉肿痛,鲜爵床全草30克,捣烂绞汁服;渣捏成丸含于口中,流出毒涎。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

北方多用条播,南方用穴播。条播作平畦,在畦上按30cm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0.5cm左右,保持土壤湿润,10~30天可出苗,当苗高7~10cm时,可按10cm株距定苗。穴播,在整好的地上,按窝距25cm,左右开穴,要求穴浅、土细、底平,将种子拌成种子灰,匀撒穴内,每1hm2用种子7.5kg左右,保持土壤湿润,1个月左右可出苗。

田间管理:

苗出齐后施清淡人畜粪水提苗,苗高10cm可匀苗补菌,每穴留壮苗4~5株,生长期注意中耕、除草、追施两次肥,促使多分枝,提高产量。

病虫防治:虫害有地龙虎,可人工捕杀或用化学度剂防治。

【炮制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中段,干燥,筛去灰屑。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