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声医事 | 钱家鸣教授:协和临床思维与方法是如何炼成的

 jtf18 2020-03-25

导读:或许一位工作20年的医生其综合素质不如只工作了5年的年轻医生,不要感到惊讶,原因很多,其中不容忽视的因素在于一个医生只是简单的重复,面对疑难病例时没有探索、没有精进,更没有形成一整套诊疗思维和方法;而另一个医生则一直在磨炼侦探的武器,不断传承、提炼和锻铸,形成了一整套临床思维和方法。

医学作为一门科学,存在着共性和规律。针对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病种,如果临床医生能掌握一整套科学、系统、全面的诊疗思维和方法,那么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是遇到疑难病例)势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北京协和医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临床思维和方法的建立与发展,助力协和医院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之大成的中国医学圣殿。

今天消化界有幸采访到消化病学“大咖”、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疑难病诊治协作组组长钱家鸣教授,接下来与大家一起聆听钱教授为大家讲授协和的临床思维和方法是如何炼成的。采访将围绕以下主题展开,欢迎观看。

  • 临床医生需要树立哪些临床思维(理念)?

  • 在这些临床思维(理念)指导下,有哪些实践方法?

  • 获取上述好思维、好方法,临床医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专家名片

钱家鸣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亚洲IBD学会(AOCC)主席,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疑难病诊治协作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前任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胰腺专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健康促进会消化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医学会消化分会主任委员。担任《中华消化杂志》中英文版、《中华医学》英文版等多本杂志的副主编,《中华内科学》等杂志编委。
临床方向:炎症性肠病,胰腺癌,胰腺炎,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内镜诊疗。

研究方向:炎症性肠病、胰腺炎等胰腺疾病的基础与临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