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代妖后孙太后,发动夺门之变前后,她对于谦到底是怎样的态度?

 山家往事 2020-03-25

正统十四(1449)年,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迫切的想“建功立业”的明英宗朱祁镇起兵二十余万迎战也先,在土木堡兵败被俘。之后,曾被朱祁镇委以监国重任的朱祁钰登基为帝,是为景泰帝,任用于谦等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之后失去价值的朱祁镇,被瓦剌放回后被囚禁于南宫近七年之久。

景泰八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登基,复辟后的朱祁镇对于谦等人大肆杀戮。

timg618.jpg其实,按照明朝大位继承原则,朱祁钰无子,其死后应是沂王朱见深(朱祁镇之子)即位,从本质上讲,朱祁镇的夺门之变夺的是他儿子的皇位。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被明宣宗评价为“德义之茂”的孝恭孙皇后,为何会支持夺门之变?面对“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的于谦被害时,她到底是个什么态度,真的是劝谏朱祁镇刀下留人吗?

一、于谦帮着朱祁钰“夺位”

明英宗被俘后,京师震动,人心惶惶,不少富商巨贾、达官贵人已经开始逃离京城了。朝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官员也主张南迁,避其锋芒,比如翰林侍讲徐珵(徐有贞)早就通过“天象”预测到明英宗“北狩”的结局,在土木堡战败的消息传回京城前,他就已经安排家人南下了。

“时京师戒严,赢马疲卒不满十万,人心汹汹,群臣聚哭于朝,议战议守未决”,这个时候的朝廷,可谓是一片混乱。

在于谦等人的极力劝谏下,孙太后决定固守京城,与此同时,她快速启动了应急程序:

迩者寇犯边,皇帝率太军亲征,已尝敕尔朝百官。今尚未班师,国家庶务不可久旷。特命尔暂总百官,理其事。尔尚夙夜祗励 以率中外,毋怠其政,毋忽其众,钦哉。

显然,从“今尚未班师”这句话可以看出来,孙太后颁布这道懿旨是有些不太情愿的,至少我们能看出她的心理处于纠结状态,对于朱祁镇被俘一事,不是积极面对,而且想刻意隐瞒下来,或者说,她对朱祁镇的归来还是抱有很大期望的。

timg333.jpg所以,她发动后宫捐款,想把朱祁镇赎回来,宫中金银珠宝、文绮彩缎装了八车送给也先,外加大同守将筹集的两万两白银,瓦剌人收下财物,但并没有释放朱祁镇。

到了八月二十二日,孙太后终于松口了,“因虏寇犯边,不得已躬率六师往正其罪,不意被留虏庭”,公开承认朱祁镇被俘之事。不过,她紧接着又发布一道懿旨:

尚念臣民不可无主,兹于皇庶子三人之中,选其贤而长者见深,正位东空。仍命郕王为辅,代总国政,抚安天下。

她要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郕王朱祁钰依然是“代总国政”,也就是说,他还是“监国”的身份。

timg619.jpg一般来说,父死子立,孙太后这样的人事安排一点毛病没有,但那时正值京城保卫战。整个系统的运作,需要一个最高权力掌控者从中调度。

这个威权者必须是一个具有基本判断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盖章工具。假如两岁的朱见深即位,郕王也好,于谦也罢,都会被人疑为“权臣”,甚至“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对北京保卫战是极为不利的。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社稷”的于谦坚决反对朱见深即位。

到了二十九日,廷臣联合上书:

圣驾北狩,皇太子幼冲,国势危殆,人心汹涌。古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请定大计,以奠宗社。

孙太后见此,大势已去,与其徒劳抗争,还不如顺水推舟做个人情,也能为日后保留个资本,就颁布了如下懿旨:

卿等奏国家大计,合允所请 ,其命郕王即皇帝位,礼部具仪择日以闻。

不过,朱祁钰虽然登基为帝,在孙太后的坚持下,朱见深还是被立为太子。

从坚守京城的态度来看,孙太后无疑是深明大义的,是值得肯定的,但她不是圣人,自己儿子的帝位被别人“撬走”,要说一点不嫉恨于谦,那是自欺欺人,说出去怕是她自己都不信。

二、于谦已成大明“权臣”

在关于是否杀于谦的问题上,有这样的记载:

复辟后,太后怜谦忠社稷,以不赏死面诸上日:“何为不留谦?”上深悔悟。

也就是说孙太后曾经向朱祁镇争取过,是否可以放过于谦。在杀掉于谦后,朱祁镇亦是深表后悔。

timg622.jpg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看一下夺门之变前后孙太后都干了什么。

景泰八年正月,朱祁钰病重,他儿子朱见济也于几年前去世,明代首次出现传承人危机。

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本着建立“不世之功”的心态,想拥立软禁在南宫的朱祁镇。但他们对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依靠自己的力量显然完成不了这项重任。

复辟时非太后有诏,谁敢提兵人禁门者 !

这是夺门之变后尚宝卿钱溥和兵部尚书陈汝言奏文中的一句话,显然,虽然身居后宫,孙太后还是有着相当影响力的。

因此,曹吉祥等人找到孙太后,将这一计划告知了孙太后,以寻求她的支持。孙太后听说此事后,即刻颁布懿旨:

天子疾太渐,殆兴,天位久虚。上皇居南内于今八年,圣德无亏,天意有在。

一旦朱祁钰驾崩,根据明朝祖制,即位的只能是朱见深。无论是朱祁镇也好,朱见深也罢,这爷儿俩都是自己孩子,孙太后对此再清楚不过,那她为何还要支持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之变呢?

原因有两个,一是此时的太子之位并没有确定下来,还存在变数;二是即便朱见深即位,他还是个孩子,如果不出意外,必然是于谦这样的“权臣”监国,将来他们万一把朱见深废掉呢?

我们再看下夺门之变前夕朝堂上发生了什么。

timg432.jpg在朱见济死后,御史钟同和礼部郎中章纶主张复立朱见深为皇太子,但遭到景泰帝的严词拒绝 ,钟同还被活活打死。

到了景泰八年 (1457),朱祁钰病入膏肓,立储问题再次成为焦点。正月十四日,群臣再次提议立沂王朱见深为皇太子,但也有反对意见,比如大学士王文、陈循 、萧锱等认为不合适,景泰帝看到群臣奏疏后“所请不允”。

基于这种复杂的局面,孙太后觉得有必要发动雷霆一击,她还给自己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以奸臣擅谋,闭而不闻,欲迎立藩王以承大统,将不利于国家。

这里的“奸臣”,很显然,指的就是于谦。

北京保卫战刚打响的时候,朱祁钰授予于谦“都指挥而下不用命者,斩首以徇,然后奏闻”先斩后奏的大权。到了后来,朱祁钰想任用官员的时候,“用一人、必密访谦”,这样就导致朝廷官员“多决于少保于谦”。

不仅如此,从夺门之变后斩首的名单看,还有四名地位较高的太监,分别为王诚、舒良、张永、王勤,之所以被处决,是因为各部给事中弹劾他们和于谦为同党。

这样看来,于谦外掌六部,内控中宫,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不就是典型的“权臣”吗?

timg443.jpg历经五朝的孙太后,其政治手段相当娴熟,关于“入承大统”这个问题,在绝对实力(即于谦)面前,她肯定不会寄希望于“祖制”。

夺门之变后,孙太后在天顺元年 (1457)二月初一的制谕中,对景泰帝及其朝政进行了评价:

败纲常,变乱彝典,纵肆淫酗,信任奸回,毁奉先旁殿,建宫以居妖妓,污缉熙,便殿受戒以礼胡僧......秽德彰闻,神人共怒。

这里的“奸回”,显然,还是指的于谦。

也就是说,在夺门之变前后,她对于谦的态度根本就没有变化,一直认为他是大奸大恶之徒。这样的心态,能指望她给于谦求情?

结语

可以说,孙太后与于谦的矛盾,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的那一刻起就埋下了,只不过,对抗瓦剌是他们共同的任务,这个大矛盾将他们的小矛盾掩盖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祁钰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窘境,看到希望的孙太后与徐有贞等人一拍即合,夺门之变也就发生了。

timg442.jpg

在正月十六日,王直、胡溃、于谦召集大臣,一致决定奏请复立沂王,推举商辂主笔,“辂授笔日:陛下宣宗章皇帝之子,当立章皇帝子孙,闻者感动......

本来准备正月十七群臣上奏此事,但是当晚便发生了夺门之变。

其实,在徐有贞等人其实前夕,于谦已经获取到了情报。甚至在徐有贞等人起事后于谦都可以将其碾灭。

清朝的谈迁在《国榷》中就提出了如下观点:

于少保最留心兵事,爪牙四布,若夺门之谋,懵然不少闻,何贵本兵哉?

兵部爪牙可谓遍布京城,徐有贞等如此大规模调动兵丁,于谦若是不知此事,显然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只不过,他若进行反扑的话,拥立谁为帝呢?立藩王?立朱见深?无论怎么做,都会在史书上留下“权臣”的记载。于谦唯有“屹不为动,听英宗复辟……而顾一死保全社稷”,这也正是他“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箴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