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融创——被地产耽误的下一个BAT

 陈正兴 2020-03-26

“房地产争锋不下的时代,却有一人可以半道出家,转战杀入房地产行业,本以为会在互联网行业扶摇直上,依靠团队和自己坚毅的性格,多年来在国内房地产行业根深蒂固“

融创的背后自然也站着一个成功的男人,那就是孙宏斌。我们带着这个传奇色彩的人物,一起了解下融创的世界。

孙宏斌,

1963年出生于山西省临猗县,

1981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1985年获得清华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就职于联想集团,之后到美国哈佛大学研读了两个月的管理课程。

简短的不俗的经历给人一种天之骄子的傲气,但孙宏斌的人生真的是那么风顺吗?细品会发现他的遭遇会让你吃惊。清华毕业后1988年孙宏斌入职联想,事业上那也是一路扶摇直上,也被破格提升为企业发展部的经理,但是在用人方面独断专行。和柳传志发生了很多次正面冲突。后来柳传志举报他贪污13万,被判刑入狱五年。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孙宏斌当时管辖着全国18个地区,怎么会为了区区13万而踉跄入狱。表面上一团和气的柳传志,绝对是个狠角色。

柳传志虽然心狠手辣,但和孙宏斌也有一点相似之处,就是两个人都很有气量。刑满释放,第一件事,就是请柳传志吃饭,当面道歉,承认自己的过错!他强调自己决不屑于提着刀子在街上乱转,将来也不会切入IT业,只是想在自己辉煌的未来中有柳传志的影子。孙宏斌出类拔萃的偏执与近乎僵硬的冷静,使得老江湖柳传志对其刮目相看。后来孙宏斌在创业之中,得到了柳传志的不少帮助。柳传志,或许心里多少对当年的作为有点内疚吧。

孙宏斌和柳传志的关系,可以算得上是精彩的现代江湖恩仇录。联想不仅借给他50万元在天津开办顺驰房地产咨询公司,还为他与银行取得联系,作为他第一个开发项目的合作伙伴,并以联想的无形资产帮他圈地、融资。

融创——被地产耽误的下一个BAT

从顺驰到融创

2000年8月,天津市举办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土地招标会,顺驰击败众多参与投标的国有房产公司,以1.72亿元的价格一举拿下3哥地块中的两块,轰动一时。顺驰当时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交足款项,但是毕竟这个20多岁就操过大盘的小子,竟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四处游说,按时上缴了资金

再接下来的两年里,顺驰趁势在天津继续攻城略地,坚持以中介代理和房产开发两条腿快速奔跑,在2000年到2003年之间,相继开出了60家连锁店,覆盖了整个天津市场。尤其在房地产开发上,孙宏斌表现的异常彪悍,他拿地以出手凶狠、不肯退让著称。尽管每次拿地的成本较高,但是顺驰的项目靠推广炒作仍然搞得风生水起,尤其是做广告方面,每当有楼盘推出,必是一整版一整版的轰炸,其用词多是“用蓝色覆盖天津”或“天津,看我”。这种大喊大叫的方式虽然有点野蛮粗鲁,但是市场反应效果不错,市民还是能接受顺驰的高售价。

2002年,孙宏斌加入了由万科王石发起的中城房网,这是一个成立于1999年,由全国城市主流开发商组成的松散型组织,其宗旨是“形成一个集体采购、信息共享、融资互惠的利益平台。”而实际上,这些功能都没有实现,它最终成了房地产大佬们的“华山”,谁在这里的话语权越大,便似乎意味着他在江湖上越有地位。孙宏斌加入此网,目的很明确,剑指当时最大的房地产商万科,他要跟王石一争高下。

孙宏斌在会上,更是扬言要一举超越万科,把顺驰的营业额定在40亿元,此言一出,全场已是鸦雀无声,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王石身上,想看看王石要怎么应对这个赤裸裸的挑战。

融创——被地产耽误的下一个BAT

从2003年9月到2004年8月,全国各地的开发商都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顺驰风暴,每到一座城市,都被视为陌生而可怕的搅局者,也得到一个“天价制造者”的雅号。在全国跑马圈地,共购进了10多块土地,建筑面积将近1000万平方米,在短短一年时间里,顺驰从一家地方性公司变成了全国性公司,企业员工从几百人陡增至近万人。2003年,顺驰的销售额实现了孙宏斌的预言,达到了45亿元,当时的万科为63亿元。在外界看来,年轻的顺驰或许真的能在未来一两年超越行业的大哥大万科。

当然,疯狂的扩张时刻考验着顺驰的现金流,顺驰一直在玩着现金流的“极限运动”。能一直维持高度紧张的现金流的秘诀有三点,首先是他在拿地上很有技巧,顺驰所拿的土地大多数是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或者规划中的新中心,这些土地的特点就是不被注重短期效益的开发商看好,竞争相对不大,但未来有升值潜力,当地政府出售心急迫,可以快速开工和交付,适合建设大规模中低档住宅楼盘;其次,在项目的定位及设计上,有很强的现实性,由于只做住宅项目,而且以中低档为主,面对的客户群体庞大,容易变现;最后就是提高资金效率,通过大幅地缩短建造和交付时间,顺驰在建造速度上一直在创造“全国纪录”,并且将预算从半年调整一次缩短至每月一次,这样就能加快现金的流动和运用。

2004年3月到5月之间,国家推出了一系列严厉的调控措施,房地产的寒冬突然降临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孙宏斌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寻找资金当中,但此时银行的大门已经越关越紧,而且松动无期,销售回款也因业绩下滑问题日益短缺,最后只剩下信托一条路,并想寻求在香港上市的机会,据称最后上市搁浅原因是“顺驰2004年发展速度很快,手里有35个项目,连利润都体现不出来”。

融创——被地产耽误的下一个BAT

2006年7月,顺驰已经弹尽粮绝,孙宏斌与香港路劲基建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

孙宏斌交出顺驰的管理权后,专注于一家名叫融创集团的经济业务公司。

顺驰虽然失败了,却给了孙宏斌另外一个思考“如何在高速扩张中保持稳定的现金流”

孙宏斌“卧薪尝胆、”重新定位,回归天津再次上路!

2003年 以天津为基地开始操作高端物业项目--包括融创奥城、融创海逸长洲及融创上谷商业中心项目

2004年 进驻重庆,获取并开始操作融创奥林匹克花园项目

2008年 获取并开始操作北京融创西山壹号院项目,奠牢上市基础。

2012年:融创入股绿城旗下9个项目,融创加速华东苏南布局 6.21亿拿地首次进驻杭州

2011年12月19日,孙宏斌发微博称:“这几个月,我对绿城的支持只是些无关痛痒的公道话。但我真的喜欢宋卫平,原因是我们太像了。一是都为血性的性情中人,每次喝酒都喝多。二是都有理想主义情怀,为理想宁可头破血流。三是都怀英雄的浪漫主义,这种浪漫代价大、销魂、刻骨铭心。绿城度过这次难关(肯定会度过)后,我们都会从容淡定坚强幸福。”

孙宏斌曾说:“人原本可以生活得很好、可以不冒险,但因为选择了梦想而遭受困苦和失败。虽然,中国人讲究成王败寇,但为了梦想和理想拼搏,即使没有成功也值得所有人尊重。因为,世界就是靠有梦想的人去推动的。”

融创——被地产耽误的下一个BAT

2014年5月22日 融创退出绿城,收购失败!

绿城活了,孙宏斌带着兄弟们撤离了黄龙世纪广场。

孙宏斌的疯狂“买买买”之路

2017年1月,150亿元驰援乐视,26亿元收购链家6.25%的股权;

2017年7月10日,438亿收购万达文旅城项目

融创的发展,当然也离不开孙宏斌核心竞争力

那就是,团队。

首先,融创有一支极其稳定的高管队伍。

融创——被地产耽误的下一个BAT

商羽,应届生加入融创,司龄18年,2年项目总、4年区域总、8年执行董事,创造了传奇般的晋升速度。

正如同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马云将童文红从前台培养为资深副总裁,孙宏斌也带着自己的创始团队一路打天下。

这是一种强大领导力的展现,不仅用人于当下,更能给人以发展、帮助下属持续突破自我界限,赋能于人而非换人。

这个意义上说,孙宏斌堪称是地产行业的领导力大师。

次,融创团队的凝聚力和信任感强。

基于长达15年的密切协作,高管团队之间形成了稳固的情感纽带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让我们一起共睹融创的未来发展!

孙宏斌说“你成功的时候,别急着总结经验,别把功劳全归自己,因为成功的原因可能不是因为你;你失败的时候,别灰心别放弃,要深刻总结失败的教训,把经历变成财富……这些可能就是自省。超越自己才能进步,超越自己很难,自省的人才能超越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