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势的演化过程—缠论视界

 最后的救命稻草 2020-03-26

有了前面的内容,对走势的演化就可以进一步推导,这样的作用是明白在理论框架中,一个走势是怎么生长出来的。例如是在abc三段完成后,如何一步步生长为盘整或者趋势,又如何结束(可以准备纸笔来跟着画画走势)。

假设当下是一个日线级别下跌趋势的底背驰点(日线的次级别是30分钟、再次级别是五分钟、再次级别是一分钟、再次级别是一分钟线段,日线上的推演在一分钟级别走势类型以上所有级别都适用,所以对次级别走势段的判断等同于日线级别的表述),也就是第一类买点,根据走势必完美后面必然是日线级别走势类型,而日线级别走势类型必然至少有连续的30分钟级别走势类型。把第一段30分钟级别走势类型设为1-2,后面的同级别走势类型都按这种数字形式来表达,那么2-3显然就是构造第二类买点的过程,并且1-2肯定向上的,但23不一定向下,因为23完全可以是横盘,但由于横盘也是从高点开始到低点结束,所以高低点连起来也可以说是向下。(重点)

第二买点后,34肯定是向上的。但34也有可能是横盘,如果是横盘,那就意味着12上升、23横盘、34接着横盘,同样是三段走势类型,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确实存在。(重点)一般情况的向上34段完成后,12、23、34中的34走势段就可以与12走势段进行背驰的比较,显然存在背驰或者不背驰两种分类,背驰的情况下,如果12、23、34的级别确实一致,那么45必然回到2以下位置(必然吗?这里是肯定的,是必然,而不是大概率),与23、34共同构成日线级别中枢A,使走势成为日线级别的a+A结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这三段到4位置就结束,然后又开始新的下跌,这就是下跌趋势后发生最后一个中枢扩展的情况。

级别一致的情况在前文中有过讨论,三段次级别和七段次级别理论上级别一样,但级别肯定是不同的(注意级别肯定是不同的)45回到2以下这种情况,abc三段的级别差别越小,发生的可能越大。

对于不背驰的情况,56一般是回不到2位置的,但走势不可能永远这样不背驰的向上走,所以一个三段次级别重叠的独立中枢是必然出现的。也就是说,除非三段次级别走势类型完成后马上结束,否则走势一定会演化为a+A的结构。如果出现12、23、34向上而34不是背驰段并且12和34没有重叠的情况,后面45、56、67又构成一个中枢,这时就可以把12、23、34当成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a`,45、56、67作为一个独立的中枢A,如图2-18。

                                                              图2-18

在图2-18中,a1a2、a2a3、a3a4是abc结构的上涨,然后出现了a4a5、a5a6、a6a7中枢,这时就可以把a1a2、a2a3、a3a4作为a`来处理,结构为a`+A。(下文数字与图2-18无关)

12+(23+34+45)结构后,走势也可以随时结束,这里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45和23对比是背驰段,第二种是45的力度更大。在第一种情况中,至少是中枢震荡,也就是说45完成后继续出现56但仍然在该中枢区间内。对于第二种情况,要么这个中枢是扩张型的,要么从45开始走新的走势类型。一般的,如果中枢震荡始终保持,那么每一次震荡中的次级别段都会是前面的背驰段(因为缠论也讲过,一般中枢都是收敛的)直至该中枢被突破,突破就可以向上或者向下了。对于向下的情况,例如56向下跌破中枢区间,然后67又回不来,那么这个a+A结构就结束了。对于向上突破的情况,a+A+b结构就出现了,b段有两种分类:比a力度小、比a力度大。
b段是a段背驰段的情况,必然有67走势段向中枢A回拉,回拉的结果就有回到中枢区间、回不到中枢区间两种,前者对应中枢震荡的延续就回到中枢震荡的保持或破坏那里了,后者对应的就是第三类买点,理论上将后一种情况称之为盘整背驰转第三类买卖点。(注意回拉的级别67是同级别的,陈老师没说是次级别的回拉)
b段力度比a段大的情况,后面也必然有67段向中枢A回拉,只是这种情况下的回拉一般都不会回到中枢A区间内,但同样构成第三类买点。随后78走势段继续向上,78的力度再和56比较,存在盘整背驰或者不盘整背驰两种情况,盘整背驰的情况89就回来和56、67构成第二个中枢B,不盘整背驰的情况就继续向上直至盘整背驰为止再出现第二个中枢B。这里的分析,和12、23、34那里是一样的。
两个中枢出现后有两种情况:这两个中枢有重叠区间、这两个中枢没有重叠区间。对于前者如果b段含有中枢A的第三买点,那么中枢扩展就发生了,整个走势就不是日线级走势,而是周线级别,如果b段不包含对中枢A的第三买点,那么这就是两个走势。(其实这段话是很重点的,为什么发生扩展了,因为b段中包含了第三类买点)见图2-19。对于后者就是标准趋势的两个中枢情况。

                                                                  图2-19

趋势的第二个中枢,和第一个中枢的分析一样,可以从第二个中枢处结束该上涨趋势,也可以继续向上延伸出包含第二个中枢B第三买点的c段。对于理论上的标准情况,包含B第三买点的c段中,如果c和b相比是背驰段,并且c的某一个向上段也是c内部的背驰段,那么区间套顶背驰就成立了,该趋势从该顶背驰处当下就可以判断结束,这种区间套的判断同样适用于aAb结构中用来判断b的顶点。

要注意的是,以上的分析适用于任何级别的走势,例如该日线级别趋势结束后,在第一买点后的三种情况分类中,除了上文提到的最后一个中枢扩展和反向趋势,还有更大级别盘整的可能,这更大级别的盘整,其实就是a+A的情况,而对于中枢A里面的三段次级别走势类型的每一段内部结构,同样依从上述的演化过程,这些都是走势必完美的应用。
下一节用一个具体走势的实例,来模拟当下走势的生长,同时在各个关节点串接起来前面的各个知识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