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修养:让人把话说完

 王明鹏 2020-03-26

让人把话说完,天塌不下来,还避免人际冲突,试着先赞同再顺势而为,说出自己看法,利人利己利事情解决,何乐而不为呢!


文明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本质就是把丛林法则变得温情脉脉,把直抒胸臆变得委婉曲折,表现在生活修养中,莫过于理解人性,让人把话说完,尤其遇到不中听的看法,保持尊重听完之后再评判,乃至看破不说破。

这对于不少人来说,做到让人把话说完并不容易。

因为,“改变一个人是上帝才能做的事”,改变别人不是我等能做到的,改变自己其实也是难以做到的。

比如家庭讨论养老话题,各人看法不已,说出来也有避重就轻,也许自己看法较为符合实际,可是激烈反驳别人,固执己见,最终会把事情搞糟糕。

比如工作事情讨论时候,需要各抒己见,往往有外行内行差别,各自立场角度不同,上级下级位置不同,坚持自我看法,可能得不到认可,甚至给人以固执印象。

最重要的是,一旦自负到“我就是对的”,不让人把话说完,不表现谦卑低调,众叛亲离,“搬起石头砸自己脚”,时过境迁,自己都会感觉“出力不讨好”,付出不少却得不到好,痛定思痛,修养不够。

生活里的事情很多没有绝对的对错,不少时候真的是混沌状态,也就是说怎么做都差不多,好比下班回家的路其实好多条,执着走哪一条意义不大。

不能容忍别人看法,尤其打断别人说话,抢话说,不把自己观点说完不罢休,实在是修养大问题,给人观感不好,自己过后也会感到糟糕。

当然,从精神分析角度看,这种不让人家把话说完现象,会看到这个人内心深处太多东西,比如安全感缺失,自我中心主义,缺乏觉察意识等等。

这些说出来意义不大,因为想改变是非常难的,倒是可以从社会人际关系角度试着解读。

不让人把话说完,结果一定会导致人际关系不良。理由很简单,谁都希望表达自己看法,粗暴被打断是对人整体否定,你连人家看法都没有耐心听完,就是全盘否定,也带着藐视。

自己被如此对待会生气,别人亦是如此。

由此可见,不让人把话说完,不仅是自己修养不够的问题,重要的还有自己在别人眼中形象不堪。

自我是个社会心理学概念,除了自己认为如何,还取决于别人认为你如何,这是人际关系核心。

如果我们不想让自己被人过于轻视,仅仅有所谓正确见解远远不够,要知道人性特点是“对人不对事”,人对眼了世界才好。

我们平时思考与决策其实是“两张皮”,即理性思考,感性决策。

好比电影《闻香识女人》的经典台词,“到了人生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疑问,我就是知道,可我总是选择其他的路,因为这条正确的路太他妈难走了!

我们不缺乏理性分析能力,可总会被情绪困扰,被情绪带到沟里。我们是这样,别人也是这样,结果我们说的再好也是枉然,因为人家已经“一票否决”你这个人。

化解这个问题也有办法,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接后带法”,也可以称之为顺势而为法则。

当遇到讨论事情,或者争执话题时,哪怕确信自己见解再正确,也要先赞同别人再说明自己,如同开车拐弯调头,一定是先直行,再慢慢拐方向,遇到车辆较多,还要注意避让,甚至多次打把,目的确保安全可控。

不同意别人说法,试图打断别人时候,联想到这是自己要拐弯,就要拐大弯,保安全,慢慢来,急不得。

实在想不通,可以记住这个故事,当年有个伟人在艰难决策时候,说过这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让人把话说完,天塌不下来,还避免人际冲突,试着先赞同再顺势而为,说出自己看法,利人利己利事情解决,何乐而不为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