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压力心理现象,让我们理解心理更深点

 王明鹏 2020-03-26

压力无处不在,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也就没有成长,然而过度持久压力感受却是有害的,认识压力就是觉察应对的第一步。

心理随处随时会呈现,只要稍微用心体验的话,比如我们要说到的压力。

压力是什么,可以意会,比如紧张焦虑坐立不安等,这个人人有体会。事实上,压力的英语单词是“STRESS”,我们翻译为应激或者压力都可以。而应激又是情绪的一种,情绪则是与需要是否满足直接相关,最基础需要除了生理需要,就是安全感需要,因此从这里推理看,引起压力的核心是安全感问题,控制感问题,确定性问题。

因此,也可以说压力就是失去控制感,没有了确定性,安全感不足。注意的是,这里都是感受,可不是事实本身,比如一个富有的人,压力之下可能感觉一贫如洗,一个能力充足的人,也会遇到棘手问题感觉无能为力。

当然,理解压力是心理现象,还是要从心理本性谈开。

首先,心理是心外无物,心事萦怀,主观感受。压力出现当然有诱因刺激,这就是外在的物,然而只有我们感受到刺激信号,即这些身外之物变作神经信号进入大脑,成为心事,我们才会感受压力,好比美色美味而得不到,只有被我们捕捉到,才会形成压力。

压力在大脑呈现为各种感受:紧张、焦虑、担心、着急、气愤、喜悦、兴奋、激动,等等。

比如工作压力,孩子逆反压力,盼望已久旅游出发前的压力,这些引发压力刺激源不同,可是感受会类似,比如紧张、焦虑、激动等等。自我曾经的工作压力,非常焦虑,崔永元抑郁来自压力。

其次,心理是外物映象,意象纷呈,建构解释。压力由外在刺激引起,引发大脑中意象表达,类似翻译、象征,不是真实的外在压力源导致压力感受,而是头脑中形成的意象导致失控感。同时,建构起来各种解释,增加了无能为力或者安全感不足。

此时压力在大脑呈现的是认知,尤其多是不合理理念:绝对化,糟糕至极,过分概括化。工作压力的“我必须做好不能出错”“出了差错就完蛋丢人大发了”“这件事做砸了说明我就笨蛋一个”,这就是自我曾经的想法,不能接受自己出错,可是这可能吗,只会加重压力感。唠叨八岁孩子糟糕至极意象到八十岁。一个婆婆的感受,对儿媳妇先是“最好的那个”,偶尔不合意了“最不好的那个”。

第三,心理是社会产物,生理反应,行为表达。压力出现于社会环境刺激中,是社会要求的产物,除了内在的主观感受和意象解释,还会通过生理与行为反应向社会表达,呈现社会刺激的本能反应。

青春期的孩子为何容易逆反,这时候亲子关系表现出冲突阶段,我们作为孩子时候不能忍受父母粗暴无力态度,一旦成为父母又忘记孩子也是独立个体会有正当不满。这时候注意观察的话,可以通过生理与言行觉察自己与孩子压力感受。成长本身即是压力,许多单一性生活事件就是压力,这个压力就会体现为挫,这时候能够通过外显的反应观察,接受,共鸣,才会促进关系和谐。

最典型的是:生理的神经性紊乱,行为的精神运动性不安,这都是最明显的信号。咨询的住宿不适应高中生,家庭系统支持非常不够。

压力无处不在,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也就没有成长,然而过度持久压力感受却是有害的,认识压力就是觉察应对的第一步。

(心理困惑,心理高见,欢迎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