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中的心理学常识

 王明鹏 2020-03-26

心理学知识很多就是生活常识的提炼,理论之树常青在于生活事例印证,更加富有意义的在于灵活主动应用。向生活学习,永远没有错;从实践体验,才会有成长。

周末听老太太说起过去事儿,回答我请教的问题,感受颇深。所谓心理学知识很多就是生活常识的提炼,理论之树常青在于生活事例印证,更加富有意义的在于灵活主动应用。

说起照看带小孩子来,列举了两件事。

一是当年家里小子上幼儿园,来城里帮忙照看,放学后小家伙到处跑,追不上又担心啊,咋办,对我说当时想了个办法,先在家里用白糖凉拌好西红柿,对小家伙说别乱跑回家有好吃的,于是乖乖跟着回家了,因为确实有好吃的。

这可是心理学中典型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运用啊,属于正强化技术,好似上班族能够不辞辛苦埋头工作一般,不过这个方式解决了现实问题,当然要比人人知道的上班挣钱高明的多。都说高手在民间,果然如此,老太太不识字,解决问题无关乎文化知识,另一个方面也说明理论,尤其人文社科理论只是来自生活和实践。

另一件事情是告诫别人照看孩子的事情。人家照看的孙子不过一岁大,有次带着出去玩,孩子不小心摔倒幸亏被拽住,但也碰青了额头,倒也不碍事就不多说。后来孩子妈妈发现了说很似蚊子咬的,一岁大的小孩子就指着脑袋比划,老太太说幸亏小孩子不会说话,要是会说话可就瞒不住了,我听了这么直白的推理话忍不住哈哈大笑。老太太教育要好好看好孩子,别的都不要紧,看好孩子是大事。听说小区有浅水曾经有小孩子掉下去,就告诉远离那里,别过去,又说带孩子外出务必看好,都说有偷孩子的可是不能大意。

这里隐含的底线思维心理学理念很重要,甚至就是生活真谛。比如说远离危险环境,比如避免最差可能,这就是说我们无法做到最好,但是一定要防止最坏情形发生。事实上,这个底线思维就是知道最差情形是什么,避免最差就是最好结果,例如我们无法让孩子出类拔萃成为学霸,但是如果成为学渣游手好闲则一定是父母责任。

对于我请教的问题,又说起两方面。

一是很多心理冲突现象,老太太说可能是脑子病,也可能是心里病。解释说胎里的病不好治,就是腹里带来的那种,比如有些人死皮拉的焉,比如看不见听不着的。又说好比是“心和脑”两个打架,比如心说不做这事了呗,脑子说不做不行,心里老想做,脑子由不得。这个解释我们常见冲突模型很巧妙,用心和脑作为对子,类似一般人说的身心矛盾不一致,也可以引申象征为思维和行为的矛盾,好比习惯午休可是要加班,当身体要睡思维要班且后者强大就加班,否则就午休,怕就怕二者旗鼓相当,彼此折磨。这时候谁主动示弱,其实暗示谁是强者。难怪说家有一老是有一宝,关键要虚心请教啊。

二是说起村里很多人的故事来。村里有各种各样的人,什么人都有,瞎子聋子哑巴,到底有啥毛病,不知道,没人管。比如一个绰号叫做“胡缠”的他哥,镰刀割麦子一天最多割两个麦个子,割完麦子放路上不去管,下雨也不问,最后烂掉了。这个事情的心理学意义在于,每个人都有故事,只是不说不知道而知,可是不代表没有发生。我们知道的实在太少,了解的别人更少,真的是井底之蛙,孤陋寡闻,为此保持虚心,观察心,细微心,敬畏心。跳出时空看心理看世界看众生,才有大境界。

向生活学习,永远没有错;从实践体验,才会有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