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克富 |心理专栏| SST经验谈(4):谨慎的积极‬

 王明鹏 2020-03-26

编者按:李克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心理咨询行业领军人物,新阳光研究所创办人,出版《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行走中的思想》《自由的联想》等近十本专著。李老师“后现代思维”可谓拍案叫绝,不由你不被敲打的“痛并快乐着”,现承蒙李老师同意,编发其生活心理随笔,以飨读者,相信受益无穷!


求助于心理咨询本身就是冒险,就是积极的表现。此时,咨询师必须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行动与之呼应。相较于“积极”,“谨慎”是次要的。

谨慎和积极不矛盾

曾有学员问我:“如何才能在SST中保持谨慎的积极?”

我十分肯定地答:“这个问题即使我告诉您答案,恐怕您还是不明白;即使您明白了,也还是不能像我一样在具体操作中保持谨慎的积极。”

估计他被我弄得一头雾水,或者以为我在开玩笑。

其实不是!

这就像问如何才能把一道菜做好,那个厨子会在陈述完主料之后一定不忘补充“盐少许”、“糖若干”。那么,“少许”是多少?“若干”该如何衡量?估计多数人都不明白,少数明白的人在做菜时还是不知道该如何放盐、放糖。

诸如此类问题不能理论探讨,需要在具体实践当中摸索。多做几次菜,才能掌握好分寸,确保不咸不甜刚好可口的“少许”或“若干”是长期锻炼的结果。

希望各位也将“谨慎的积极”(cautiously positive)作如是观。

无法说清楚谨慎的积极“是”怎么回事儿,今晨只能尝试着谈谈SST中保持谨慎的积极“不是”或“不该是”怎么回事儿。这好比对一个没有见过大象的人无法说清大象“像”什么,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而谈大象“不像”什么了。

有时候说的太清楚就不好了

第一,谨慎的积极不是“盲目的积极”。盲目的积极就是“瞎”积极,具体表现出来可能就是盲目的乐观。记得刚开始咨询的时候,我有一次对一位连续三年都没有考上研究生的求助者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你那么努力,而且考研究生的目标又十分明确,我相信再刻苦学习一年,理想就一定会实现!”他看了我一眼,毫不犹豫地怼了我一句:“去年我考研失败时,有位咨询师也曾这么说!”至今我的眼前都能清晰浮现出他那鄙视的目光,当然自此之后人家再也没有找我咨询。

当时我并不理解他为什么要鄙视我,也没有意识到我那句话错在哪里。直到有一天当我遭遇失败,有人也用近乎同样的话鼓励我时,我才知道那不过是句正确的屁话!具体而言,那样的鼓励的确积极,因为我发现了他持续的努力和明确的奋斗目标,但是由此便得出理想一定会实现的结论就太盲目了。

第二,谨慎的积极不是“谨慎的静观”。在我所秉持的咨询理念中,有个叫“时间是治愈创伤的良药”,在此理念指导下每当我遇到困难时会不自觉地选择等待,有时候宁可与求助者僵持、对垒也不去推动。这在长程咨询中当然没有问题,因为我有足够的时间,但SST则不同,我可以谨慎但不能静观,而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打破僵局或不至于陷入僵局,不断扰动,我的口号是:进攻!再进攻!不停地进攻!

第三,谨慎的积极不是“积极的谨慎”,重点在于“积极”。这一点算是最后的结论:由于心理问题大多因为消极被动导致,或有心理问题的人大多消极被动,因此,求助于心理咨询本身就是冒险,就是积极的表现。此时,咨询师必须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行动与之呼应。

相较于“积极”,“谨慎”是次要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