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专栏-李克富|Doctor不是S

 王明鹏 2020-03-26

编者按:李克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心理咨询行业领军人物,新阳光研究所创办人,出版《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行走中的思想》《自由的联想》等近十本专著。李老师“后现代思维”可谓拍案叫绝,不由你不被敲打的“痛并快乐着”,现承蒙李老师同意,编发其生活心理随笔,以飨读者,相信朋友们受益无穷!



Doctor不是S

文 | 李克富

据说《Doctor S》是国内首部以精神分裂症医患关爱为主题的公益微电影,时长不足五分钟。“S”的寓意是superman(超人),电影想表达的意思是:对于患者,精神科的医护人员都是一群默默无闻的超级英雄。

昨天有媒体让我从专业角度予以点评,我说我不是精神科医生,因此没有资格。接下来我还是没忍住从心理咨询师的视角谈了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这部电影非常不专业,从医护人员到病人始终是脱离现实的表演。

比如在开始39秒时有个医生跟病人家属通话的细节,电话接通后,医生问:“喂,刘大哥吗?”

一个医务工作者在电话中以“大哥”称呼病人家属,哪怕不算是职业大忌,也应划归不提倡的范畴。这样的却称呼出现在了一部面向公众的电影中,实在是不应该的。

医务工作者要“视病人如亲人”。这个说法当然没错,但是我们也不能认为这个说法多么正确。医务工作者必须清楚:那个“如”字只是一种比喻,试图表达某种理想,也就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就像号召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样,这个号召里也没有对错,不论是否有人真的去做,做到却是不可能的。

用“大哥”称呼病人家属,是对“医患边界”的抹杀。如果医患之间没有了边界,医生就会把病人当成亲人,主观的情感就会影响客观的理性,医生的助人能力就可能弱化,而其助人行为就会面临风险。对此若觉得难以理解的,可以想想为什么很多知名的外科医生却不能给自己的父母或儿女做手术?有个护士告诉我,自己给病人静脉注射都是一针见血,但是第一次给女儿打针却连刺两针均未成功,自此就从不给女儿打针了。

像我这样的心理医生对于称呼或称谓非常敏感,这不仅表现在我不会跟求助者及其家属称兄道弟,而且对于求助者对我的称呼也时刻保持着警觉。比如当有人不是称我为“老师”或“医生”,而是直呼其名或者其他时,就值得重视且应该分析了。

在咨询室内曾有人称我为“大哥”,我会想这是他的习惯还是故意的;还有人称我为“大师”,我也会想这两个字背后到底是恭维和攻击哪个更多一些。

无论别人如何称呼我,我始终按照原则称对方为“先生”、“女士”、“同志”……我不会纠正别人对我的称呼,只是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谁?与对方是什么关系?边界不能突破!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还存在着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题目。当我知道那个“S”的意思时,感觉到又有人在坑害医务工作者了。

“对于患者,精神科的医护人员都是一群默默无闻的超级英雄”吗?如果社会也这么认为,精神科的医护人员还能像人一样活下去吗?我不否认那个群体中有“超级英雄”的存在,但绝对不是“一群”,更不是全部!

最近听说有位护士被打,原因是给一个婴儿打头皮针三次都未成功。打人的家属理直气壮:“你们医院不是宣传自己的护士能够‘盲打’吗?干嘛睁着眼睛都不能给我的孩子打上针,这不是典型的学艺不精拿我孩子练手吗!”

这就是不当宣传惹的祸,是在找挨揍。

同样,这部微电影把Doctor当作S,就是把精神科的医护人员架在火上烤!这种宣传思维是极其可怕甚至恶毒的,不可不防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