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鹤壁电厂圣益先进贾振的故事——系列小说《厂花》之三

 文艺朝歌 2020-03-26

鹤壁电厂圣益先进贾振的故事

——系列小说《厂花》之三 
作者/臧学祖

一、困扰中的高兴

现在,生产上的一个难题,正困扰住了贾振。

贾振是鹤壁电厂圣益公司灰库副班长,管着电厂南区两台机组的矿尾工作,即保证来灰的及时排放,保证灰库的正常料位和放料过程中的文明环保。

放灰就是来了灰罐车后,将灰罐车上的两个口打开,一个口是对着灰库下方的散装机,一个口用以排气。

困扰贾振的难题,正是这个灰罐车上的排气口。虽然散装机上带有收尘装置,但总有余气夹着粉煤灰一股一股的从罐车的排气口冒出,影响到了文明环保。

他思考着办法:加大收尘的出力吧,须投入设备的技改;减小下灰量吧,又影响设备出力。

他想到有个发明失重笔的笑话。说是美国人花了大笔经费研制失重自来水笔,用以航天上的书写,可一问俄国人是用铅笔写,轻松解决问题不说还省下了人力物力。

他笑了,心说:这只能当笑话听,万事万物都是努力大于偷赖,实际俄国人也发明了失重笔,听行家说如果真的用铅笔,铅笔芯在纸上划过的石墨屑,会严重影响太空舱的环境卫生,如落到运转的设备上又会影响安全可靠性。

他突然打个机灵,眼睛一亮,给自己打气:“人家是航天设备,要的是精密,灰库建设的设计方和生产方要的是精密,而我针对本厂要的就是,小想法,小工艺,小投入,放下精密的科学思维,找的法子。对了,火箭在防低温时,也在防冻燃料的应用和设备的防冻处理的同时,用了棉被捂的土法子,自己也应在‘上下下功夫啊!

有了方法方向,虽然暂时没想出来,但心理上到底可以轻松一下了,愉快的红光充溢着贾振宽宽胖胖的脸颊。 

二、神秘的妈妈

贾振下班回到家,迫不及待地先摸两个双胞胎儿子的后脑勺。这时正是夏天,就见大儿子的脖子上有个被蚊子叮咬后起的红疙瘩,就习惯性地用嘴吹一下,实际根本没吹到。

爱人小王拉了丈夫的手说:“蚊子呀,被咱妈消灭了!又将声音压低说:咱妈可神了,没用蝇拍,是用扇子消灭的蚊子!

贾振说:“扇子赶蚊子,这有什么神的?

小王生气地说:“给你沟通这么难呀!是打,不是赶!”接着声音又低了些说:不是用扇面,咱妈手拿扇面用扇柄打的蚊子,不是碰运气的打死一只,连打了三只!

贾振笑笑说:“咱妈厉害!

小王却说:“平时也没见咱爸击剑打拳什么的,不过是去保险公司上上班,凭空得来一套功法?

贾振说:“你呀,少操点儿心吧!

小王却仍陷入在思考中,一点儿不理会丈夫,一会儿后却猛地从椅子上跳起来说:“还记得咱结婚那晚被妈妈放走的那个女小偷吗?我看她不是小偷,她与妈妈有关!

三、新婚之夜

贾振两口子结婚时,小王本来是凭着女人节约过日子的想法要高箱床的,里面可以放衣服和棉被。

可贾振却说:“床是用来休息的,不是用来当柜子的,站在卫生的方面考虚,就用低箱的,下面四个腿支着还可以及时打扫,不像高箱的只有移动床才行,可移动一下得将里面的衣被全搬出,干脆经常不打扫。

小王笑笑,依了丈夫。

新婚之夜的晚上,小王问丈夫看到自己的小学老师陈羽为什么笑。

贾振说:“你瞧,陈老师左肩膀塌,右肩膀耸,脖子向右斜,一幅与人争吵的样子,高年级的同学叫他天生不服气的老师一天他说到学习时,要求我们要努力学习书本知识,将来搞机械,搞自动化,不要像他只能出体力,并指指自己的肩膀和脖子说是青年时抬土时间过长导至的结果。”

小王说:“这有什么?

贾振说:“有什么,可我回家一说,邻居孙二伯马上就说:你的班主任陈羽还怪会编故事哩,实际他天生就那样的!还说,陈羽这是斑鸠身上插公鸡毛,借别人的羽毛!我今天想到他,叫声陈老师,想到他名字上的羽和孙二伯说他借别人的羽毛,忍不住笑了!”说着又笑了。

小王也笑了,说:“你这陈老师真怪逗的!

亲爱的读者,奇迹就在这时发生了,竟传出一个女子的声音来:“陈老师那也是为你们全班同学好!接着就是一句:坏了!

小两口大吃一惊:这屋里有其他人!

贾振壮着胆子问:“谁?你是谁?”

床下爬出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又怕又羞地说:“我奉师父之命,来找俺师姐,师姐让我门后躲了,一会儿再说,我一时瞌睡,就爬到了床下睡着了!

小王见是个小女孩,也不害怕了,问:“你师姐是谁?

小女孩忙又捂口说:“我,我找错人家了!又说:我饿得慌,一天了没吃东西。

小两口就拿出点心让小女孩吃,再问小女孩就只摇头。

过后母亲来了,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待看到小女孩马上释然了,却问小两口:“这小女孩是怎么回事?

小女孩并不抬头,只管低了头看脚尖;小两口忙将床下发现小女孩的事说了。

母亲说:“看这小女孩也怪可怜的,这样吧,我去问下情况,真的走错了亲戚的话我们帮她找找! 

四、答案

贾振与爱人揣测着神秘的母亲,突然如有发现地说:“我记得小时爸爸有一段时间爱喝酒耍酒风,妈妈一气之下回了姥姥,可爸爸一个多月后去了姥姥家却说并没有来,正在两家人着急地走亲戚访朋友时,妈妈回来了,还提着把宝剑,还常在院子练剑,可后来也不见练功了,剑也不见了,甚至都忘了母亲的这段神秘经历,仔细想想,咱两个新婚时床下睡着的女孩子是不是就与母亲神秘经历有关?

爱人小王说:“我看有关!又笑着望着丈夫说:看来,我这婆婆还真是神龙不见尾的功夫高手哩!

贾振说:“对,改天我再问下爸爸!

几天后,贾振告给爱人说:“我问爸爸了,说自妈妈提剑回来后,他就控制了酒量,再不敢耍酒疯了。爸爸说自那后妈妈先是常练剑,后来不用剑了只练掌,再后来不见练掌了只是一天里闭目默想一会儿。”

小王说:“我明白了,俺妈这是功夫三层楼,一层楼的剑,二层楼的掌,三层楼的想。对,婆婆练的这是内家功!”

贾振说:“你分析咱妈的功夫怪透彻,你的功夫三层楼是什么?

这正好给小王提个醒,机灵一下自问:“噫?我的功夫三层楼是什么!”接着又闭着眼说:第一层楼是到商店打工,第二层楼是遇到你有了两个孩子,第三层楼……对,要创业!

什么,创业?丈夫贾振满脸惊讶。

小王说:“对,创业!

贾振追问:“那孩子谁管?我可不想劳累父母!”

小王笑笑说:“放心吧,我在家里就创业了,是又顾家又创业两不误!

贾振问:“那是什么项目?

小王一举手机,说:“它! 

五、做微商

多天前好友就向小王推荐,在微信上卖化妆品,今天丈夫一激自己,手头的项目做起来呗!

小王在微信上卖的化妆品,主要是面膜和护肤皂,反正货好价廉,小王首先自己用才推荐给朋友圈和好友。

可几个月后,小王发现化妆品销售的后劲明显不足,就找婆婆商量,看看有什么好的想法。

婆婆说:“要说人离不开的,四个字:吃,穿,住,行。排在最头的就是个‘字,听说连出国打拼的人,也要首选餐饮不是?

小王说:“对,听贾振说,他们上学时,有次过冬至,用洗脸盆调馅和面,在课桌上擀面皮,全班包饺子吃。

婆婆说:“邻居家的小民子上学时都学会了缝被子,为了线走的直,像泥瓦匠一样两边两块砖,中间拉根线。

小王说:“我上学时,班里男生都是被子该拆洗时就自己拆洗,缝被子就找都找我们女生帮忙。

婆婆说:“什么人都有,什么事也都有不是?还说做饭吧,老早时咱家与别人一块住个大院子,有天发现洗脚盆不见了,因为它是木头做的,后来发现是院儿里卖肉的拿错了,用咱家洗脚盆用作了盛肉盆,要说正应了那句‘眼不见为净的老话。

小王说:“妈,要说卖吃的,卖什么好呢?

婆婆慈祥地盯着儿媳说:“你娘家的石林镇时丰村的面食,那可是名声在外呀。鹤壁人都常说:走南京,闯北京,全天下吃过,比不上南北两唐宋村的疙瘩汤,比不上时丰村的团团馒。”

六、南瓜面豆包

小王的娘家正是石林镇的时丰村,村子紧临着北唐宋村和南唐宋村。

刘邓大军于1947年正是石林法隆寺召开了著名的石林会议,会议贯彻党中央毛主席制定的两翼钳制、中央突破、三军配合的战略方针,而后我党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打入蒋管区,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解放全中国的序幕。

石林地名的来源,是过去这里供奉释迦牟尼的庙宇多,松柏榆槐各种高大的树木多,一片如海的林子里隐约露着些庙顶庙墙,这地方就被叫做了释林。

又因这里是晋豫鲁商道的必经之地,临街客店多,行路的做买卖都在这里打尖进食,也就有人把这里叫食林。

这里更是出英雄豪杰,人硬气,设有镖局,为大小商人保驾护航。石头不是硬么,都就又叫这里石林。

关键是当地人更乐意听乐意叫石林这个有着英雄气概的名字,最终两个称谓也就慢慢不见了。

在吃食上,林石镇南唐宋村和北唐宋村的咸香疙瘩汤,曾与外地的胡椒辣汤和炒面油茶一道,并称天下三汤。

时丰村的团团馒,又与外地的馅包子、油葱饼一道,并称天下三面食。

就连时丰村和南北唐宋村的村名的得来,相传都与这咸香疙瘩汤和团馒面有关。传说宋朝与北辽在西边山里会战,当地百姓自发带着汤水、干食给宋军,后来发来文书称赞说:“百姓箪食壶浆慰劳宋军,宋军体力士气都大增,一举打败了北辽的胡人。

一个村汤做的好,送汤多,叫做汤送村一个村干食做的好,叫做“食丰村,都被大宋朝庭进行了嘉奖。

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汤送叫成了唐宋食丰叫成了时丰,两个村的两大名食也是代代传下来。

时丰村的团团馒,又叫南瓜面豆包,关键正在南瓜面做的皮儿上,因为面儿主要由老南瓜加少量的其他面和的,吃了后营充养足身体壮,千百年来久盛不衰人待见。

可小王在家里常吃这南瓜面豆包不假,可那都是母亲做,自己还真没做过,要卖这南瓜面豆包,还真得问母亲不可。

对,让乡下的母亲来趟就是了,到城里住些天,多好!小王打定了主意。

七、防尘罩的发明

贾振回到家,发现门口挂勾上的草帽,马上灵感来临,高兴得如阿基米德洗沐中发现了浮力原理时一样,说:“我回厂一趟!

亲爱的读者,第一节不是讲到作为灰库副班长的主人公正在为放灰时的灰罐车的出气口冒有带灰余气而困扰么,当他决定用简单的小创新来解决时,就迈出了一大步,就差一个机遇的碰撞了,恰好这只草帽带给了解决难题的机遇。

小爱小王忙从屋里跑出来说:“回厂?你不是刚回来吗,再说你也不问问咱家今天发生了什么好事?”

贾振说:“什么好事?

小王说:“俺时丰的妈来了!

贾振忙说:“门口的草帽是咱妈戴来的吧?还真是咱妈的这顶草帽提醒了我,让我想到困扰多天的罐车出气口排余气问题,我赶到班上先试验一下!”

贾振因为心里装了事,将门口换拖鞋再进屋的习惯也忘了,匆匆进屋与岳母打了个招呼,就下楼驱车向了电厂。

到了电厂,正好灰库有罐车,贾振将圆钢丝箍着的一件旧工作服做成的布草帽放在了罐车的出气口。还别说,真的起到了良好的防尘哩!

第二天,贾振找到部门领导,将自己的想法与试验结果一说,就一块儿联系了一个加工厂家,制作了两个蒙帆布的草帽形防尘罩。

这一小创新,年底就荣获了公司的五小奖。          八、豆包上的黑豆

小王的南瓜豆包在微信朋友圈上一经推出,就得到了亲朋与好友的喜爱,这个要5个,那个要8个,每笼是8个,每天的三锅六笼48个包子都能卖完,买不到的排到第二天。近的来取也行,一个电话送楼下;远些的骑电动车送去,楼下取。

小王卖的豆包有三个特点,一是南瓜面皮儿金黄色,营养又好看;二是豆馅儿里有红豆、豇豆、红薯等,搭配合理口感好;三是每个豆包上面按有两个煮熟的黑豆。

卖到豆包的都问小王,为什么豆包上面按两个黑豆?小王想着母亲教自己这样,估计是老辈子传下来的风俗,可一问,原来还真有故事:1947年刘邓大军展开豫北战役,重要的大战役就是围住了汤阴城内孙殿英的国民党新五军,重点打来从新乡来增援的王仲廉部国民党民党党第二十六军的以四十九旅为主的第二快速纵队,最终在市区东边的四十五里火龙岗上将围敌全歼,活捉少将旅长李守正。

而在围汤阴前,刘邓大军先对外围的土匪及武装进行了清除。住扎在鹤壁集是孙殿英的六总队第一团和第二团,刘邓大军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决定暂停撤下来,等待新的战机。果然,八路军从鹤壁集与汤阴之间的电话线上窃听得六总队两个营将与汤阴城内的守军进行换防,换防地点在汤阴城,就在鹤壁集与汤阴之间路段的南唐宋村设下了伏击圈,将来自鹤壁集的敌人两个营来了个一窝端,接着再次攻打鹤壁集,在敌人士气低、兵力弱的情况下一举解放了鹤壁集。

小王母亲讲:咱们的部队打大胜仗了,送的干粮的也都到了,战士们吃着香甜的干粮,别提多高兴了!从那以后,时丰村最有名的团团馒,也即南瓜面豆包上,都按上两个黑豆,说明这团团馒,是送给八路军的光荣馒,是慰劳过八路军的光彩馒,家家再蒸团团馒时都要煮上些黑豆,每个馒按上两颗,纪念这八路军馒的光荣光彩。

小王将这写成一小段儿《豆包上两颗黑豆的来历》,印在了包馒的袋子上,大家都说好。

小王母亲还说:“听说在南唐宋村歼灭战中,还来了一个由十多人组成的宝剑队,清一色的红缨帽快靴子,很是帮了咱八路军的大忙。是当时部分敌人占领了一个土坡后,以尸体和挖土为工事,让八路军吃了亏,这时从敌人后面支援的宝剑队给敌人来了个措手不及,纷纷被刺死的被刺死,投降的投降,可在庆祝胜利时这支宝剑队却又借着夜色悄然离去了。”

小王听后一怔,因为她好像记得在家的哪里,见过一个红缨帽,就决定找找看。

九、妈妈的新事业

小王正找着红缨帽,公公问:“找什么?

小王说:“爸爸,印象里咱家不知哪里放着个红缨帽,像戏里花木兰头上戴的那种,我试着找找看。

还没等爸爸开口,婆婆已开了口:“有,我放起来了,这就拿出来!一会儿从柜子里取出个印花包袱,打开来有红缨帽,有束身衣,有快靴,还有把带鞘宝剑。

小王一眼就盯在了宝剑上,说:“妈,您藏有功夫,却不外露一点儿啊!

婆婆笑着说:“要不是师父硬给我任务,我还真不向你透露红缨帽哩!

小王疑惑地问:“师父?

婆婆接口说:“是呀,我当年学艺的师父叫俊秀大娘,他丈夫是个铁匠,要说俊秀大娘可是对革命有功的人,曾带着十几个女徒弟参与了南唐宋村歼敌战,从背后冲上敌人占领的一个土山,减少了八路军战士的伤亡。

小王忙说:“俺时丰妈就说,老人都传说着南唐宋村歼敌战的事,还说到有支宝剑队,敢情当年带领宝剑队的,还是您的师父啊!

婆婆点点头,满脸的自豪,说:“俊秀大娘都九十多了,现在年龄虽大些,却宝刀不老,因为家里有闲房,儿孙以及曾孙辈的又不用操心,说要开个女子武馆,已申请了有关部门,教习功夫,传承剑术。俊秀大娘任馆长,你小玉姨任副馆长,让我也当个副馆长哩!”

小王问:“哪个小玉姨?

爸爸要插嘴,婆婆忙止住,小声对小王说:“还记你们结婚时在新床下瞌睡着了的小姑娘吗?她就是你小玉姨,当时师父让她来找我说剑术的事,我已决定不再明练了,只是暗中练习一下,也就把这事藏住了,也不愿意暴露师父那边的事。”

小王点头说:“我就说么,俺妈就是厉害!

爸爸一看表,忙说:“哟,该从幼儿园接两个孙子了!

妈妈说:“走,咱老两口一块接去!

小王忙说:“你们在家,我去吧!

妈妈说:“不用,你一会儿又该忙着蒸八路豆包了!这八路豆包不知道从谁那里开始叫的,还真好听哩!

婆媳两个正说着话,两个孙子却已跑进了家,门口站着正从锁孔里拔钥匙的贾振,他说:“下午参加了市里开的一个企业发明会,所以回家早些,顺便接了两个小不点儿!

小王打下丈夫的肩膀说:“啥时变发明家了?

贾振说:“这发明里也有时丰俺妈的功劳哩!

小王抬头看看婆婆,嗔怪地说:“真不会说话,那咱俩面前站着的妈就没功劳?

贾振挠下头说:“有,都有功劳,咱两个妈都有,两个爸也有,两个小不点儿也有,你也有!并嘿嘿笑着。

小王笑了,爸妈笑了,屋内充满着快乐的空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