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志民:打煤球

 文艺朝歌 2020-03-26

打煤球

文图/陈志民 

我当兵五年,84年才有了探亲假,那个年代生活上自给自足,精神文化又比较贫乏,而我休假又不想闲着,想帮父母分担点家务,可是又不会做饭,只能打扫一下卫生什么的。不过,记得那次休假,唯一帮到父母干的一件事就是打煤球。

那时候各家各户基本上都是自己打煤球,因为煮饭都还是用的煤球炉,家家户户也都备有煤球机。

煤球机的样子像一个变了形的大“印章”,空心杆子细长高到成年人的腰际,杆子上端加一截能用双手抓住的横杆作为操纵杆;“印章”是主要部件,结构也比较复杂,要用标准的直径应该在100毫米或120毫米型号一段钢管(两种型号煤球),高度大概也在100毫米左右,再有12根直径10毫米、高100毫米左右的钢筋棍备用(120毫米煤球要粗些),用一块和钢管外径一样的圆钢板,焊上12根钢棍,固定在钢管的一端,上边与操纵杆连接;再用一块略小于钢管直径的圆钢板,对应打12个圆孔与连接杆组合,一个完美的煤球机就应运而生了。

再后来有了自动煤球机,一端用大簸箕铁锨撩进拌好的煤不塯,通过机器打制,再由传输带传送,另一端就是成型的煤球了。仔细想来发明煤球机和机器的人是多么的聪明,称之为能工巧匠不为过。前几年大食堂和有的家户取暖用的机器煤球才大呢,我问朋友说是直径300毫米呢,现在环保规定要求,煤球的使命已基本完成,并走在消声灭迹的道路上。

还是来说说打煤球吧,首先就是备料,材料有主料煤和辅料煤土。那时,用煤火时大部分都是跑几十公里外的庙口煤矿拉煤,后来手工打煤球大部分用煤建公司的煤。

煤建公司在铁路西老车站那里,我们拉来一架子车煤和两筐煤土;煤土带白筋的深层黄土最好;煤建公司紧邻铁路,用火车运来的有大同煤、铜冶煤等等。

进了煤场一看,到处成堆成片的煤让我震撼,想像什么时候才能用完?硕大的煤块乌黑发亮,世间万物是那么的奇妙,它能用来取暖做饭?

那时煤建公司里就有了简易的打煤球机器,我记得是在进门不远处的北边,工人们有粉碎煤的、掺土的、搅拌的、上煤的、搬煤球的和销售人员分工明确。再看看工人们的装束,都是穿着破旧而又黑乎乎的工作服,头戴用帆布做的带脖套的工作帽,只露着脸在外边,满脸煤灰全身都是黑黝黝的,只有牙和眼睛显的分外白印象深刻。

有人说了,那为什么不拉现成的煤球?还要自己费事打煤球?从那时过来的人都清楚,为了节约几个工钱贴补家用,也是俭省节约好传统的体现。那煤建公司打的煤球哪里去了?我也纳闷呢?听了解情况的人说:大部分是机关单位取暖和伙上用了,少部分用于了家庭宽裕户。对了,别忘了拉的是粉碎好的煤,大煤炭好看是不能用的。

装煤也有诀窍,那就是要挑细煤还有光泽的煤装车,这样的煤易燃耐烧热量高;发暗发乌的煤千万不要装车,那是煤矸石粉碎的,放炮易碎还不耐烧。

备好了料要有打煤球的场地才行,那次我们是在过去的老党校,现在的老干部活动中心那个大院里,那里和我们家就一路之隔比较方便;再说了人家单位的同志们说话和气,知道每家打一次煤球也不容易;我们也是趁着周日一天把活干清,不误人家星期一办公。为加快进度又向邻居借来两个煤球机,全家老少齐上阵,抬水的、和煤的、打煤球的,后勤上做饭的、送开水的、看门的分工明确井井有条。 

打煤球程序:一是把煤和煤土粉碎好;二是过筛子掺匀;三是在掺好的煤堆中间挖一个圆圆的大坑用水洇湿待用。

打煤球不单是力气活,也是一项技术活。比如说煤和煤土的比例,我记得是10:2或10:1.5,要看用的是铜冶煤还是大同煤比例略有不同,土多了炼渣不旺,土少了耐用易碎。还比如水的比例也很重要,不能太湿也不能很干,程度要达到用手抓了成团,放到地上就散的干不塯就中,那样打出来的煤球光滑耐用还干的快。时间选择上要趁晴好天气,起早把这些工作都准备好,上午要全部完工,以防止变天下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我爸和我三弟打的煤球最好,有力气技术也好。他们在煤堆上用力墩压几下、拧一拧,然后再在平地或用一块砖上腻一腻,单手掂着煤球机到准备好的地方上用指头一压,同时听到“当”的一声,一个完整的煤球就诞生了。我四弟在当兵前打煤球是他的专利,俺爸爸对他常说的一句鼓励话:再坚持会儿!力气是用不完的,晚上睡一觉,明天就又会有的。对了,事前别忘了准备一盆水,打几个煤球要在水里冲洗一下煤球机,那样煤球机不沾煤,打出来的煤球光滑美观进度还快。

听家人说,我哥哥有福气,几次打煤球他都刚好上班,错过了又脏又累的体力活。我知道他也不想错过与家人一起快乐劳动的美好憧憬;欢乐和睦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他听到后也羡慕不已,而工作还应该是第一位的。 

听朋友说,打煤球还有故事呢。有一人家打煤球,父母上班让儿子打煤球,又怕累着儿子就说:天太热了打100多块就歇歇吧,可别中暑了;中午他父亲回来,儿子正和一伙朋友在家喝酒呢;他爸爸问打几个煤球呀?儿子说:你不是叫打100多个吗?可仔细一数就101个煤球!哈哈,啤酒倒是喝了好几件儿呢。还有,那时候男女青年谈恋爱,女方家打煤球是男孩表现的绝好机会;女孩也趁机秀厨艺,给男孩做拿手好吃的饭菜,各显神通就这样不知成就了多少对美好姻缘哩。

我第一次打煤球,刚开始用劲不均匀,不是打半个就是残次品。爸爸说:半个也中,省的过二遍手再用分割器一分为二,续煤省劲旺火快。后来打得多了就好了一点,打的速度也快了质量也提高了。别说,那次打的还真不少,整整摆了半院子,一方一方的排列整齐,像排兵布阵一样。

晾晒一中午就能把它翻起来,让煤球的12个孔充分通风干的就快,趁天黑人多就可以搬到煤球房了。那次搬煤球有好几位邻家也赶来帮忙,很快收拾停当能备用小一年呢。还有时候天气不好煤球不干,晚上要用塑料布或什么东西盖住煤球,第二天再晾晒一晌也就能把它搬入库房了。 

这件事我觉得还是半个月探亲假中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也是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当然,打煤球已成为记忆中的往事,从烟熏火燎的地锅、煤火、煤球炉到省力洁净液化气、天然气炉的进化,这个过程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新时代的发展,祖国的大建设日新月异一日千里!。赶上了好时代就让我们好好享受这美好时光吧!

于2018年12月12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