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年有个三月三,说说北京的蟠桃宫“蟠桃盛会”

 明日大雪飘 2020-03-26




北京市崇文门东大街东口,北京有名的道观之一就是蟠桃宫。蟠桃宫,正名叫护国太平蟠桃宫

明、清两代直至民国年间,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日有庙会,称'蟠桃盛会'。蟠桃宫庙宇仅有两层大殿,最前有山门3间,门前有旗杆和石狮各一对,门额为'护国太平蟠桃宫'石匾。山门后有钟、鼓楼,前殿为灵官殿,后殿为斗姆殿,供奉西王母像。1987年拆除。保存的文物有'蟠桃盛会'琉璃砖和乾隆年间《太平宫碑记》石碑一座。

如今东便门立交桥西南路边绿地中,可以看见一块铁栏围护的三米多高的石碑,这就是闻名的蟠桃宫旧址。蟠桃宫正名叫'护国太平蟠桃宫',始建于明代,清代康熙元年(1662)重修,是北京的著名道观之一。其位置在原东便门之内,护城河南河沿。面向正北,山门三间,前有石狮和旗杆各一对。山门券洞上的石匾额书'护国太平蟠桃宫',左、右墙壁上嵌有'蟠桃盛会'四个绿边琉璃大字。正门两侧还各有旁门一座。蟠桃宫庙宇并不甚大,连山门在内共有三层大殿,进山门即为灵官殿,殿后两侧有钟、鼓楼,正殿为王母殿,四壁墙上有一座鳖山,上面塑着从四面八方来给王母娘娘祝寿的群仙。
西王母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在《山海经》和《穆天子传》等古籍中都有关于西王母传说的记载。蟠桃宫王母殿里的泥塑规模宏伟,人物众多,塑工精细考究,是该庙中泥塑艺术精品。王母殿之后有吕祖祠,供奉道教之祖吕洞宾的塑像。在各层主殿的两旁都有东、西配殿,分别供奉赵公财神、三官等列仙,各有特色,栩栩如生。



规模虽然不大,但却是京城中最知名的庙宇道观之一。

其原因是延续了数百年的庙会。自明、清至民国年间,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蟠桃宫都要开庙三天,名之为'蟠桃盛会',每逢庙会之际,从崇文门至蟠桃官前沿护城河南岸茶棚、货摊林立;打把式、卖艺、变戏法、摔交者接连不断;日用杂货、风味小吃应有尽有。庙后的空旷处还有跑车、赛马等活动,人头攒动、车马喧嚣,十分热闹。赶庙的游客除一般平民百姓以外,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也来此光顾。有人进庙烧香,跪拜神佛,有些妇女来此求王母娘娘保佑,平安吉顺,早生贵子。更多的人则是借此踏青时节逛庙游玩、购物散心。有的诗文,留下来当时的情景,像《草珠一串》上云,'蟠桃宫里看烧香,顽耍沿河日五长。童冠归来天尚早,大通桥上望漕粮。'这种热闹的盛况延续了数百年,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虽然拜神的少见了,但庙会却仍然很热闹。一九八七年因修筑东便门立交桥,蟠桃宫正位于主桥道上而全部拆除。

原蟠桃宫王母殿前的'护国太平宫碑'被作为文物移至立交桥南侧绿地中保存。

后来加盖了一座亭子,把石碑保护了起来。

相传旧历三月初三日是西王母娘娘寿诞,举行蟠桃圣会。因此,蟠桃宫每年旧历三月初一至初三,办三天的庙会。

        每年的农历二月底,即在庙会的前几天,便有清道工将护城河河沿儿的土路整理得平平整整,打扫得千干净净。这时,有准备来做买卖的摊贩,三三两两来到这里,用白粉把想要用的地方画上一圈白线,并在里面写上自己的姓氏,表示这地方到时归其所用。在开庙的前一天,蟠桃宫一带的地面上画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白圈。

        蟠桃宫庙会,正逢阳春三月,北平的气候不冷不热,正是人们外出游玩的大好时节,所以赶庙会的人很多,这一地区常常连洋车都走不开。庙会期间,自崇文门外沿护城河东行三里,一路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红男绿女,鱼贯而行。因时值春末夏初,气候宜人,游人们多换上新置的夏装。其中,戴马莲坡草帽,穿官纱大褂,手执折扇的,给人以轻快,欢畅之感。在这些游客中,妇女占很大的比重。《都门赘语.蟠桃宫诗》:“暮春天气最清和,如蚁游人夹道行。多少仙姬争艳冶,不知谁是许飞琼。”

        旧时蟠桃宫庙前及庙东十分空旷,届时大鼓书、单弦、相声、变戏法等艺人在庙外设场献艺。远近城乡的民间花会高跷、什不闲、狮子、旱船等也来进香朝拜,一路表演,锣鼓声不断,招徕了很多的游人。许多小商小贩也赶来作生意,棚摊鳞次栉比,连绵几里。当时正当春耕开始,买卖农具者甚多。整个庙会上红男绿女,比肩接踵,十分热闹。



这大厚锅饼也不常见了

历史记载:每逢清明上巳节、蟠桃宫庙会亟为热闹,届时笙歌夹岸,碧浪如鳞,画舫澜桡,衣香人影,城堞咫尺,乘舟而游野趣盎然,故有“大通桥上望蔼船”之说。旧时的东便门大通桥至二闸是春季踏青夏季避暑旅游观景的胜地,就像《北京竹枝词》描绘的:

        “乘舟二闸欲幽探,食小鱼汤味亦甘。
        最是望东楼上好,桅樯烟雨似江南。”

        每年开庙会时,总有人打开护城河上水的闸门,向护城河里放水,城里有不少人从哈德门坐船东下,这样既可以赴庙会,又可以欣赏河两岸的明媚春光;在蟠桃宫东边的大通桥,有不少逛庙会的人在此登舟,作二闸之游,以观赏通惠河两岸风光和乡村野趣。

        还有一首一首清代北京竹枝词这样描述庙会盛况:

        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
        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颺。

        蟠桃宫庙会上还有一种赶脚的毛驴,俗称“对槽驴”。游客可自崇文门外桥头乘这种毛驴至庙门前,破费不过几枚铜币。这种赶脚的毛驴训练有素,载客安稳,不必赶脚人尾随,驴至庙门前就不再多走一步,乘客下驴后毛驴自行按原路返回,再揽新客。


       蟠桃宫对面的护城河,沿河两岸柳绿桃红,长堤之上地平草青,正是春郊驶马之佳地。栓车养马者想借此地一显身手,争胜斗富。故蟠桃宫庙会期间,跑车赛马曾盛极一时。好此道者,多为豪门贵族的纨绔子弟。李鸿章的孙子李国杰为了多玩两天,曾命当时的主管衙门下令,把庙会由三天改为五天。

        从蟠桃宫后到东铁辘轳把的虎背口有一条大道,这是庙会跑马的跑道,跑道两边有茶棚,棚后的高坡上,站满了看跑马的人群。蟠桃宫庙会的跑马不同于赛马,而是城里的几家大户把马牵到这里跑一程,以向游人展示其马的雄姿。这几家大户是:海张五家、热河汤家、同仁堂乐家和戏剧大王谭鑫培家。这几家养的马确实非同寻常,每匹马的毛色都是光鉴照人,洁净无比。在马尾上拴有红色绸子,马跑起来红绸在马后飘舞,非常好看。这些马跑时,虽然四蹄飞扬,但步调均匀,人骑在马背上,感到很平稳。看跑马的人无不叫好,鼓掌声犹如雷动。


图中可见东南角楼和丹凤桥,可判断出蟠桃宫的方位——就在东南角楼的东南方向不远处。


2010年崇文地区也曾恢复过蟠桃宫庙会,但是由于没有懂民俗的,老百姓也不再具有信仰,任何庙会都会办成小吃一条街






咱们还是看看老照片吧



蟠桃会怎么会没有八仙呢,另有吕祖殿。马岐先生有一段关于北京炒肝的传说,一开始就说的蟠桃宫,后来很多人不知道蟠桃宫,就改说是白云观了。
没办法,很多故事都要有民俗的真实感。


蟠桃宫第一进大殿——王母殿





那时候叫“蟠桃盛会”

这是1861-1887年北京地图,明确地标明了蟠桃宫和东南角楼、东便门的地理位置。


这座蟠桃宫,坐落于角楼东南侧,现在这里公路纵横,飞桥高架。早已没有了蟠桃宫的踪影。我们只能从旧照片里面一睹它的风采。



关于传说故事,可以去喜马拉雅听王寿成的评书《封神榜演义》,里面有西王母的女儿龙吉公主,昊天上帝和西王母是两口子,但是和玉帝不是。
刘上帝、张玉皇,不是一个人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