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家》中的这件事,九成家庭会犯错

 天庭WT 2020-03-26
昨天刚刚开始看热播剧《安家》。一开头就很吸引人,海清饰演的宫医生两口子都是博士,十几年寒窗苦读,深夜下班还得挺着大肚子蜗居在挂满内衣的洗手间改论文,着实让人心酸。孙俪饰演的女主角房似锦了解宫医生家庭的需求后,爆改一套十年卖不出去的一室一厅跑道房,成全了宫医生一家3间卧室的需求,还有一间看星星房的“诗与远方”。彻底安抚了宫医生的焦虑,满足了她的痛点需求,也征服了她的心。听说后面宫医生又找房似锦买房,我也不意外了。

不过剧中有一个情节让我有些睡不着觉。在为宫医生介绍房子和卧室的时候,房似锦安排了一个全明主卧,放置了子母床和婴儿床,说方便奶奶和宫医生一起照顾宝宝。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不恰当的安排。不过可惜的是,可能到目前为止我接触过的超过90%的中国家庭,都是这样安排的。

过去的五年,通过婚姻课和咨询我直接接触了几百对夫妻,聆听了很多人从恋爱到婚姻到婚姻破碎的整个过程,而大部分人的婚姻遭遇最大的卡点,是从第一个孩子降生开始的,从新生儿的诞生开始的一些家庭细微的安排或者决定,就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你们的情感连结和未来婚姻的走向。

宝宝出生以后怎么安排全家人的睡觉问题?妈妈和奶奶一起带,妈妈和外婆一起带,妈妈和月嫂一起带。这三种选择是我听过最多的答案,也是我常说的留有后患的安排,但我们在这里讨论时,先要排除一些爸爸因为身体和精神状况无法照顾的情况,这种情况另当别论。

究竟问题出在哪里?答案是不要把爸爸赶出卧室。有人说我都请了月嫂了,月嫂在晚上可以帮助你们,这不矛盾;有人说我都住月子中心了,爸爸当然可以陪妈妈住下,晚上值班的育婴师也会帮助你们。

把爸爸赶出卧室,会留下什么隐患呢?


隐患一:夫妻失去交流和沟通的时间,失去了情感的连结

妈妈需要的不光是身体的照顾,
更是情感的照顾,
爸爸是最好的照顾者。

生命的诞生,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喜悦,但对于母亲而言,生产之后才发现挑战刚刚开始。 
“抱孩子都抱不来”“你看你哪像当妈的,还是我来吧” ,这些话可能没有恶意,却会让妈妈感觉很糟糕并且否定自己:“我做不好”“我是很差劲的”“我是无能的”。这些话听上去好像所有妈妈的技能都应该是本能,好像当妈的是个标签贴在脑门上。因此很多妈妈一方面表现出对婴儿健康过分焦虑,自责,担心不能照顾好孩子;另一方面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与家人关系不协调,对生活缺乏信心,觉得生活和生命都没有意义。

如果婆婆和妈妈都来了,地域风俗和各自家庭生活作息习惯不同带来的冲突也不鲜见,我也听到过很多新妈妈来跟我诉苦水,本来想多个人搭把手,结果平衡家庭关系反而成了令她最苦恼的事和抑郁的源头。

“你知道吗,中国每年有1500万以上新手妈妈,其中,60%到80%的女性在孕期和产后会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接近20%会发展为临床抑郁症。这意味着,每年有1000多万「不开心」的妈妈。但自始至终,这件事儿没有被认真聊过。”---《新妈妈情绪蓝皮书》 2019

产后抑郁症里的这个“产后”,表明的是抑郁症发作的时间,而不是原因。很多人以为由于生完孩子体内的激素变化就造成了抑郁症,这是一个误解,单单是生产后激素的变化不足以诱发抑郁症。

孩子出生后,由于社会角色的变化、人际关系的转变、对养育孩子的知识和准备不足而造成的焦虑等等引起的的适应不良,才是产后抑郁症的更大的诱因。这个时候可能是一个女性一生当中最最脆弱的时刻。这时候,妈妈迫切需要找一个人能够聆听她,去接住她的担忧,惶恐和不自信,陪伴她。她需要一个靠谱的同伴,一个坚定的战友,这个人只能是爸爸。


“这些都是正常的,你只是刚刚当妈妈”;
“怎么会呢?你已经做的这么棒了,我很爱你,也很感谢你”;
“没关系,没有人天生会当爸爸妈妈,我们一起慢慢学”;
“放心吧,孩子都会好好长大”;
“你每天高高兴兴的才是最重要的”;
“你什么都不用担心,我是孩子的爸爸,有我呢。”

爸爸只有20天陪产假,只有晚上有时间。如果此时“爸爸被赶出卧室”就已经埋藏了隐患,妈妈内心的委屈和负面的情绪无处倾诉,偶尔的爆发换来的“你发什么神经”“不可理喻”,双方没有时间交心交流,隔膜就这样产生,久而久之埋怨和委屈生出毒刺,一开口就互相伤害。我听过太多妻子描述自己的婚姻,“哪怕睡在一张床上,也背对背当做对方不存在”,“连室友都谈不上,连你好再见都不说。” 分床睡,分房睡也是很多无性婚姻的开始。有的夫妻有了孩子之后就长达一两年不再有性生活(这个数字比你想象的多得多),我听过最久的一对夫妻,7年没有性生活了。

当妈妈最需要人聆听的时候,她需要的一定是爸爸。而此时爸爸需要做什么?可能只是夜晚妈妈睡不着的时候轻轻拍拍她,可能只是在她哭诉的时候紧紧抱住她,可能只是在她害怕,担心自己无能而坏事的时候告诉她,担子不是你一个人的,放心把它交给我吧。

当孩子到来的时候,请丈夫调整你的工作时间和节奏,把你的心和你的耳朵留一点给你的妻子。不要想那么多未来的事,她需要的永远是现在的你。

如果每天可以抽出一个小时,由月嫂和老人代为照顾孩子,给爸爸妈妈一个独立安静舒适的空间,让他们单独相处一会儿说说话,聊聊天,这就是最切实际,最体贴的帮助了。


隐患二,剥夺爸爸的责任和承担,增加了夫妻间的怨怼和摩擦

请给爸爸机会
不要让他“回家变傻子”

对于妈妈们来说很大的一个悲剧是自己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妈妈,而爸爸很久很久还成为不了爸爸。原因是爸爸们被代劳了太多,爸爸的责任,爸爸的义务从孩子降生就被老人们接过去了,尤其是那些从小被宠爱的爸爸,也就是俗称的“妈宝男”(当然也有“妈宝女”,不过相对比较少)。

从孕五个月孩子在腹中第一次胎动开始,妈妈就一次次感觉到自己是个妈妈了,她的身体,她的精神都在慢慢地在为做妈妈这件事而准备了 ,十月怀胎一朝生产,最后的一次用力推动,她感受到宝宝滑落身体,很多妈妈都会留下眼泪。从那一刻开始,妈妈这个词,就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承担,有甜蜜,也有负担。 

而此刻大多数的爸爸,除了兴奋和激动,基本上是懵的。

爸爸们总显得笨手笨脚,抱孩子都得先调整姿势才敢让人放上来,还别说给孩子洗澡;其他人换尿布都没事,就他能给喷一脸尿,弄得满床都是,让他干个活,后续扫尾工作不得了。

但是真的不能因为爸爸一开始没有做得很好,就再不给他机会。有些月嫂最好你不要学,不要添乱,但好的月嫂一定会邀请爸爸参与进来,帮助他成为妈妈最有力的队友;老人可能觉得这个阶段这么短,不会就不会,等长大了孩子也能和爸爸玩,但是其实爸爸和孩子在生命最初的时候肌肤接触,亲自照顾是如此重要,这也是他们父子最好的连结的时光,是很宝贵的,错过了追不回来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妈妈需要看到爸爸亲力亲为地做事,不管爸爸从事何种工作,如果能在此时悉心地去做一些小事,哪怕笨手笨脚但态度认真执着,妈妈也会觉得踏实和满足,(请记得你的老婆一直关注态度问题,而不是只有吵架的时候才关注这个问题)孩子确实是检验婚姻的试金石,这时候去多多承担,去学习育儿经验主动和妈妈交流,去谈谈有了孩子之后的未来,才会让孩子真正成为你们关系中坚实的纽带,爱情的结晶。

现实中很多妈妈也知道这些道理,无奈奶奶心疼儿子。在很多奶奶看来,哪怕已经当了爸爸“他也还是个孩子,什么都做不来”;或者“我儿子上班那么辛苦,晚上再照顾身体吃不消”;“我们还年轻,能帮你们搭把手就多做一些,以后就都靠你们了” ,可是很多该他的责任你现在不给他,以后他也靠不住。有些丈夫偶尔干点活,还说是在“帮”妻子干活。这个“帮”字一出口,妻子就已经炸了。

在婚姻课上我们和很多的八零后夫妻交流时,会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我和先生龚少把它叫做 “回家变傻子”现象。很多老公在公司是业务骨干,在自己的小家也是很有担当的,但是一回到父母家或者父母一在身边,就会立刻变成“傻子”,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坐下来就三件事:看电视打游戏吃零食。单单是看到他这种状态,很多妻子就已经绝望了,内心会升起很多愤怒,“看到就生气”,“感觉没有指望”,“我养了两个孩子”“本来是因为他的不作为,看上去却好像是婆媳矛盾”。

类似这样“回家变傻子”的状态,会让丈夫们的表现看起来像十几岁的少年,自然也会让妻子对丈夫失去信任感,因为她们无法信赖一个未成年人。在婚姻课上谈到这一点时,很多丈夫们都恍然大悟,啊!原来我是这样的,啊,原来我老婆说的是这个!

丈夫们要有意识地看到自身的弱点,主动地突破惰性让自己这些从原来家庭带来的习惯和模式中走出来,去进入你的家庭,赢得妻子的信任。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如果和外公外婆同住,做妻子的就得警醒一下自己身上是否有“回家变傻子”的现象,永远做妈妈的小公主也成为不了一个好妻子。奶奶(有时候是外婆)的过度代劳,确实往往会成为日后家庭矛盾,夫妻矛盾的一个很大的隐患。


隐患三,两代同住,被琐碎日常消磨到生病的爱情

用爱的流动三角,
搞定难搞的婆媳关系
给小夫妻,小家庭一些时间和空间

这一段宫医生和丈夫吵架的片段,描述了我上面所说的隐患,几乎一个不落,句句中的。除此之外,还谈到两代同住的内心挣扎,和说不出口的婆媳矛盾。或许这个安排不能塞给孙俪,但感谢这个桥段让我有机会讲讲婆媳关系那点事儿。


两代同住,作为同住的儿媳或者女婿,都是有压力的。我听过不止一个妻子跟我说,回到和公公婆婆同住的家里,总觉得自己是个外人,没有归属感,在厨房不能做主,也感觉不到自己是女主人。

有一个妻子向我哭诉,每次下班回来换鞋的时候都会很紧张,鞋子摆歪了,或是没有摆到位都会被强势又严格的婆婆训斥,丈夫从小到大也没有学会如何面对自己强势的母亲,因此在处理矛盾上也是软弱无力的,一直在逃避,两个人的隔阂就越来越大。 

有一个在外创业的丈夫,自己的妈妈和妻子在家里照顾孩子。他告诉我,妈妈和妻子总是在孩子的问题上有争执,想到回家要面对一个气氛诡异僵化的家,他就觉得心累,越来越少回家。有一次他实在无力面对妻子的抱怨,跟她说我真的后悔娶了你。这句话,像一把冰刀插在妻子胸口,冰冻了她的心。 

我们上一代的父母是最辛苦最无私的一代。她们童年时兄弟姐妹众多常常得不到父母的关注,长大后生儿育女也因为父母孙辈众多无法帮忙而吃尽苦头,只能生养一个孩子便倾尽所有,任劳任怨,把孩子带大再继续带孙子。但那种没有照顾到自我的失去界限的好,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只是出于好意的爱并不是爱,给予对方他想要的并且你也能给的东西,才是爱。

因为常年用冷水洗衣服,我婆婆的手冬天常常干裂开口。然而我们结婚后,她总会过来习惯性地帮我们洗衣服,包括我的内衣,牛仔裤,而且全部手洗;我买了一个脸盆,一边把脏衣服藏起来放到床底下一边心里纠结这在风水上可能不利于女主人身体健康,结果第二天回到家,婆婆拖地时又发现了“赃物”。这一度让我很内疚也很恼火,虽然这是她自愿的,但对我来说,这不是帮助,反而成了我的压力,有时候睡到半夜也会惊醒跳起来去洗衣服。我说了很多次,她才勉强不再洗了。类似这样,让我显得有些不知好歹的事情还有很多。

可能老人会想我这是爱你呀,但是每个人都有令自己舒服的相处的界限,突破了这个界限,爱也会让人充满压力。

很多的老公在处理婆媳关系上是无措的,我见过不少40岁左右的男人也会因为这个问题崩溃大哭。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去爱这两个他深爱的女人。

龚少原创:婆媳关系爱的流动三角

婆媳关系是个伪命题,因为这不是两个人的关系,而是三个人的关系。龚少提出了一个爱的流动三角的模型。婆婆和媳妇绝不是站在天平的两端来撕扯这个丈夫,是这三者之间可以享有非常平衡爱的流动。 

龚少认为婆媳关系中最关键的人物是丈夫,他要做的事情也很简单,就是去爱妻子。婆婆爱老公是自然的母爱的流动,丈夫把这个爱给到妻子,灌满妻子的爱箱,才能令她有充沛的爱流向婆婆。(我很开心他有这样的开悟)。

我的学员和朋友春玲去年和婆婆提出想自己独立生活来建立小家庭的模式,婆婆很开明地表示理解,也认可他们希望成长自立的想法,还提出周六帮他们带孩子,给他们一天“约会时间”。春玲说非常感动婆婆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来帮忙,也在他们提出独立生活的时候很体谅地搬回了自己的家。我也很感动我的另一位学员Jojo说,“既然你请了婆婆/妈妈来帮忙,你就要认可他们帮助你的方式。” 

两代人的目的是一致的,互相体谅,家和万事兴。 

像宫医生夫妻这样的中年夫妻,其实正处在一个压力很大,时间很少,幸福感很低的时期,积压的矛盾,不说出口不代表不存在,婚姻也像我们的身体,也需要锻炼,也需要免疫力,同样的,婚姻也会生病。宫医生夫妻需要调整一下生活的节奏,去规划两个人独处的时间,也需要一些独立的空间,离开老人的视线没有压力和负担的相处。 

我还没有看到后面的部分,我猜想如果这对夫妻能够做出这样的调整,小日子还是很幸福的。祝福所有相爱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