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农村“不孝”风气盛行, 子女固然有错, 当老人的难道就没错吗?

 湖边小馆55 2020-03-26

现在,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农民衣食无忧,即便是低保户、贫困户这样的家庭也不会再担心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在国家的政策下,不说全部农村群众都步入了小康社会,但是温饱问题其实早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当然了,笔者还注意到这样的问题,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想的问题也比较多,尤其一些人花花心思越来越多,以前农村根本就不会出现的离婚问题,现在也是见怪不怪了,而农村兴起的“不孝之风”更是让人觉得不算什么稀奇之事。

“百善孝为先”这一点每个人心里都比较清楚,这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做小辈的孝敬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不孝顺父母,那可能在村里被人们指责成“白眼狼”,可是现在不养、弃养、薄养的问题已是木已成舟的问题,不过话又说回来,虽说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不管父母存在什么样的过错,子女都应该孝敬父母,如果不孝顺就是子女的错,但是子女固然有错,可是有些当老人的确实也有不足之处,让子女寒了心,不孝顺父母也是必然,从以下这几点大家就能看出,有些老人的做法确实有错在先。

1、偏向

老话说的好“对待孩子要一碗水端平”,不管哪个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要一视同仁,不能偏向,但是实际中偏向可谓是常见现象,农村喜欢多子多福,所以农村家庭子女也比较多,而当父母的往往都有偏向心理,有的父母是重男轻女,有的是疼小的嫌弃大的,即便大的做的再好,始终觉得大的不招人待见,大家看过《大宅门》吧,白大爷对于自己的母亲要比白三爷更加孝顺,但是老太太却不领情,却始终喜欢老三,而在农村一些实际生活当中,一些当父母的总是喜欢把最好给自己的儿子,却忽视了女儿的成长,而有些被忽视的子女或许早已经怀恨在心也是自然,不愿意孝顺父母也成了必然。

2、管的事情太多

按照老理来说,年纪大了,子女一些生活上的事情就不应该再管,如果管得好那么可能子女不会说什么,如果管得不好,那么子女会怨恨,当然从另外一点来说,父母不管说什么,当子女都要听,可是有的父母过于霸道,什么事情都要管,比方说管孩子的问题,或许他们的子女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老人也爱孩子,觉得自己有经验,年轻人就应该听老人的,但是年轻人也有自己的主见,不想父母来参与管教下一辈孩子的事情,如果父母根本不在乎子女的意见强加去介入到子女的生活,那么自然会让子女比较反感。

3、对于孩子过于溺爱

现在不少农村年轻人为何喜欢“啃老”,这绝非年轻人个人因素,这和一些当父母的有很大关系,有些当父母的从小就对孩子娇生惯养,打不得骂不得甚至也说不得,孩子在外面受欺负了,不管对与错总喜欢袒护自己的孩子,以前农村孩子非常自立,再小的孩子都是自己上下学,再看现在,除了父母接送,另外为了给孩子最好的生活不惜和别人攀比,让孩子从小在娇生惯养下长大,尤其90后的孩子,根本就是蜜罐里长大的孩子,习惯了父母的溺爱,长大后,不孝顺父母也是必然。

4、没有做好一个当父母榜样

我们农村人习惯称之父母为“老人”,作为父母来说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这叫以身作则,一个善良的父母必定会教育出一个好的子女,而有些当父母的自己都没有做好,何谈让自己的子女来孝顺呢,有的父母或许不善待自己的老人,子女看在眼里也将父母的这种做法当作今后学习的榜样。

现在“不孝之风”其实算不上什么问题,社会发展那么快,自然会出现一些无法跟得上的变化,但是作为父母来说确实有时候强加于子女,现在年轻人确实压力也比较大,有的年轻人不光要赚钱养家,还要做好一个当子女、当父母、当丈夫、当妻子的责任,自然也会做的有的地方不足,但是作为老人来说应该给予理解,而不是像有些老人做出的一些过激行为,看到子女不孝顺就一纸诉状将子女告上法庭,那么,这只会增加父子之间的仇恨,子女不会愿意再来进行赡养义务,最重要的就是缺乏沟通。

好了,今天的话题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对于今天的话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表达你的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