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文化名城张掖辉煌的记忆

 三泰书斋 2020-03-27

杨文远

远在公元前121年,河西腹地的古甘州,战鼓喧天,战马嘶鸣,烽火连天,狼烟滚滚。原来,这是汉武帝派遣年轻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统率数万大兵,越过焉支山,跨逾祁连山脉,横穿数个匈奴王国,正与匈奴决战于河西的千里疆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实在不能忍受前辈皇帝只能用一个个汉族公主与匈奴和亲的方式去换取北部边疆的和平,他认为这样的事情太屈辱。早已彪炳史册的骠骑将军,凭借他的神勇奇谋,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将一场场战争打得酣畅淋漓,从此驱匈奴于千里之外的西方。“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剽悍勇猛的匈奴失去家园败退河西时,曾留下如此千古悲悯的吟唱。

后来,匈奴的部分力量又与西方的野蛮势力汇合,把一度与中华帝国并驾齐驱的西罗马帝国灭亡了,古希腊文明自此中断。试想,匈奴一旦入主中原,很可能是中华文明的消解。这是影响人类文明史的大事件,中心地点就发生在古甘州。汉武帝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兴奋之余,也为地处军事要塞之地的甘州,起了一个稍显霸气的地名——张掖,意因“张国臂腋,以通西域”。并且在河西相继设置了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

河西四郡的建立,意味着匈奴在河西的统治地位彻底结束,也奠定了西汉王朝同西域国家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基础。公元前119年,张骞率领庞大的使团再度出使西城,就是从畅通无阻的河西走廊通过。所带“牛羊数以万计,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张骞再也无需担心如第一次出使西域时,在河西一带被匈奴所逮捕的情景。从此,一条迭经数十代,历时两千多年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正式拉开序幕。

丝绸之路贯通后,西欧、西域商队络绎不绝,交易活跃,张掖充当了中外贸易中转站。史书记载:“西域诸胡多至张掖交市。”转眼间到了公元7世纪初,已经是隋王朝统治时期,因为充满活力的丝绸之路商贸交易,一时间,张掖成为东西方贸易中心。为此,隋王朝随设张掖市。

尽管历史上的隋王朝一度海内一统,繁荣昌盛,但是因为暴虐和劳役,不久便退出历史舞台,值得一叙的是隋炀帝于张掖举办的“万国博览会”。
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极尽奢华炫耀的隋炀帝,并没有轻车简从,只见金戈铁马,车辚辚,马啸啸,战旗飘飘。一路上沿渭河,越陇山,绕过宝鸡,经青海乐都,穿越祁连山到达张掖。隋炀帝登张掖山丹焉支山,参禅天地,在张掖接受了西域二十七国国王使节的朝贺,并宴请二十七国使臣,召集二十七国使团在此举行了轰动世界的中西交易会,也是中国最早的贸易洽谈会。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唯一一次中原王朝帝王西巡至张掖境内的重大政治活动,史称“万国博览会”。“万国博览会”盛况空前,规模之大、规格之高、人数之多、耗资之巨,堪称史无前例。“万国博览会”的成功召开,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意义深远,奠定了昔日张掖“改革开放”的龙头地位,也彰显了张掖在丝绸之路商贸文化交流中的独特角色。张掖的知名度在当时甚至可比拟当下处于开放前沿的深圳。

唐代以后,由于我国政治中心逐步东移,以及造船、航海事业的发展,丝绸之路贸易往来虽然仍维持不断,但其重要地位已逐渐让位于海上运输。到了元代,因为蒙古族的连年征战,中亚、西亚的经济、文化遭到极大破坏,丝绸之路从此走向衰落。紧接着便到了明朝,随着张掖在明王朝军事地位的加强,这座历史上的丝路商贸城市,再次成为要塞之地和中国西北部的边疆重镇。加之军垦等因素,张掖农业借黑河、山丹河之水灌溉的便利,到明朝中后期获得了很大发展。时任甘肃巡抚都御史陈棐诗云:“金川傍张掖,弱水及仙提。风景江南似,人家塞北嬉。”自此,张掖顶着“塞上江南”、“金张掖”的桂冠,直至渐渐走进新时代的中国。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古甘州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根据民乐东灰山遗址发掘出的石器和农作物推测,原始社会后期新石器时代,张掖的先民就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有羌、戎、狄等少数民族就居住于此,后来,先秦的西戎到秦时的月氏、匈奴、乌孙,再到以后的羌族、鲜卑族、氐族、拓跋氏、吐番、回鹘、突厥、慕容氏、党项族、蒙古族、藏族、裕固族、回族、满族等,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生息过、耕耘过。从公元前111年西汉设张掖郡算起,迄今也有2000多年历史。悠久的历史为张掖遗留下来许多独特而宝贵的遗迹和历朝历代地下地上的文物及史料。境内各种文物和历史遗迹极为丰富。1986年,张掖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杨文远,笔名萧远,籍贯甘肃靖远,现就职于凤凰网,原《丝绸之路》杂志社副主编。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起源地专栏作家,敦煌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书画院会员,“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丛书”第一辑系列专著编委,“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丛书”第二辑系列专著副主编,曾任《丝绸之路》杂志社副主编,现就职于凤凰网。作品散见于海内外报刊杂志,代表作品有《漫步于西子湖畔》《焉支悲歌》《八声甘州》《华夏族谱背后是身影》等。作品被收录入《往事与前瞻》《大美金张掖》《醉美巴丹吉林》等多部散文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玉帛之路田野考察散文专著《丝路盐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