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邢台籍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程子

 思明居士 2020-03-27

邢台籍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天下贤士一程子

程子,原名程本,字子华,春秋时期秋晋(今邢台市内丘县程家湾)人,先秦诸子百家之一,著名哲学家,程子思想以道家为主,兼以儒家的内容,其最早提出“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之不腐,以其游故也;户枢之不蠹,以其运故也)的思想,程子主张以“动”养生,以疏通气血为养的理论,当时就深得孔子的赞美与肯定,被誉为天下贤士,使程子在先秦诸子百家中独树一帜。

邢台籍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程子

程子是大司马程柏林之后。学识渊博,熟读《坟》《典》《丘》《索》以及故府传记之书,善于持论,聚徒著书,名闻诸侯。

晋顷公失政,赵简子为政,派人拿着钱币去请他,许给他爵位,以执圭之礼。当时赵简子杀掉了窦犊和舜华。孔子为之作《临河之操》,程本不肯就职,简子大怒,以兵相胁,程本离开到了齐国,齐景公不能任用,于是设馆于晏氏,更称“子华子”。一日,孔子赴部城,在中途遇到程本,和他倾盖谈了很久,十分融洽,让自己的弟子子路拿钱给他,并称誉他为“天下贤士也”。

赵简子卒,赵襄子立,程本年老归晋。隐居于巩东石臼泉,不复仕。著有《子华子》,在程本死后,编离简断,于是弟子门人把残简缀连起来,又写下自己的见闻,共二十四篇,刘向校定,流传到今天。程本思想以道家为主,兼以儒家的内容,不哗众取宠。只有孔子知道程本的贤能,晏婴与他长久为友,程本不会应酬,直来直往,千百年后,依然为人所感慨。

人物生平

子华子,原名程本,春秋时期哲学家,与孔子同时代,晋国中丘人,道家思想,但有独特之处,他由“贵生”而重视养生。即主张运动、疏导;又主张“六欲皆得其宜”,这就有别于其他道家。子华子与詹何同属于杨朱学派,其学说并不是浅薄简单的“自私自利”。他们对老子的思想加以发展,旨在通过对个体的自我完善进而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他们“贵生”、“全生”的观点,对稍后的庄周很有启发。所著《子华子》一书。对养生有独特的主张。其养生思想观点如下:

邢台籍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程子

一、全生为上,六欲得宜。子华子将养生所达到的程度,分为“全生”、“亏生”“死”“迫生”四等。全生是健康长寿之意,因此“全生”是养生的目的,必须做到七情六欲的平衡,如果只有部分的平衡就叫“亏生”。“亏生”就不可能达到长寿的目的。所以要求人们注重六欲七情的调养,尤其不要“愁身伤生以忧之”。保持精神愉快,是达到“全生”的首务。

二、塞流则病,主运主瀹。子华子认为正常生理“营卫之行,无失厥常,六腑化谷,津液布扬,故能长久而不敝。”所以,主以“动”养生,以疏通气血为养的观点,并举“流水不腐,以其逝故也;户枢不蠹,以其运故也”来强调说明保持气血流畅的重要性。正是因为气血的顺畅,脏腑功能的强健形成良性循环而促进养生。运动可以疏通气血,疏通气血才能达到养正气的作用,他认为“运”、“动”可使生命“长久”,他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生命在于运动”的专家。生命在于运动,勤动手、动脚、动脑是名人长寿的原因,也同样是普通人长寿的保障。

相关事迹

1、《庄子·让王》:韩、魏相与争侵地,于华子见(韩)昭僖侯。昭僖侯有忧色。子华子曰:今使天下书铭于君之前。书之言曰:左手攫之则右手废。右手攫之则左手废。然而攫之者必有天下,君能攫之乎?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子华子曰:甚善。自是观之,两臂重于天下也。身亦重于两臂。韩之轻于天下亦远矣。今之所争者轻于韩又远,君固愁伤生以忧戚不得也。僖侯曰:善哉!教寡人者众矣,未尝得间此言也。子华子可谓知轻重矣。

翻译:韩魏两国战争即将爆发,韩昭侯十分焦虑,而子华子对国土的得失漠不关心,他开导韩昭侯说,把统治世界权利给你,但是以砍掉双臂为代价,肯不肯交换?韩昭侯表示不换。既然双臂重于天下,而生命无疑重于双臂,子华子由此得出结论:个人生命重于世界上的一切。

2、《吕氏春秋》:子华子曰:“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故所谓尊生者,全生之谓;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所谓亏生者,六欲分得其宜也。亏生则於其尊之者薄矣。其亏弥甚者也,其尊弥薄。所谓死者,无有所以知,复其未生也。所谓迫生者,六欲莫得其宜也,皆获其所甚恶者。服是也,辱是也。辱莫大於不义,故不义,迫生也。而迫生非独不义也,故曰迫生不若死。奚以知其然也?耳闻所恶,不若无闻;目见所恶,不若无见。故雷则掩耳,电则掩目,此其比也。凡六欲者,皆知其所甚恶,而必不得免,不若无有所以知。无有所以知者,死之谓也,故迫生不若死。嗜肉者,非腐鼠之谓也;嗜酒者,非败酒之谓也;尊生者,非迫生之谓也。

翻译:子华子说:“全生保性为上,委曲求全次之,死亡又在委曲求全之下,被迫生存、求死不得为最下等。”所以人们所说的尊重生命的人,指的是全生保性的人;所说的全生保性的人,得到了六欲中所有最好的地方。所说的委曲求全的人,得到了六欲中某些好的地方。那么委曲求全的人的尊严就比较薄弱。他们亏待自己的生命越严重,他们的尊严就越薄弱。所说的死去的人,没有之所以知道了(一些事),就恢复他没有生存过的时光。所说的被迫生存、求死不得的人,六欲中什么好处都没有得到,获得的都是其中最坏的部分。服从是这样的,屈辱是这样的。屈辱不会比不义更加严重,之所以不义就是求死不得造成的。而且被迫生存、求死不得还不只是不义,所以说被迫生存、求死不得还不如死去。

思想

(一)六欲皆得其宜。子华子将其养生所达到的程度,分为“全生”、“亏生”、“死”、“迫生”四等,认为“全生者为上,亏生者次之·死次之·迫生斯为下矣。”又解释云:“所滑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所谓亏生者,六欲分得其宜也。夫亏生则与其所尊者薄矣。其亏弥甚,则其尊弥薄。所谓死者,无有所知,而复其未生也。所谓迫生者,六欲莫得其宜也,皆获其所甚恶者,服是也,辱是也。辱莫大于不义,不义者迫生也。故日迫生不如死。”可见,“全生”就是健康长寿,是养生的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做到“六欲皆得其宜”,也就是要善于调节情志活动,不要“愁身伤生经忧之”,不要见利忘身。不要嗜梁肉而败酒,等等。总之要爱生、尊生,做到“六欲皆得其宜”,才能“全生”;若只部分得其宜,就会“亏生”损寿;若亏损到了极点,就会死去;若“六欲莫得其宜”,行为不轨,不义而屈辱地生活,就叫“迫生”。“迫生”即生不如死。故善养生者,必须做到“六欲皆得其宜”。

(二)动以养生。子华子认为能健康长寿的人是因为“营卫之行,无失厥常,六腑化谷,津液布扬,故能长久而不敝。”而影响长寿的是疾病,疾病的产生是“脏腑之伏,血气之留,空窍之塞,关鬲之碍”所引起。因此他主张“动”以养生防病。子华子云:“流水之不腐,以其游故也。户枢之不蠹,以其运故也。”(《北宫意问篇》)这种重视疏通气血的养生观,还表现在子华子对“药”的独特解释,如云:“药者,瀹也”;“瀹者,养也”。这不仅对养生学有重大意义,亦可谓后世“活血化瘀”、“行气活血”之治疗学之渊源。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世纪提出了“生命需要运动”的论点;比较而论,子华子“动以养生”观却在公元前6世纪就总结出来了,要比亚里士多德早三百多年。

程子墓

程本墓在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柳林镇程家湾村村北的程子岗上,距内丘县城16公里。地处太行山东麓丘陵地带,村西北有神头鹊山太子岩,正北6里有马河流过柳林。因村子四周皆为高地,村址建在山湾之中,相传这里是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之一的程子之故里,故得名“程家湾”。清康熙《内丘县志》亦有载:“程子岗:县西南三十里许,子华家于此,后因以为名。”乾隆十五年(1750)《顺德府志》有载:“程家湾,在城西南三十五里,以近程子华墓,故名。”

邢台籍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程子

崇祯十五年(1642)《内丘县志》载:“周程本,字子华,博学,通《坟》《典》诸书,有卓异之行。性开爽,善持论,不肯苟容于诸侯,聚徒讲学。赵简子欲仕诸朝而不能致,去之齐,遇孔子于郯,倾盖而语终日,甚悦,顾子路取束帛赠之,曰天下贤士。”

邢台籍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程子

程本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之一,再加上与孔子的这层关系,所以他的墓地受到历代当政者的重视。尤其是到了明代,尊程之风大行。万历年间,知县李梗在程本墓前立碑。到了崇祯年间,知县雷鸣时在西关外修建了程子华庙,顺德知府金之俊前来祝贺,并题写匾额“天下贤士”,还请来吏部考公司乔若雯作《创建子华子庙记》。崇祯十五年《内丘县志》又载:“社学一区,在西城墙下,郝学诗(万历间任内丘知县)建,崇祯十三年改为程子华庙。”又说:“程子华庙,在西门外,崇祯庚午知县雷鸣时建,有临城考功郎乔若雯记。戊寅虏变毁,高翔汉改建于文庙西社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