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涨知识 | 把两千年的文化穿在身上,简直美呆了!

 清晨海云 2020-03-27

蜡染

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

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

苗族人民的绝技

以铜刀作笔,以蜂蜡为墨。

图案了然于心,在素色的手织布上信手拈来

或花鸟鱼虫,或龙凤水波,

看似随意却口手相传,

在不同的民族分支着各自的纹样特色。

两千年来,它美丽绽放,

成为民族艺术之花,成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发展于秦汉,盛行于隋唐,衰落于宋元

追溯蜡染在中国的历史,

得从先秦开始。

根据文献《贵州通志》记载:

“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

由此可见秦汉间已有染缬;

古代蜡染服饰

到了隋唐时期

蜡染开始盛行,尤其是唐代

当时的蜡染可以分为单色染和复色染

从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中两位妇女的衣裳

《捣练图》

以及《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几个骑马人物的衣服,

可以窥见唐代蜡染图案之豪华美丽的情况。

《虢国夫人游春图》

此外,

现藏日本正仓院的

唐代蜡缬“花、树、羊镱面屏”

及蜡缬“象、树屏”,

更是蜡染工艺中的精品。

《羊木臈缬屏风》

然而自宋代以来,

蜡染开始衰退,

但依然作为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

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传承至今。

2006年,

蜡染技艺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替文字,成为了文化传承的载体。

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

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

它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

以蓝靛浸染,然后去蜡,

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了。

完成一件蜡染的图案的步骤

虽然不会过分繁杂,

但却需要极佳的耐心与丰富的经验。

手艺人往往都是直接用蜡笔在布上画图案

什么构图、对称、线条、比例、图案这些

她们从不考虑

完整的图画早已在头脑里勾画好。

美丽的蝴蝶纹

飞翔的鸟纹

象征多子多孙的鱼纹

代表大阳光芒和祭祀崇拜的铜鼓纹

螺旋纹

以及体现普通生活的劳作图。

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即兴,

是在生活和传承中

积累下来的,生动、灵活、不可复制。

这些讲述苗族历史和生活的图纹,

是苗族所有民间艺术的逻辑起点,

他们代替文字,

成为了文化传承的载体。

一把蜡刀诉说一段历史,

一幅图案传递一个传说。

蜡染,

就是穿在身上的文化,

流淌在手上的记忆。

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

蜡染的图案储存了

苗族历史、图腾、民俗、故事的信息,

它成为记载苗族人历史的“书籍”。

希望时间带来新事物的同时,

也不要带走老事物

就让这一抹动人的蓝,

继续闪耀着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