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览万国,与中国至近形似,比拟同类, 鉴戒最切者莫如突厥(此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矣。” “今中国之形,与突厥同;中国之病亦与突厥同。” ——康有为
中国和土耳其都曾拥有一段屈辱的近代史,无论是丧权辱国的条约,还是救国图强的运动,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启迪。那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又有哪些惊人的相似?今年我们通过20张图片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救国图存的改革  
| 时间 | 名称 | 主要人物 | 奥斯曼 帝国 | 1839 -1876 | 坦齐马特/ 仁政改革 | 赖希德帕夏、 阿里帕夏、 福阿德帕夏 | 在行政、司法、财政、军事等领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巩固奥斯曼帝国统治而推行的改革运动,客观上具有资本主义倾向。 | 晚清 帝国 | 1898 | 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 | 康有为、 梁启超 | 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
被西方讽刺为“病夫” 
“西亚病夫” 
“东亚病夫” “土耳其乃欧洲一病夫” ——拿破仑 “夫中国──东方病夫也, 其麻木不仁久矣,然病根之深, 自中日交战后,地球各国始悉其虚实也。” ——英国《伦敦学校岁报》
丧权辱国的条约

巴尔塔港 
南京条约抄件 条约名称 | 签约国 | 时间 | 相似点 | 《巴尔塔李曼条约》 | 英国、 奥斯曼帝国 | 1838年 | 英国轻松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 《南京条约》 | 英国、 清帝国 | 1842年 |
两艘同名军舰:“康华丽号”  签署《南京条约》的“康华丽号”
参加恰纳卡莱之战的“康华丽号”


巴黎和会上的屈辱条约
“一战”后很多传统的帝国走到了尽头,土耳其人不得不告别持续了619年的帝国,而中国人也必须送别持续了2132年的皇帝社会。
 《色佛尔条约》
 《凡尔塞和约》副本
时任政府 | 集团 | 条约 | 内容 | 北洋 政府 | 协约国 | 《凡尔塞和约》 | 规定将德国在华权益中国青岛租界转让给日本 | 奥斯曼帝国 政府 | 同盟国 | 《色佛尔条约》 | 为削弱奥斯曼帝国领土及国力 |
青年节的来源  “五四运动”
 5月19日,土耳其青年节
原因 | 时间 | 经过 | 巴黎和会拒绝中国要求 | 1919年5月4日 | 学生示威,全民罢工 | 《色佛尔条约》条款苛刻 | 1919年5月19日 | 凯末尔来到安纳托利亚并领导人民进行反抗斗争 | 如今,5月4日和5月19日已成为中土两国的青年节 |
革命推翻旧制度
 凯末尔革命
 辛亥革命
1911年清朝退出历史舞台,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的同时奥斯曼帝国也消失在历史中。那时,年轻的土耳其人和中国青年一样,他们希望建立一个新土耳其和新中国,而孙中山和凯末尔的革命使人们实现了思想解放。
“三民主义”和“六项原则”

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 
凯末尔革主义被概括为六项原则 凯末尔 | 孙中山 | 六项原则 | 三民主义 | (1)共和主义 (2)民族主义 (3)平民主义 (4)国家主义 (5)世俗主义 (6)改革主义 | (1)民族主义 (2)民权主义 (3)民生主义 |
最后,让我们缅怀一下中土两国的伟大国父  孙中山,名文(1866年—1925年)

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1881年-193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