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大旨谈情,实录其事!全文史笔,字字血泪!天书问世,何人能解? 风月两面鉴,文笔两生花!一声能两歌,一手竟两牍!故人泪尽血流干,石碑记载血泪史!神仙姐姐托梦来,仙册原是墓志铭! 作者大大的肠子十八弯,林妹妹喊我们来解九连环!关注我,不迷路!姜子说书,站在原作者的立场带你看名著! ——前言 来自情天,去自情海,生为情人,死为情鬼。奈何,世人不识情与性,错把淫字作情孽! 何人识得金镶玉?总是春闺梦里人!梦里春闺往日情,醒时谁淫宝与玉?至坚至贵至情人,冷面冷心冷道人! 《红楼梦》一篇故事,前有二玉合传,为“源”,为“原任”,所谓“昨夜朱楼梦”;后有二宝合传,为“演”,为“现任”,所谓“今朝水国吟”。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红楼梦》便是一部宝鉴,《风月宝鉴》一正一反,两两相对!林黛玉对薛宝钗、贾政对贾珍、秦可卿对王熙凤! 《红楼梦》故事里,死得最蹊跷的人是秦可卿!秦可卿突然病死,荣宁二府,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 那么,秦可卿神秘死亡的幕后黑手是谁?且看谁是最后得利者! 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谁得利,谁就是幕后黑手!这是破案的基本准则! 《红楼梦》故事里,秦可卿去世,贾宝玉大失所望,急火攻心,元气大伤,以至于血不归经,原文中写道: 如今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戮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 《红楼梦》故事里,秦可卿死后,丫环瑞珠触柱而亡,宝珠甘心愿为义女,瞬间多了两个女儿,原文中写道: 因忽又听得秦氏之丫鬟名唤瑞珠者,见秦氏死了,他也触柱而亡。 小丫鬟名宝珠者,因见秦氏身无所出,乃甘心愿为义女,誓任摔丧驾灵之任。 《红楼梦》作者笔锋一转,却写贾蓉捐个前程,由黉门监升为五品龙禁尉,却是作者暗写的得利者之一。 那么,秦可卿神秘死亡之后,最大的得利者是谁呢?作者笔锋一转,又写“尤氏又犯了旧疾,不能料理事务”,王熙凤“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 素日待秦可卿最好的王熙凤,于此时此刻,是什么反应呢?她见贾珍如此一来,他心中早已欢喜,原文中写道: 那凤姐素日最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虽然当家妥当,也因未办过婚丧大事,恐人还不伏,巴不得遇见这事。 便向王夫人道:“大哥哥说的这么恳切,太太就依了罢。” 看官听说,在秦可卿的葬礼上,王凤姐做了两件事:1、弄权铁槛寺,坐享了三千两,自此胆识愈壮,恣意的作为起来;2、等宝玉睡下,竟命人把通灵宝玉拿来塞在自己枕边。 铁槛寺是什么样的地方?有香火地亩布施,阴阳两宅俱已预备妥贴,分明就是秦可卿梦托王熙凤时所说的可保万年基业的二事! 通灵宝玉是什么东西?看官听说,《红楼梦》这一篇“还泪之说”,恰自“卞和哭玉”演化而来!通灵宝玉便是秦始皇当日的“传国玉玺”! 饶是在铁槛寺弄权,又拿了通灵宝玉,在秦可卿的葬礼上出尽了风头,压伏了天下之人,还要拿着得意之至口气,在贾琏面前装幌子,弄琏兄如弄小儿,原文中写道: 更可笑那府里忽然蓉儿媳妇死了,珍大哥又再三再四的在太太跟前跪着讨情,只要请我帮他几日;我是再四推辞,太太断不依,只得从命。依旧被我闹了个马仰人翻,更不成个体统。 一言以概之,秦可卿就是《风月宝鉴》反面的骷髅,王熙凤便是《风月宝鉴》正面得意招手之人,这宝鉴虽说两面皆可照人,但到底是一生一死,两不相容,只可有一面得以示世人!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
|